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媒一周熱評|騰訊千億投資社羣電商,極路由深陷現金流斷裂危機

上週,朋友圈又被一封公開信“刷屏了”,極路由創始人王楚雲發表公開信稱公司現金流斷裂。而3億用戶都在用的拼多多剛剛上市,1億用戶pick的小紅書就拿到了3億多美元的融資,但信息洩露、退貨難、假貨質疑等等一系列電商前輩們遇到的障礙,小紅書一樣也沒落下。2018年上半年,騰訊對外投資規模龐大,社群電商成為投資的一大亮點。此外,在愛奇藝公佈了2018年第二季度靚麗財報後,蘋果、百度也交出了不俗的財報,科技股終於迎來難得的反彈……對於這一系列熱點事件,艾媒諮詢分析師是怎麼看的呢?下面請看各家媒體對於艾媒諮詢分析師的採訪、觀點以及數據的引用!

極路由陷現金流斷裂危機:挖礦代幣暴跌 合作平臺i財富實為關聯方

極路由成立於2013年3月,作為一家互聯網硬件創業公司,曾經受到了眾多知名風投的青睞。2013年,極路由獲得GGV (紀源資本)、創新工場、KPCB、MTK聯發科四家投資機構總計兩千萬級美元的融資。截至2015年1月,極路由佔據智能路由器市場超過65%的市場份額。

智能路由器市場增長迅速,同時也競爭激烈。來自艾媒諮詢的《2016年上半年中國智能路由器市場監測報告》顯示,2016年上半年智能路由器銷量佔家用路由器市場整體銷量比例達16.6%,相比2015年的9.9%和2014年的2%,增長趨勢明顯。

受i財富事件影響,極路由已然深陷困境。王楚雲在公開信中表示,i財富事件的發生,讓公司的正常經營已無法繼續。由於京東受到斐訊、聯璧0元購的衝擊,京東已經把所有金融類產品,包括區塊鏈產品全部下架。公司最核心的銷售渠道被迫阻斷。同時,供應商也紛紛上門要求立即支付到期貨款,其中最大一家供應商2017年到期貨款近千萬元。

小紅書爆款背後質疑重重: 售假、信息洩露、退貨難?

來源:IT時報 2018-08-03

3億用戶都在用的拼多多剛剛上市,1億用戶pick的小紅書就拿到了3億多美元的融資。跟不滿3歲的拼多多相比,5歲的小紅書已然是一家慢公司,同是生長於上海這片電商土壤,發育太快的拼多多正經歷著假貨風波,卻也創造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拼團購打法。爆紅的現象級產品小紅書被巨頭相中,創造了“國民種草機”般的社交電商模式。然而,信息洩露、退貨難、假貨質疑等等一系列電商前輩們遇到的障礙,小紅書一樣也沒落下。接下來,目標是IPO的小紅書,是先清除障礙再接受資本考驗,還是像拼多多那樣,上市之後再倒逼自己尊重規則,要靠時間慢慢給出答案。

小紅書的“帶貨能力”有目共睹,相比之下,電商稍顯劣勢。根據艾媒諮詢《2018Q1中國電商季度監測報告》,小紅書在跨境海淘的市場份額只有5.6%,排名第五,遠低於第一名網易考拉26%的市場份額。但是,小紅書App下載量一直穩居跨境海淘類App的榜首。

社交類科技股頹勢漸顯

美股市場納斯達克指數近期連續調整,在蘋果、百度交出了不俗的財報後,科技股終於迎來難得的反彈。信息時報記者梳理中發現,目前科技股前景正出現分化,掌握“硬技術”、“硬資產”的科技股股價逼近前高,而社交網絡類科技股則始終未見明顯的反彈。有分析認為,社交巨頭必須加強雲計算、人工智能等硬技術的研發,才有望獲得下一步增長空間。

“雲計算成為亞馬遜、微軟、谷歌,乃至阿里巴巴的新增長點,而云計算就是硬科技。”艾媒諮詢CEO張毅向記者表示,隨著市場越來越看重硬技術,騰訊和臉書都需要加碼其雲計算,人工智能等領域的佈局。

騰訊上半年: 投資近千億,社群電商成績亮眼

3Q大戰後,騰訊刀槍入庫放馬南山,強調有所為有所不為。用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的話來說,騰訊只做兩個半業務:社交、數字內容和互聯網+。而實際上,騰訊的基礎設施是所有互聯網創業公司繞不開的門檻。對於創業公司來說,獲得騰訊投資的另外一層意義是信用背書、戰略合作和流量入口,而好處則在於依然可以有相對獨立的發展。多家公司對第一財經表示,騰訊不會干涉被投公司業務。

虎牙直播對第一財經表示,在獲得騰訊投資的同時,也和騰訊簽訂了業務合作的協議,會在包括遊戲直播和遊戲相關業務等方面進行戰略的合作。

“騰訊投資總體而言涉及領域很廣,但本質上講是以微信作為載體,或者說以流量為入口,一些有能力把騰訊流量變現的公司,如視頻、遊戲、電商、廣告等,”艾媒諮詢CEO張毅對第一財經表示,“騰訊(3Q大戰後的)轉身應該說還是比較理想的狀態。”

無社交 不電商投資近千億,社群電商成績亮眼

3年獲得超過3億的用戶量,很多人曾質疑“拼多多式”的成長几乎就是傳銷,但從流量角度,用戶帶用戶的模式已經是企業營銷的“基本套路”。“五環外的人”用拼多多拼購商品,五環內的人每天分享拼團優惠的咖啡券,或是在知識付費內容的搶購上,先來者“薅”後到者的羊毛,本質上均是社交關係下產生的用戶“裂變”效應,流量被擴散至更多的用戶。

與之相對的是社交流量集中後形成的社區效應。5年超過1億的用戶積累,雖然速度不及3年3億的成績,但社交電商小紅書也在經歷阿里、騰訊共同投資後,成為了估值30億美元的獨角獸。從購物攻略的內容社區轉向電商,平臺用戶雖不算龐大,但黏性更高,購買力也更強,有人也將這種模式稱為“內容電商”。

艾媒諮詢分析師李松霖認為,拼多多憑藉拼團、砍價等方式打造廉價商品以吸引大量用戶,實現了平臺短期內流量及交易額的高速增長,但本質上更接近“引流”效應。弊端在於難以保證每項商品的質量。小紅書注重UGC(用戶生產內容)社區,利用社交工具創造產品內容吸引具有同一目標的用戶,將內容轉化為流量,從而實現導購型消費,完成了社交到電商的“閉環”。

愛奇藝Q2財報靚麗:營收62億大增51%,會員規模6710萬猛增7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