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齒銅牙的紀曉嵐,他筆下的狐仙,果然懂的不是一般的多

鐵齒銅牙的紀曉嵐,他筆下的狐仙,果然懂的不是一般的多

透過《老子》讀《閱微草堂筆記》之一

【原文1】

滄州劉士玉孝廉,有書室為狐所據。白晝與人對語,擲瓦石擊人,但不睹其形耳。知州平原董思任良吏也,聞其事,自往驅之。方盛陳人妖異路之理,忽簷際朗言曰:公為官,頗愛民,亦不取錢,故我不敢擊公,然公愛民乃好名,不取錢乃畏後患耳,故我亦不避公。公休矣,毋多言取困。董狼狽而歸,咄咄不怡者數日。

——《閱微草堂筆記·卷一·灤陽消夏錄一》

【原文2】 

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無私歟?故能成其私。

——《老子·第七章》

鐵齒銅牙的紀曉嵐,他筆下的狐仙,果然懂的不是一般的多

【趣讀】

河北滄州有個叫劉士玉的舉人,估計中了舉之後就不大看書了,所以自己的書房就被一個狐仙佔領了。這狐仙頗有點像金庸筆下《天龍八部》裡的掃地僧,在少林寺藏經閣裡待久了,武功修為冠絕天下。這狐仙在書房裡住得時間長了,被主人遺棄的這些書籍浸染久了,就有了世事洞明的意味。白天可以同人對話,擲瓦片石塊擊打人,但人們卻無法看見它的形體。所以,說是狐仙,其實也就是“書仙”,因為沒人看見它的樣子,它也只是靠兜售知識嚇唬人。

這狐仙讀書頗雜,但很顯然對《老子》非常熟稔。擔任知州的平原董思任,是個善於標榜自己的好官,以為這是一個樹立形象的天賜良機,這天就裝模作樣帶著媒體記者扛著相機攝像機趕到劉舉人家裡要現場直播驅除狐仙。

到劉舉人家裡,董知州就義正詞嚴地發表了重要講話。從物種進化論聊到熱播的電視連續劇《新白娘子傳奇》,反正主旨就是一條,人是人他媽生的,妖是妖他媽生的。

董知州說得正提勁,就差說此處可以有掌聲了,忽然屋簷下傳來了狐仙的聲音。“公為官,頗愛民,亦不取錢,故我不敢擊公”,看在你愛民和不貪錢的份上,本來我是不準備擊打你的,可是你來這裡亂扯什麼達爾文,那我就的說你幾句了。“然公愛民乃好名,不取錢乃畏後患耳”。你心裡的小算盤我清清楚楚,所以你還是適可而止吧,多說無益,說多了是自找麻煩。

紀曉嵐文采很好,接下來這幾句堪稱經典:“董狼狽而歸,咄咄不怡者數日。”董知州為何會“狼狽”?為何過了好些天還悶悶不樂?因為狐仙的每句話都戳到他的麻骨上。

《老子》第七章說:“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無私歟?故能成其私。”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身在官場如董知州者,“愛民”是本職工作,“不取錢”是紀律底線。但是如果把“愛民”當成博取好名聲的手段,他的“愛”是有企圖心的,有企圖心的“愛”就是有侷限的,而且他的“愛”如果得不到足夠多的回饋,就會感覺心理不平衡,就會中斷。天地所以能夠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就是說天地沒有時刻想著天長地久,“故能長生”;所以悟道之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發出善念之時,並不是因為惦念著回報,而只是秉持善念去做事,因為無私,所以才能“成其私”。

而狐仙關於“不取錢”的說法則是更高的要求的。狐仙的意思是,你不取錢,僅僅是“畏後患”罷了,還不是內心深處的自我要求。“自我約束”才是更高的境界。其實如今能知曉“畏後患”而“不取錢”的官員,已經非常難得了。那些膽大包天最後咎由自取的落馬貪官,他的字典裡哪裡還有“敬畏”二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