製造業如此重要的高科技年代,爲什麼機械工程師工資還那麼低呢?

【案例1】

因為真的很低啊!

座標深圳,工作滿4年了,到手也就8000。

  • 你要覺得我學歷不行,我211畢業,而且我們辦公室大半是211/985的。
  • 你要說我工作不努力,週末快單休了,每天延時1到2小時下班。
  • 你要說我公司不行,深圳某汽車自主品牌(你應該知道),待遇是不怎麼樣,但縱向與其他機械企業比待遇也不算差。

機械行業的整體待遇你應該知道有多差了吧。當然也有人會說有獨角獸,但我想遍了整個汽車的產業鏈,也沒有想出哪隻獨角獸來。

製造業如此重要的高科技年代,為什麼機械工程師工資還那麼低呢?

【案例2】

2012年普通本科畢業,機械專業,12-14年東北某省會工作,小私企,工藝崗,月薪2.5K,沒錯就是TMD這個價。溫飽中爬行。

2014年初,跳槽某一線城市中型公司,崗位駐外工程師,在南方某鎮小代工廠工作。月薪底薪7K,幾乎一直加班,22點左右下班是常態,週末幾乎不休,加上各種補助,稅前月薪12K(是TMD拿命換啊)。年終2-3W。反正就是我們把工人當工具,老闆把我們當工具,都TM是螻蟻。圖紙要畫,車間要跑,項目要跟,髒活累活也得擼袖子幹。基本就沒幹淨過,每天衣服都是油汙。

2017年申請回總部,閒職打混,早8晚5,雙休,工資沒變7K,沒補助,沒加班,年終尚有。勉強餓不死。

2018年準備再跳,機械幹6年了有情懷了,不想轉行了,MD這個行業前景渺茫,誰幹誰知道,趁年輕接著蹦吧。

說個身邊人,大學同學,同公司,去年辭職,轉IT,座標帝都,目前月薪稅前17K。所以啊,機械這行,你要是不夠優秀,又沒情懷,還窮,還是趁早離開吧

製造業如此重要的高科技年代,為什麼機械工程師工資還那麼低呢?

【案例3】

農村娃,普通本科畢業兩年了,學歷太垃圾了也沒其他的特長進不了什麼好公司,只能進私企,現在一個月五千多,天天都在加班。

家裡條件也不好,拿不出什麼錢,父母年齡也大了,工作也不好找。前兩天父母打電話來催我找女朋友,哎,這工廠裡我去哪裡給你們找啊,公司裡的妹子人家根本看不上我,我該怎麼辦啊,天天都很焦慮,睡不著,想一想以後還要買房買車,還要準備至少二十萬娶老婆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我不怪父母,他們辛辛苦苦把我拉扯大,還讓我上了大學我很滿足了,可是我現在真的好迷茫啊,人生根本看不到一點希望,光是一套十八線的房子我都不知道要何年何月才能買的起,更別說討老婆了,我估計我這輩子真要打光棍了,哎,好累啊。

製造業如此重要的高科技年代,為什麼機械工程師工資還那麼低呢?

【案例4】

真的低。

座標北京商用車領導品牌研究院,三年到手不到6000,每月績效再扣一部分。211本科。問題是我還是同一屆工資比較高的。我就問你牛逼不?只要認識的在大城市的就沒有比我低的。

【案例5】

目前從沒見過有雙休的企業。

之前離職,有一次面試一家led燈的企業招特氣工程師,和氯氣,氨氣之類的打交道,24小時待機。我當時就想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然後工資都沒問就草草結束了。

做了機械,已經不打算高工資了,圖個安逸,晚上能看會兒書就可以了。補充:說很多機械工程師抱怨工資低,我覺得這個問題不太對。真正抱怨工資低的,像我的同學,有做銷售賣汽車的,轉程序員的,做房地產的,他們早就用腳投票了。

抱怨工資低的可能還沒工作,或者剛剛工作。當你工作一段時間,發現同齡人和研究生都拿著差不多(大概差1k多)的工資,一樣的忙碌,就不會太抱怨了,抱怨也沒用。

製造業如此重要的高科技年代,為什麼機械工程師工資還那麼低呢?

【案例6】

不是抱怨,而是現實如此。

江蘇某自動化設備公司,本人985/211年稅前15w(根據考核還可能比這低),奔四的主管不過稅前30w,工作時間基本8 9 6,趕上項目下班十點十一點是早的。

各種規章制度,各種考核,漏標尺寸扣錢,更改設計大多也要計入考核。請假看項目看領導,還好我領導還不錯。做機械的不但要畫圖,還可能要上手擰螺絲,金工實習那些技能多少都要會幹。

唉。同學經常曬去哪玩,我朋友圈基本不更新,出去玩那一定是出差忙裡偷閒揹著領導來的機會。不說了,都是淚。

製造業如此重要的高科技年代,為什麼機械工程師工資還那麼低呢?

【案例7】

  • 當年我問老師。機械以後有混頭麼?
  • 他說:有的啊,工作很好找的,而且越老越吃香。
  • 我說:老師,您在廠裡面待了幾年?
  • 他說:我沒去過,一直在學校工作。
  • 越老越吃香。。。。活該年輕時窮比????

