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奶奶我不想吃這個,不好吃」——不好吃給你媽吃了

都說老人是“隔輩親”,隔輩親是真的沒問題,可是如果這種“親”,把孩子的教育都給“親歪了”,那就真得制止了。

不得不說,人上了年紀之後家裡再添孫子孫女之後就變得格外的親切。小美的婆婆就是如此。

孩子說:“奶奶我不想吃這個,不好吃”——不好吃給你媽吃了

小美起初是跟公婆一起住的。生了孩子之後,孩子就成了家裡的中心人物。小美婆婆是典型的隔輩親,因為小美不止一次聽到公公感慨,說婆婆年輕時候可不是這樣——餵飯,抱著哄睡那是絕對沒有的事,到了孫女這裡,光怕餓著困著,一哭那更是容易妥協。

公公不止一次這樣對著小美感慨,其實是為了表達奶奶跟孩子親的意思。可這正是小美的苦惱之處。

老人就是這樣,不好改變。平時說多了吧都是矛盾,不說吧真的對孩子影響很不好。有時候還因為孩子吵過架。後來跟婆婆分開住了,明顯事也少了。

孩子說:“奶奶我不想吃這個,不好吃”——不好吃給你媽吃了

但是小美知道老人的心意,畢竟是親孩子。所以小美週末就會帶著孩子去婆婆家吃飯。有一次,小美帶著孩子去婆婆家,路過市場買了個西瓜。

到家切西瓜吃,孩子咬著吃了兩塊,只吃上面,下面都不吃。奶奶看到了問:“西瓜怎麼不吃完?”小美孩子說:“奶奶,這個下面不甜不好吃。”奶奶馬上就來了一句:“不好吃給你媽吃了。你吃這個甜的。”

小美正好從廚房出來,聽到這句話,三觀都震碎了。心想這是給孩子傳遞的什麼思想。這樣教育孩子,孩子以後能懂事孝順?

換成自己一定會告訴孩子:你這塊嘗過之後,知道了是下面不甜的結果,那你可以選擇下一塊不吃,但是要吃就得都吃完,不能只吃好吃的,那剩下的怎麼辦?誰喜歡吃不甜的?然後再加上買來的食物不是讓你這麼浪費的這樣的道理。至少讓孩子懂得珍惜,懂得承擔。

孩子說:“奶奶我不想吃這個,不好吃”——不好吃給你媽吃了

小美心想:幸好今天自己聽到了,就這件事可以跟孩子談一談。如果自己沒有在,那麼孩子是不是以後就知道不好吃的就該給媽媽吃?

聽了婆婆說的這句話,小美真的是下定決心以後再也不會把孩子單獨留給奶奶。

隔輩親,對孩子親是挺好。但是影響了孩子的教育,就真的得不償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