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王洛賓心儀的女神是她

大美青海,味在剛察,每年的七、八月是去青海湖最好時節,藍天白雲,碧海黃花,吸引著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我很榮幸和香港衛視《味在中國》欄目組走進這美麗的地方,此行的目的地是青海的剛察。巧了,一年一度的環湖自行車賽也如期在那時舉行。

原來王洛賓心儀的女神是她

青海湖又名“庫庫淖爾”,蒙語“青色的海”之意。位於青海湖盆地內,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泊和鹹水湖。沿湖分為海南、海北、海東、海西。剛察縣為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轄縣,位於海北州西部,青海湖北岸。剛察還沒有通高鐵,我們從北京坐飛機到西寧。

原來王洛賓心儀的女神是她

西寧剛下飛機,剛察的朋友己等候多時了,大家幫忙把行李放在車上,從西寧還要坐三小時汽車才能到達剛察。大家趕快上車趕路,當地出行是接海撥算,西寧海拔低,去西寧叫下西寧,剛察海拔高叫上剛察。車順315國道上行駛,路況那叫好,草原的天,藍得醉人;草原的雲,白得可心;草原的山,美得如畫,就連草原的空氣也甜得讓人心怡。浮雲般的羊群,棕黑相間的犛牛,星星點點地徜徉在青草和野花叢中,還不時有穿著藏服的藏民騎著駿馬悠然地從草原上緩緩而來。

原來王洛賓心儀的女神是她

當行的海晏的西海鎮金銀灘,接站的明友問,這裡是原子城,有王洛賓音樂藝術館大家看看嗎?什麼!這裡就是傳說中我國建設的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還有西部歌王王洛賓藝術館,他創作的《在那遙遠的地方》就是從這裡唱起,唱出了青海,唱遍了全中國,風靡了海內外,這二彈一歌,世人皆知,那必須看看。

原來王洛賓心儀的女神是她

原子城建於1958年,60年代,一批科技人員隱姓埋名來到在這裡,當時對外稱國營221廠、青海礦區等。經過艱苦努力先後研製成功了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並生產出多種型號的戰略導彈。這裡是國人的脊樑,也是國人的驕傲。

原來王洛賓心儀的女神是她

參觀完“原子城”,我們來到王王洛賓藝術館,王洛賓號稱西北歌王,他是臺灣作家三毛所仰慕的男人,他的作品:《在那遙遠的地方》、《達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蓋頭來》、《半個月亮爬上來》、《瑪依拉》、《阿拉木汗》人人都會哼唱,可以這麼講,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他的歌。

原來王洛賓心儀的女神是她

原來王洛賓心儀的女神是她

從他的衣著打扮長相和作品,我一直以為是西北人、要麼是新疆人,最不濟也是甘肅人。嘿,沒想到他盡然是我們北京人。王洛賓他家祖藉是浙江紹興人氏,1913年(民國二年)12月28日,生於北京市東城區牛角灣藝花衚衕,取名榮庭,過去人要有名有姓還有字,洛賓是他的字,曾用名艾依尼丁,王洛賓死後骨灰也安放在北京香山南麓的金山陵園。

那一個紹興藉北京人,怎麼成了西北歌王了,這裡面故事深了,我也是看完展覽才知道,所以大家有時間一定要來這看看。王洛賓的爺爺是個頗有影響的民間藝術家,在京城畫樑雕棟,頗有名氣,還非常喜歡音樂,曾組成家庭樂隊,自娛自樂。父親王德楨(字洵甫)在家庭的影響下,吹拉彈唱樣樣都行,母親王氏育三子三女。

原來王洛賓心儀的女神是她

王洛賓就出生在這個家庭,自幼受到藝術薰陶。1927年(民國十六年)夏,入北京通州潞河中學讀書。當年秋天參加了基督教堂唱詩班,極富音樂天賦的王榮庭很快成了唱詩班的佼佼者。後來到哈爾濱結識了塞克、金劍嘯、沙蒙等藝友,跟塞克學彈“七絃琴”奇達爾,就是“吉它”,沒多久,還和塞克共同創作了《西巴扎爾夜歌》。哎!大家這回知道什麼叫天賦了吧。

