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騷氣的鞋架

成品鎮樓,視頻見文末尾

一個騷氣的鞋架

一個騷氣的鞋架

一個騷氣的鞋架

嗨,大家好,我是純萌的木工小白——陳英俊。今天給大家帶來我剛完成的一個作品,不知道什麼風格的鞋架,看上去有點騷氣。

前不久,好朋友Wally的妻子Catherine告訴我想要在房間入口放一個鞋架,於是就有了這次的項目。

Catherine只告訴我她需要的長寬高尺寸,其餘的就讓我自由發揮了。這對老夫妻的家裡收拾的很整潔漂亮,所以我想讓這個鞋架也能夠搭配到他們的家居風格,不要太簡單俗套。

正巧我關注的一個油兔播主上傳了幾期關於利用榫頭做裝飾的節目,受到啟發,於是就有了現在的這個設計。

這種利用露出的榫頭做裝飾的做法,比較接近art and craft風格,為了增加更加豐富的趣味性和裝飾性,我在鞋架的框架上,又增加了組子的元素。頂層與雙腿的連接使用燕尾榫,不過我將常規做法的tail和pin的位置互換了一下,因為鞋架很矮,從站立的高度看這個鞋架,目光更多看到的是頂層面板而非側面,所以讓燕尾出現在頂層有更好的裝飾效果。為了讓結構更加穩定,雙腿開了淺槽,每層隔板都擱在槽內,然後透榫穿過腿板。

以上是關於設計和結構方面的介紹,下面開始放圖。

正在學習Sketchup,所以這次用軟件畫了圖。事實證明,用軟件作圖,尺寸測量很方便也更準確,只要後面的加工過程精度能夠跟上,先軟件作圖就能夠確保成品與設計的統一。

一個騷氣的鞋架

第一步就是開始處理木板。用的都是1寸的紅橡板,為了鍛鍊身體,毛料處理儘可能的都用手工處理。所有的材料,基礎面的找平以及垂直邊的加工都是手工完成。對於原料加工的方法,大家可以看我之前的帖子,有專門介紹。

一個騷氣的鞋架

一個騷氣的鞋架

一個騷氣的鞋架

一個騷氣的鞋架

然後使用臺鋸和砂刨完成木料大面和側邊的平行及歸方,最後用shooting board完成端頭的直角。用砂刨而不是壓刨,看中的是沒有啃頭尾,加工寬度大,一次可以塞進去好幾塊板。所以用習慣了砂刨,我覺得我以後可能會擼一個砂刨。

一個騷氣的鞋架

一個騷氣的鞋架

一個騷氣的鞋架

一個騷氣的鞋架

料都備好之後,開始進行結構的製作。從成品圖中可以看到,側面的雙腿,中間是有短橫撐連接,將側面雙腿串聯成了一個整體。所以這個短橫撐是結構方面首先要做的。因為木板厚度加工完後不到1英寸,很難做傳統的直肩榫,所以橫撐與雙腿的鏈接,我用了圓木榫。用原木榫連接有一個難題就是定位問題,所有原木榫的開孔在同一塊木板上要保持在一條直線上,連接木板對應的原木榫也要位置對齊。木工房裡並沒有定位器,所以我自己擼了一個簡單的,一次只能打一個孔,但是勝在準確,而且要打的孔也不多,所以也挺好用的。這個定位器的孔,有兩根定位線,使用這兩根定位線可以很好的對齊在木板上預先畫好的線,實現精確定位。經過實踐,這個自己擼的簡易原木榫定位器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完美!

一個騷氣的鞋架

一個騷氣的鞋架

一個騷氣的鞋架

有一個小細節,因為側面的腿部與頂層木板之間是燕尾榫連接,所以側面雙腿之間的短橫撐最上面一根,木紋方向與其他正常的短橫撐不一樣,不是“橫”紋,而是與雙腿木紋方向一致的順紋。

一個騷氣的鞋架

雙腿結構做好後,再開始製作與頂層木板之間的燕尾榫連接。這個製作順序是有講究的。因為後面雙腿還要開槽鑲嵌隔板,如果先開槽再製作燕尾,可能因為加工誤差導致雙腿開槽的位置上下不一致,出現隔板安裝後不水平一致的情況。製作燕尾榫,我之前也有專門的帖子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前去觀看,這裡是放幾張過程圖片,不再詳細說明了。

