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會踩縫紉機的電影裁縫

大張偉自詡為“音樂裁縫”,比起抄襲二字,這樣的名頭自嘲自黑的好玩。不管是創作瓶頸還是信手拈來,拐彎上坡和曲線救國被他樂此不彼的享受。

書法家剛開始練字也是臨摹名家;九十年代的香港、臺灣歌星也是唱著日本的口水歌紅起來的;星爺的電影中也有很多致敬經典電影的鏡頭,成功最初從效仿開始的。

大鵬:會踩縫紉機的電影裁縫

大鵬:會踩縫紉機的電影裁縫

如果用“電影裁縫”來修飾大鵬,這對處在電影上升期的大字輩老師不知是謬讚還是嘲笑,但我們的確看到了裁縫的陣腳,還是個用縫紉機的裁縫。

電影開頭用路牌、燈箱、警示牌等對演職人員進行了介紹,這一新穎、有創意、接地氣、自嘲的想法在陳思誠的《北京愛情故事》裡也用過。比起用PPT的閃現閃回,巧妙的拿來主義讓我們看到了大鵬對於電影細節的考究,別出心裁是對電影工作人員的尊重,是喜劇片該有的腔調。

大鵬在裡面飾演一個小有名氣的經紀人——程宮(成功),孃胎裡自帶失敗氣質的人物形象曾經有過敢為天下人的理想和抱負,也曾被現實啪啪打過臉,麵包和夢想都讓他卑躬屈膝,他一直在尋找機會,一個能拿著麵包蘸著夢想吃的成功機會。

大鵬:會踩縫紉機的電影裁縫

在《喜劇之王》中,周星馳飾演尹天仇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在大海面前賣力喊出的努力奮鬥;蝸居獨處時《演員自我修養》給的堅持;不停的打電話要求給演戲的機會,是夢想挽回了一直挫敗的面子,骨子裡才有了殘弱遊絲的傲氣,有了與鹹魚之分的根據。

大鵬:會踩縫紉機的電影裁縫

周星馳、大鵬都是在引導和弘揚夢想要掛在嘴上和心裡一種價值觀,雖然夢想在現實世界被某些人稱為笑話,醍醐灌頂被稱為毒雞湯,好在有心的電影人用喜劇的方式讓觀眾被夢想點燃,在嬉笑之後能夠捫心自問。毒雞湯換成了噴香的黃燜雞米飯擺在餓漢面前,這樣的饕餮狀態我們能感受到。

大鵬和喬杉組建的樂隊很容易聯想到《海角七號》,有夢想被打壓的老人和小孩,有尋愛未果的年輕男女,甚至於謙的角色也和《海角七號》推銷酒的馬拉桑相似。大鵬也在演員名字上做文章,時尚前衛的女貝斯手叫丁建國,臺灣來的鼓手叫炸藥,兩臺縫紉機可踩踏到《非誠勿擾》和《爆裂鼓手》。

大鵬:會踩縫紉機的電影裁縫

很顯然,大鵬的導演功力不如魏德勝嫻熟。大鵬太著急用喬杉大碴子味的東北話來引爆笑點了,每次的包袱都像是做大保健的加強升級版。炸藥的一曲花式打敲像索命梵音讓大師兄回來了,讓師兄師弟也都回來了。不用磨合、不用排練,不同人的音樂夢想像齒輪一樣咬合對接成功,這樣的重力加速度來的太快就像龍捲風,導致人物的性格比較單一,沒有說服力,只能被故事牽著往前走。其實樂隊成員之間的磨合同樣會有很好的笑料,這樣包袱的抖出會出色的豐富人物形象。

大鵬:會踩縫紉機的電影裁縫

魏德勝在《海角七號》中讓成員之間的摩擦不斷升級,當然那種升級是屬於臺灣的彬彬有禮,最後有釋然、有包容、有理解,人物性格也比較飽滿,呈現到最後的演出才能琴瑟和鳴、燃爆全場。

由恨生愛的的愛情故事在《海角七號》裡水到渠成,而大鵬的一首《都選C》讓對愛情較真的富二代徹底失去抵抗力。愛情故事在夢想堆積的喜劇電影裡容易讓觀眾忽略和感覺不靠譜,這就像是在喜劇裡摻雜悲劇,一不留神就容易把喜劇變成悲劇。

大鵬:會踩縫紉機的電影裁縫

悲劇是通過持續上升的動作累計緊張,最終達到情緒的高潮。而喜劇累計緊張,然後通過笑聲釋放。正因為如此,喜劇往往呈現為另一種鬆散的片段式結構。雖然笑聲可以打斷表演,卻不會干擾思想。,而且喜劇呈現的總是一個力量的提升過程。

平衡這兩者關係,避免極與極的轉化,這才是大鵬和有些導演要努力做好的功課。

集安是一個搖滾之城,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縣標就是矗立在搖滾公園的吉他,它是集安人有搖滾夢想的精神支柱和圖騰。所以縫紉機樂隊的演出有就像其他城市的廣場舞一樣流行、歡迎,在學校、敬老院、工廠、胎教中心,處處有掌聲和吶喊聲。這一次縫紉機可踩踏到日本的著名樂隊Mr.Children(孩子先生)的MV,也是關於堅持音樂夢想的主題,不過MV的基調有點痛苦和感動。

大鵬:會踩縫紉機的電影裁縫

反派在喜劇電影中有著推進故事情節起到催化劑的作用,所以反派的力量再強大也不足以影響主角實現夢想的決心。沒有被出租車司機奚落和故事反轉之前,原本以為娜扎和成員為了保衛大吉他,會捨命躺在挖掘機下,一邊是心愛的女兒,一邊是自己的春秋大業,選擇讓曾經也是有搖滾理想的父親放下屠刀,拾起吉他,和全員一起躁起來。但是大鵬沒有讓矛盾和衝突升級到2.0版,大吉他拆了,卻沒拆除夢想和記憶,這就像是在人們心中的一團火,需要的時候拿出來,依然可以躁動起來。

大鵬:會踩縫紉機的電影裁縫

另外,父女之間的感情被處理的像陰陽兩隔的人,兩人在電影中沒有什麼交集,只給了娜扎給爸爸打電話的鏡頭。看來不止愛情,親情的處理大老師也需要學習。

電影最後是全篇最燃的一幕,全場幾千人拉開陣勢,在象徵著搖滾精神的廢墟上嘶吼和怒放,雖然縫紉機踩到了《歡樂好聲音》的動物尾巴,但屬於夢想的尖叫之夜對於觀眾不嫌多。

大鵬也是比較會耍情懷招的導演,《煎餅俠》中有古惑仔,這次請了Beyond樂隊的其他三位成員給站臺吆喝,追憶和懷舊讓觀影群眾合著《不再猶豫》的節拍晃動身體和流淚,祭奠青春最好的方式就是集體大合唱。這是大鵬最擅長、最能發揮優點的地方。

大鵬:會踩縫紉機的電影裁縫

所以這不是拼湊的電影,而是一位小心翼翼的學徒用優點遮蓋缺點,融入自己親身體驗生活的電影。生活比電影複雜辛苦得多,他還用喜劇的方式告訴觀眾堅持夢想的價值,我們太需要這樣的樂天派來嘲笑生活的不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