【案例8】

國內沒有拿的出手的公司去競爭。公司都吃不飽如何餵飽下屬。但是相對來說中國在工業領域人才供給並不落後,甚至你現在去國外高校或者企業,很多項目都說中國人做的,拿天天被人唸叨的發動機來說,人才是有的,但是在國外這方面畢業的人基本都留國外了,因為回國找不到工作,國內的工業領域沒有這個崗位提供。

製造業如此重要的高科技年代,為什麼機械工程師工資還那麼低呢?

【案例9】

我們公司是一家外資製造型企業,註冊資金幾千萬美元。員工三百多人,一年利潤還不如一家淘寶店。

財務老大算過一筆賬,當時投資建廠的錢買成房子,所有員工上班什麼都不幹,吃飯喝茶聊天,工資照發。到今年可以賺26億。

我們這行業是經濟風向標,去年同期訂單量很大,今年少了20%.從今年市場來看,經濟不會太好。我們去年銷售額18億人民幣,說出來利潤估計你們都不信:200萬人民幣,支付銀行利息近1800萬。

我們這種公司沒人願意去了,資金密集型企業,貴金屬相關,錢都買原材料了。

支付供應商是現匯,客戶都是6個月承兌為什麼老闆沒撤,我也不知道。換做是我早就撤了。可能集團內其他公司賺錢吧,我們頂多是在做集團客戶本地化供應吧。

辛辛苦苦到頭來都是給銀行打工的。

製造業如此重要的高科技年代,為什麼機械工程師工資還那麼低呢?

【案例10】

航空發動機研究所,座標成都,211本科,工作五年,一年到手剛剛十萬,公積金個人12%+單位12%,養老保險個人8%+單位20%,職業年金4%+單位8%,其它保險數額較少就不說了。

加班比較多,而且搞技術的基本職位越高加班越多。年底天天加班很正常,加班當然不可能有加班費了。好處就是考勤制度不嚴,平時有啥私事跟領導說一聲就行了,只要任務完成好。

每年八月份有5天高溫假,連上週末湊成9天,可以出去玩一趟。春節假期12天,家遠的可以多兩天。其它福利,就是逢年過節發點兒月餅,粽子,米麵油之類的,員工生日那個月會發200塊錢蛋糕券,可以到指定商店買糕點。

還有平時工會組織一些文體活動和涉及專業知識、管理制度之類的比賽,得獎了發點兒獎品啥的。其實我情願把這些折成現金,一年也有一千多塊錢吧。我因為工作早,買房的時候房價還沒漲起來,買的二手房,面積挺大的,買完幾個月就住進去了。

現在的新員工雖然有3萬安家費和一萬多政府人才補貼,但是相對房價也沒什麼優勢了,而且過了第一年發現收入大幅縮水。如果要離職還得退還安家費和人才補貼,所以現在的新員工壓力確實大。農村的不建議再幹這行了。

製造業如此重要的高科技年代,為什麼機械工程師工資還那麼低呢?

【案例11】

我爸是985畢業的60後,高級工程師,稅後5000+ 看到大家的工資,真的覺得他的待遇才是真不公平。。

【案例12】

這個話題不得不答,很多回答說機械其實收入沒那麼低好多工資很高的巴拉巴拉,大家不要失望。我想說的是,是有一部分收入不錯的,但絕大部分收入都偏低,而且工作環境偏差。

先說個人背景,華科機械碩士,機械方向陸續入職過某重工國企,外資製造企業,沿海某研究院。收入雖階段提升,但是三年工作經驗工資不如此時同校互聯網應屆畢業生。而且身邊大部分同學也如此。

再說轉行的事,三年前轉行互聯網,現在BAT其一搬磚,目前基本追趕上公司同齡人中位數。見過近年AI搶人的瘋狂,算是對收入這塊又多了一層認知。最後說收入的事,按朋友圈的行情,30歲的機械工程師,製造企業,月薪16k左右。30歲的IT月薪30K左右。

而AI方向的更多得多。所以機械工程師普遍收入低是事實,至於抱怨麼?套用畢業時同學的話,老子七年前比他們高的分數選的王牌專業,熬過了找不到妹子的苦逼青春,到頭來不如他們專業最差的offer?真TMD坑。

製造業如此重要的高科技年代,為什麼機械工程師工資還那麼低呢?

【案例13】

我是一個軟件工程師,我有朋友做機械製造,說說對比吧。感覺是這樣的,我跟我朋友差不多同時進入社會工作,我開始工資7K,他3.5k,一年後,我12K稅後,他7K稅後,第三年,也就是現在,我年薪25w,他一年50w......他自己開公司了,而我想開軟件公司,但身邊基本開軟件公司的都在給員工打工,一年公司的收入,全發工資了,人工賊高。

老鐵門,看了此篇文章,你還有哪些想說的?歡迎在下面評論處分享自己的觀點和留言!也可以轉發到朋友圈看看他們的觀點如何?

更多熱點看下面【右上角點關注】:

製造業如此重要的高科技年代,為什麼機械工程師工資還那麼低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