一個騷氣的鞋架

一個騷氣的鞋架

一個騷氣的鞋架

一個騷氣的鞋架

燕尾結構製作完成,假組一下,確定一下開槽位置並劃線。

一個騷氣的鞋架

一個騷氣的鞋架

開槽的過程,唯一要求就是精準,同一個水平面的槽(有四根,四個腿各一個)要保持在一個平面,相鄰兩個平面的槽之間距離也要保持一致。為了精準的加工,我決定使用電銑+開槽jig來完成這道工序。先介紹一下這個開槽jig。它是用兩塊木板訂上直的靠山後,使用電銑沿著靠山使用直刀銑一邊,這樣左右兩邊靠山到側邊的距離都是等於電銑底盤到直刀的距離。兩塊木板的底部反面使用了可以鎖緊並能夠左右活動的鎖緊裝置,便於在操作時候鎖定。

一個騷氣的鞋架

一個騷氣的鞋架

工作的時候,先將jig任意一側的內邊對準木板上要開槽的劃線

一個騷氣的鞋架

用夾子固定住這一邊jig,然後放入要插入槽內的木板,合攏另外jig另外一邊,並鎖緊。拿走木板,放入電銑,愉快的開槽吧!完美!實踐證明,這個開槽jig開出的槽,能夠十分精準的插入木板,嚴絲合縫,不用二次修整。

一個騷氣的鞋架

一個騷氣的鞋架

開槽完畢後,接下來就要加工隔板的榫頭。需要用到劃線器來定位榫頭位置,並將這個尺寸過渡到側面雙腿對應位置。關於畫線等相關問題,建議參考牛炸天兄弟的那個劃線器的帖子,十分實用,我就不贅述了。畫線完後,就是鑿洞,這個過程依舊是手工。關於鑿洞,我的習慣是先從看面下鑿,嚴格按線下鑿,大概鑿到1/3深後,再從反面下鑿,直到鑿透。這種操作,會讓反面的卯洞略大與正面,讓組裝時候更順利,同時從正面(看面)看,也能夠嚴絲合縫。另外囉嗦一句,榫頭插入後,有四個膠合面,但是真正起到作用的,是水平方面兩側的膠合面,而上下兩個膠合面提供的膠合力是很弱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上下兩個面是端頭膠合。所以如果萬一鑿洞不能夠精細的按照線來,那麼至少要保證水平兩側的洞壁能夠與榫頭接觸上,使得上膠後能夠提供足夠的膠合力。

一個騷氣的鞋架

全部卯洞鑿好之後,部件加工就結束了,在組裝前,我會用4號刨把每塊板都刨一遍。這有兩個好處,一個是淨面,這將極大的減少後面的打磨工作量,甚至對於隔板或者非看面這種地方,我都不再進行打磨,4號淨面的效果已經足夠。另外一個好處是,因為加工過程中,我嚴格按照劃線進行加工,所有的榫頭及卯洞都留了線。這樣的處理,必然導致榫頭略大於卯洞,而我又不想一個一個去修整,那麼每塊板都過刨後,可以去除榫頭的厚度,讓其能夠順利進入卯洞。

一個騷氣的鞋架

最後上膠組裝前,進行再一次的假組,檢查每一個榫接部分的接觸程度,是否能夠讓上夾後可以達到嚴絲合縫的地步。

一個騷氣的鞋架

一個騷氣的鞋架

確認無誤後,用美紋紙把每個卯洞的四周都圍起來,順便在紙上做好每個榫卯的編號標記,是為了避免有膠水滲出留在木板上,破壞已經淨刨過的表面。

一個騷氣的鞋架

開始上夾。有個小tips,我在做燕尾的時候,為了能夠嚴絲合縫,特意把tail和pin都做長了點,那麼在組裝後,會有點點冒頭。這個時候上夾子,夾子不會直接接觸到面板而是夾在榫頭上。所以我會準備很多小木片,寬度正好可以放進兩個榫頭之間,這樣夾子可以夾在小木片上,能夠正常的夾緊。

一個騷氣的鞋架

一個騷氣的鞋架

經過一夜,鬆綁之後,開始製作雙腿之間的組子。關於組子的製作,我已經寫過很多貼了,也不再贅述。

一個騷氣的鞋架

很快組子做好了,因為主體都已經用過淨刨,打磨工序只需要磨拋光一下組子以及頂層部分就可以了

一個騷氣的鞋架

打磨很快結束,開始塗裝。我用的是gold oak色來染色。這種顏色十分的復古,很適合國內說的“美式鄉村”風格的家居。

下面欣賞一下成品吧。

一個騷氣的鞋架

一個騷氣的鞋架

一個騷氣的鞋架

一個騷氣的鞋架

一個騷氣的鞋架

一個騷氣的鞋架

最後呢,我前兩天在去木工房幹活的路上,遇見極好的天氣,忍不住用手機拍了一段視頻。也發上來,視頻中可以看到最純粹的美國中西部農村的景色。視頻中道路兩旁的玉米地,上個禮拜還只是不到小腿高的苗,下了幾場雨之後,就開始瘋長,估計再下個禮拜,就可以成人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