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企業不能盲目追求「黑燈工廠」!

製造企業不能盲目追求“黑燈工廠”!

智能裝備是智能工廠運作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智能裝備主要包含智能生產設備、智能檢測設備和智能物流設備。製造裝備在經歷了機械裝備到數控裝備後,目前正在逐步向智能裝備發展。智能化的加工中心具有誤差補償、溫度補償等功能,能夠實現邊檢測、邊加工。工業機器人通過集成視覺、力覺等傳感器,能夠準確識別工件,自主進行裝配,自動避讓人,實現人機協作。金屬增材製造設備可以直接製造零件,DMG MORI已開發出能夠實現同時實現增材製造和切削加工的混合製造加工中心。智能物流設備則包括自動化立體倉庫、智能夾具、AGV、桁架式機械手、懸掛式輸送鏈等。例如,Fanuc工廠就應用了自動化立體倉庫作為智能加工單元之間的物料傳遞工具。

但是,我國製造企業在推進智能工廠建設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與誤區:

1、 盲目購買自動化設備和自動化產線。很多製造企業仍然認為推進智能工廠就是自動化和機器人化,盲目追求“黑燈工廠”,推進單工位的機器人改造,推行機器換人,上馬只能加工或裝配單一產品的剛性自動化生產線。只注重購買高端數控設備,但卻沒有配備相應的軟件系統。

2、 尚未實現設備數據的自動採集和車間聯網。企業在購買設備時沒有要求開放數據接口,大部分設備還不能自動採集數據,沒有實現車間聯網。目前,各大自動化廠商都有自己的工業總線和通信協議,OPC UA標準的應用還不普及。

3、 工廠運營層還是黑箱。在工廠運營方面還缺乏信息系統支撐,車間仍然是一個黑箱,生產過程還難以實現全程追溯,與生產管理息息相關的製造BOM數據、工時數據也不準確。

4、 設備績效不高。生產設備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設備的健康狀態未進行有效管理,常常由於設備故障造成非計劃性停機,影響生產。

5、 依然存在大量信息化孤島和自動化孤島。智能工廠建設涉及到智能裝備、自動化控制、傳感器、工業軟件等領域的供應商,集成難度很大。很多企業不僅存在諸多信息孤島,也存在很多自動化孤島,自動化生產線沒有進行統一規劃,生產線之間還需要中轉庫轉運。

究其原因,是智能製造和智能工廠涵蓋領域很多,系統極其複雜,企業還缺乏深刻理解。在這種狀況下,製造企業不能貿然推進,搞“大躍進”,以免造成企業的投資打水漂。應當依託有實戰經驗的諮詢服務機構,結合企業內部的IT、自動化和精益團隊,高層積極參與,根據企業的產品和生產工藝,做好需求分析和整體規劃,在此基礎上穩妥推進,才能取得實效。

智能工廠建設的系統性規劃不足,全生命週期價值創造力有待增強智能工廠建設是一項複雜的系統性工程,涉及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倉儲物流、市場營銷、售後服務、信息諮詢等各個環節,需要企業立足於圍繞產品的全生命週期價值鏈,實現製造技術和信息技術在各個環節的融合發展。限於資金投入不足、智能生產設備和技術缺乏以及認知不夠深入等因素,我國企業智能工廠建設整體來看缺乏系統性規劃,覆蓋的環節還有待完善。雖然大型龍頭企業有相對長遠的規劃佈局,但從總體上來看,我國企業建設智能工廠的全生命週期特徵仍不明顯。一是企業缺乏統籌規劃,各部門、各業務板塊之間資源整合力度還有待提高,特別是企業內部門間的橫向數據對接、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二是企業普遍缺乏從產品研發、設計、生產、物流到服務的全信息流管理,難以實現全部環節的無縫銜接和信息集成。

很多製造企業仍然認為推進智能工廠就是自動化和機器人化,盲目追求“黑燈工廠”,推進單工位的機器人改造,推行機器換人,能加工或裝配單一產品的剛性自動化生產線。設備互聯互通數據採集方面,只注重購買高端數控設備,但卻沒有配備相應的軟件系統。尚未實現設備數據的自動採集和車間聯網。企業在購買設備時沒有要求開放數據接口,大部分設備還不能自動採集數據,沒有實現車間聯網。

摩爾元數(廈門)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企業,整合摩爾雲開發平臺、摩爾雲智造系統、摩爾工業雲服務平臺、人工智能AI、區塊鏈等先進技術,致力為中國工業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打造企業智慧的引擎,為中國工業注入堅強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