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一線「父子兵」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邢玲

通訊員 譚紹軍

“爸,驛頭鋪村產業幫扶最近又有新動作。我們為村裡貧困戶申報了產業發展扶助資金,大力種植玉竹等中藥材,群眾積極性很高。”7月下旬,安化縣高明鄉驛頭鋪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員、益陽繞城高速鄧石橋收費站副站長劉逸縱忙完手頭工作,給在安化縣梅城鎮黃泥村駐村幫扶的父親劉彬打電話。

劉彬是益陽市應急管理辦公室主任,根據市裡駐村幫扶工作整體安排,劉彬任駐黃泥村幫扶工作隊隊長。這時,劉彬的兒子劉逸縱所在單位也要選派一名駐村幫扶工作隊隊員。得知消息,劉逸縱心裡癢癢的,但又擔心自己年紀輕,缺乏農村工作經驗,不能勝任。他把情況跟父母一說,父親拍著胸脯說:“不懂的就問我。我們‘父子兵’,一起幫脫貧。”小夥子立馬主動請纓,獲單位批准,成為駐驛頭鋪村幫扶工作隊隊員。

此後,“脫貧攻堅”成了這對父子見面談得最多的話題,摸索出了什麼好做法、好經驗,都第一時間分享。5月初,駐驛頭鋪村幫扶工作隊牽線搭橋,益陽城區一家生產出口產品的服裝企業牽手驛頭鋪村,由廠方提供材料與技術,村裡安排婦女勞力,辦起了“扶貧車間”,村裡30多人在家門口上班。這個好消息很快傳到了劉彬耳裡,他驅車30多公里,到驛頭鋪村學習取經。現在,具有黃泥村特色的“扶貧車間”也在抓緊籌建中。

父子倆上了扶貧一線,婆媳倆也不當旁觀者。劉彬妻子詹佩君所在單位益陽市交通發展投資公司,本就是驛頭鋪村駐村幫扶工作隊的後盾單位,兒子劉逸縱駐村幫扶,她也成了該村貧困戶袁中雲的幫扶責任人。平時,有什麼事需要溝通,或者有什麼東西要帶給袁家,忙不過來時,詹佩君就委託兒子代勞,如今兩家早已跟親戚一樣。劉逸縱妻子張焓在城區一所學校當美術教師,工作很忙,但丈夫在安化扶貧,她自然也特別關心。這個暑假,她跟著丈夫去了扶貧點,想著為村裡留守兒童做點什麼。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陸華聲在線官網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授權:0731-84329818蘇女士。轉載須註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