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掛7門能算優秀畢業生?

因材施教,掛7門能算優秀畢業生?

某高職院校創業學院,有個學生掛科7門,仍被推薦省優秀畢業生,有些人認為不合理。

副院長直接喊話:學生可以用創業成果來代替某些選修,必修等課程成績,申請免聽等等。

使學生能夠大膽放心地學習與現實相結合,摸索出屬於自己的成功之路,邁向輝煌大道。

所以,我贊同這個副院長的做法,就是孔子所說的: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掛7門能算優秀畢業生?

掛科7門還當上了“優秀”,折射出當下一些職業院校的價值錯亂與選擇困境。真正的職業技能沒有發揮出來。一方面,職業院校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主,提升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是學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另一方面,一些學校的課程設置、教學教材又脫離社會實際,以致學得好的學生,進入社會後可能不一定好就業、會創業。要實時更新課程的內容,每年出教研成果出來,是對教育的負責。

課程設置不合理、內容重複陳舊、不貼近生產和市場實際等問題,是職業院校的硬傷,也是導致部分學生興趣缺失、學風不正的重要原因。迴歸教育本源,吸引優秀教師加入教學隊伍、聘用業界精英為教學顧問、大力建設實踐基地,有效防止課程設計與社會實際脫節,如此才能避免優秀畢業生掛科7門的尷尬。

不妨再具體看看義烏工商學院的課程體系。如果一位學生7門課不及格,對其作為優秀畢業生無關緊要,是否說明學校的課程設置並不科學,學習這些學科浪費時間,精力,這些課程完全可以取消?否則的話,繼續設置那些學校認為意義不大、學生也無心認真去學的課程,既浪費師生精力,也會讓高等教育體制尷尬。推薦掛科7門的學生為省優秀畢業生,上級管理部門是批准還是不批准呢?

反思我們的大學教育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每個學生並一定會向這個"創霸",創業的能手一樣經營自己的事業,那麼教育究竟還有什麼用處?學到了什麼?這些科目每年都會有相應的科研成果出來嗎?有測試市場的調研嗎?

當興趣、特長和目標一致的時候,就很容易在一個領域突出。然後高度聚焦,繼續深造,機會來的時候,你才有能力去抓住。當你在某個領域做成標杆之後,自然會有社會資源向你傾斜。所以必須要磨練一項專業技能。

因材施教,掛7門能算優秀畢業生?

有技能才算畢業

在這個教材陳舊,互聯網知識爆炸的時代,大學裡開設了“創業學院”,說明這個學校是有前瞻性眼光的。中國最著名的商學院,比如湖畔大學、長江商學院等等,類似創業孵化機構有很多,讓在校學生觸及創業,無疑是培養創業者能力最有效的方式。

我們要做的就是要努力與時代同行,以開放精神點亮人生,要擁有創新的勇氣,要學會尊重不同的聲音,要遵從內心的價值取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