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畢業於國立北平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音樂系。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王洛賓在蘭州改編了新疆民歌《達坂城的姑娘》,之後便與西部民歌結下了不解之緣,並將一生都獻給了西部民歌的創作和傳播事業。他的作品很多《達坂城的姑娘》、《草原情歌》、《掀起你的蓋頭來》、《半個月亮爬上來》、《阿拉木汗》,但最著名那首《在那遙遠的地方》就是青海這裡創作的。人們不禁要問:那個用皮鞭輕輕地抽打在“中國西部歌王”王洛賓身上的好姑娘究竟是誰?她的家鄉又在什麼地方?難道真的有卓瑪嗎?哎,告訴你,這事是真的。

原來王洛賓心儀的女神是她

1939年7月,青海省海晏縣的金銀灘草原突然來了一支電影隊。電影隊由當時中國著名的導演鄭君裡帶隊,他們宣稱持有國民政府青海省主席馬步芳的批文,要來這裡拍一部叫做《民族萬歲》的紀錄電影,內容是各個民族團結起來抗日。就在這個劇組裡,有一位順便來採風的年輕音樂家,他性格開朗,喜歡背一把吉他在各個帳篷之間轉悠,他就是後來號稱“中國西部歌王”的王洛賓,那年他26歲。

劇組當時臨時寄住在當地一個叫同曲乎的千戶家裡。金銀灘大草原與青海湖相鄰,北部和東部均為高山峻嶺環繞,在這方圓1100平方公里範圍之內,全部是大草原,一望無垠。

70年前要拍電影,而且是在人煙稀少的西北草原上拍電影,這當然是重大事件,整個青海湖畔都轟動了。白天,攝製組在草原上頂著烈日拍電影。晚上,一個盛大的歡迎宴會,在同曲乎千戶家的大帳篷裡舉行。宴會的氣氛異常熱烈,不僅僅是歡迎貴賓,其實還暗含著一個主題:劇組要在當地挑選一位女演員,據說要選金銀灘草原上最美的女孩。

原來王洛賓心儀的女神是她

同曲乎千戶家有三個如花似玉的女兒,為大家跳起了優雅的舞蹈。17歲的三女兒薩耶卓瑪正值情竇初開的年齡。她把長長的頭髮梳在腦後,戴一頂時尚的白禮帽,小臉好像紅太陽,兩隻大眼睛閃爍著熾烈的光芒。那時候,金銀灘上有個說法:“青海湖最美的花兒是格桑花,最美的姑娘是薩耶卓瑪。” 卓瑪藏語是仙女意思,許多藏族女孩都叫卓瑪,比如大家熟知的才旦卓瑪、夏吾卓瑪、尼瑪卓瑪。

原來王洛賓心儀的女神是她

椐說當時王洛賓看到卓瑪後眼都直了,後來薩耶卓瑪被選中,成為電影的女演員,王洛賓便主動出演一個幫著卓瑪趕羊的幫工,二人在一次獨處時,卓瑪因為察覺到王洛賓的眼神都不對了,就用牧羊鞭輕輕地打了他一鞭子,提醒他注意,俗活話說:打是情罵是愛,實在不行用腳踹。說來有趣,這一鞭子使王洛賓徹底愛上了卓瑪。甜蜜的時光總是短暫,雖只相處了三天,電影隊要走了。王洛賓騎上駱駝,也要離開金銀灘了。離開的那天早上,卓瑪趕來送行。卓瑪和王洛賓一見生情,二人惜惜送別,這時卓瑪姑娘美麗的形象在他心中升騰,形象和旋律水乳交融,令他產生了創作歌曲的慾望,王洛賓文如泉湧,一首傳世之曲創作而成。

原來王洛賓心儀的女神是她

在那遙遠的地方

有位好姑娘

人們走過了她的帳房

都要回頭留戀地張望

她那粉紅的笑臉

好像紅太陽

她那美麗動人的眼睛

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我願拋棄了財產

跟她去放羊

每天看著她動人的眼睛

和那美麗金邊的衣裳

我願做一隻小羊

坐在她身旁

我願她拿著細細的皮鞭

不斷輕輕打在我身上

我願她拿著細細的皮

不斷輕輕打在我身上。

原來王洛賓心儀的女神是她

椐說這就是歌曲來源,當然還有很多版本,當年卓瑪經常接觸的多是五大三粗的藏族漢子,金銀灘屬於安多藏區,男人們更為彪悍粗獷。王洛賓這個渾身書卷氣的青年的出現,在卓瑪的內心激起漣漪。從那時起,她非要嫁一個漢人。好多蒙古族、藏族的大戶人家都來提親,可她都沒去。後來,她看上了時任海晏縣縣長的史炳章,卓瑪打破重重困境,終於嫁了一個漢人,但婚姻生活並不順利,她倉促地結婚,又倉促地離婚、再婚。1954年,32歲的薩耶卓瑪患病不治而終,歌中的女神,就這樣帶著對生活的憧憬離開了人世。薩耶卓瑪去世後,族人實行了藏族特有的天葬方式,薩耶卓瑪已與金銀灘大草原融為一體。

原來王洛賓心儀的女神是她

草原兒女的性格既淳樸又真摯,清澈得如一股清泉,這對於從戰火和黑暗中走來的王洛賓來說,既浪漫又新鮮。卓瑪姑娘穿著鑲金邊的衣服,那臉龐宛如桃花,既青春又迷人。這個美麗又奔放的藏族姑娘,在歌王的心上留下了永生難忘的一鞭。如果一輩子能陪伴在她身邊,被她的羊鞭輕輕抽打,會不會是一種另類的幸福呢?這個看似荒誕的想法,後來竟成了王洛賓畢生創作的一段輝煌旋律。而這輕輕的一鞭,使王洛賓牢記終身。

在王洛賓晚年時他回憶道:“說起《在那遙遠的地方》是怎樣寫出來的,其實還有一個小秘密,那是與卓瑪姑娘一起拍電影的時候分了神,被卓瑪姑娘在自己背上抽了一鞭子,產生了靈感,寫出來的。自己今年75歲了,要是早20年說這段話恐怕還要臉紅呢!這一鞭子不僅是抽在我的身上,更深深地落進了我的心裡。這是一個50年的小“秘密”,一直埋藏在心靈深處。30歲時不敢說,40歲時無處說,50歲時恐懼說,60歲時不想說,今天我已經70歲了,我可以無所顧慮地說了吧!在金銀灘和卓瑪姑娘拍電影的日子裡,美麗聰明多情的姑娘感情非常投入,我被感動了,雖然語言不通,但愛戀之情是不需要語言的。卓瑪姑娘是聖潔的,但我已經結婚了呀,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我只能把強烈的愛,深深地埋在心裡。

原來王洛賓心儀的女神是她

在離王洛賓音樂藝術館不遠處,我看到了薩耶卓瑪的雕像,她騎在馬上,懷抱小羊,手特長鞭,目光慈祥而寧靜,以一種期待的神情,眺望著遠方,那裡是格桑花盛開的地方。順便說一下,2009年,海北州人民政府在金銀灘草原興建王洛賓音樂藝術館。此館由山東省援建的,青海人不忘感情知恩圖報,門口立牌嗚謝,上書山東人免費參觀,這就是青海人的直率性恪,人與滴水而湧泉報之。

原來王洛賓心儀的女神是她

“時間不早了,這裡離剛家察還有一半路呢。”,司機催促道,是呀,大美青海,味在剛察,這才剛開始,剛察的美景多著呢,那裡是海濱藏城,魚鳥天堂,我們要去青海湖邊祭海煨桑、仙女灣觀日出,沙柳河看湟魚,喝聖泉、挖藏藥、體驗藏浴、吃藏香豬宴,手扒肉、作犛牛酸奶、去六世達賴倉央嘉措廣場探尋他的蹤跡。於是大家依依不捨的上車,在《在那遙遠的地方》的旋律下向剛察駛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