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督查回頭看!豬農無奈:改革的陣痛不應是拆豬場的藉口!

環保督查回頭看!豬農無奈:改革的陣痛不應是拆豬場的藉口!

在2017年的環保風暴刮過之後,許多養豬人一度以為2018年應該可以稍稍鬆口氣。然而從5月份開始,中央環保督查“回頭看”開始了。5月30日至6月7日,第一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6個督察組陸續對河北、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江西、河南、廣東、廣西、雲南、寧夏等10省(區)實施督察進駐。截至6月25日,6個督察組基本完成第二階段下沉督察任務。

截至6月25日晚20:00,6個督察組共收到群眾舉報29245件,受理有效舉報24246件,經梳理合併重複舉報,累計向被督察地方轉辦交辦23087件;各被督察地方完成查處12409件,其中立案處罰2579家,罰款25096萬元;立案偵查208件,拘留235人;約談1065人,問責1939人。

從各被督察地方報送情況看,由於環保督查“回頭看”,一大波豬場遭處罰、關閉。

環保督查回頭看!豬農無奈:改革的陣痛不應是拆豬場的藉口!

1、廣東中山三角鎮依法清拆5家違法豬場約4200平方米

為全面做好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工作, 6月22日,中山三角鎮組織執法力量,重拳出擊,鐵腕拆除鎮內水源保護區違法養豬場,共清拆5家違法豬場約4200平方米,有效地保護了飲用水源。

2、廣東陽江拆除14家非法禽畜養殖場

陽西縣組織農業、水務、環保、國土、公安相關部門到程村鎮新湖水庫開展專項執法行動,依法拆除新湖水庫畜禽養殖禁養區內的14家非法養殖場及養殖場周邊圍養設施。

3、廣東肇慶養豬場廢水處理不合規,責令整改

近日,有群眾舉報,廣東廣寧縣江屯鎮有兩家生豬養殖場,存在廢水和臭氣汙染。廣寧縣畜牧局調查核實,兩個養殖場雖建有化糞池,但化糞池規模不足以滿足處理需求,責令其在7月22日前完成整改,包括圍閉密封豬場;所有豬隻不得散放養殖,必須進行圈養;養殖廢水經處理達到環保標準,養殖產生的廢棄物需作綜合利用;落實雨汙分流等。

環保督查回頭看!豬農無奈:改革的陣痛不應是拆豬場的藉口!

4、廣東和平縣一違法違規養豬場被關停

為配合做好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工作,河源市加強對環境保護突出問題的排查力度,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切實維護河源市良好生態環境。近日,河源市相關部門對和平縣一家違法違規養豬場進行徹底關閉。

5、江蘇省常州市金壇一養豬場被關閉取締

常州市金壇區9日接到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交辦件,群眾反映指前鎮解放村陳建華養豬場氣味擾民,糞便汙染環境。金壇環保局日前調查發現,群眾反映的問題部分屬實,擬對該養豬場罰款15萬元,並移送公安部門。

6、廣東雲浮:清理養豬場避免二次汙染

廣東雲浮新興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分別率隊到河頭鎮雲齊村督辦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交辦案件,立即整改,對汙染豬場的豬隻進行清理,並關閉這兩個養殖場。經現場核查,被投訴的2個養殖場均不在禁養區範圍內,但由於環保設施建設時間較早,部分設施較為落後,該縣當即決定關閉這2個養殖場。次日凌晨,養殖場內豬隻已清理完畢,並對場內進行消毒和糞便清除,避免因場內無人管理而對環境造成二次汙染。

7、廣西桂林象山區五家違法養豬場自行關閉拆除

2016年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廣西期間,象山區5家養殖戶因造成環境汙染被投訴。6月19日,記者通過現場走訪獲悉,這5家養豬場已於2016年底前自行關閉並拆除,從根本上消除了汙染。

8、重慶市修齊鎮禁養區環保工作紮實推進 高陽養豬場主動關閉

6月20日,位於修齊鎮的高陽養豬專業合作社趙孝春養豬場為支持我縣畜禽養殖汙染防治工作,保護和改善城鄉生態環境,養殖場對場內149頭肥豬進行宰殺。

9、河北秦皇島市禁養區畜禽規模養殖場關停搬遷工作進入攻堅階段

近日,市大督查辦公室新聞督訪組對我市各縣區禁養區畜禽規模養殖場關停搬遷工作情況進行了新聞督訪。從督訪結果看,關停搬遷工作已完成84%,進入最後攻堅階段,但工作進展不平衡,如期全面完成退出目標的任務依然艱鉅。

10、安徽省銅陵市郊區全面開展畜禽養殖場汙染治理

日前,安徽省銅陵市郊區結合實際制訂了畜禽養殖場汙染治理工作實施方案,明確至今年11月1日前,關閉禁養區內畜禽規模養殖場戶,實行退養;全面開展畜禽養殖場戶綜合治理,2018年畜禽養殖場配套建設糞汙處理設施比重達到60%,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達到50%以上。

11、江西正邦養豬場汙染環境被罰30萬

6月9日,江西省吉安市向社會公示中央第四環保督察組交辦吉安市第二批信訪件辦理情況。這批信訪件共有4件,分別是反映江西正邦養殖有限公司新幹分公司潭丘豬場汙染環境、吉安縣華都實業有限公司開採白泥礦、永豐縣潭城鄉新建養豬場、泰和縣江西瀘慶硝化棉公司對梅烏江有汙染問題。

該縣已責令正邦潭丘養豬場立即停止違法行為,廢水做到穩定達標排放,罰款30萬元。潭丘鄉政府組成工作組對養豬場違規擴建的欄舍進行了拆除,現已拆除欄舍14棟,拆除面積5500多平方米。

環保督查回頭看!豬農無奈:改革的陣痛不應是拆豬場的藉口!

豬農心聲

改革的陣痛不應是拆豬場的藉口

謝六高在廣東化州經營了一家典型的家庭農場,豬場常年存欄300頭,兼有魚塘、經濟林。

他認為,在環保受重視下,現在拆了一個豬場,死的不僅僅是一個豬場。豬場人員失業,飼料經銷失業,飼料廠失業,獸藥從業人失業,運輸人員失業……一系例的連鎖反應最易變成社會問題。

“改革的陣痛不是這次拆豬場的藉口。”謝六高稱。

對於產業轉移與升級,謝六高建議,應該做到百花齊放!一味推行規模化工廠化並不符合國情。如此發展並不能體現出一個國家產業的先進性,別的國家已經開始實行豬福利養殖了,我們才開始工廠化,而且做得簡單粗暴,不倫不類,不中不洋。單一的汙水處理,沼氣發電,這模式的推行只會溺死多樣化的行業,如家庭農場。

就如中國的一些傳統手工藝,工廠化機械化的編織刺繡,使商品變得便宜了,但隨著人們的生活質量提高,對品質要求有更高的需求,傳統的手工業又興了起來。消費者各取所需。養豬也一樣,規模化工廠化養出的豬,家庭農場可能做不到,但家庭農場能做到,規模化絕對做不到。對家庭農場的引導不能因規模化的崛起而丟掉,家庭農場在品質上的養殖豐富了消費者的選擇。

豬肉品質上,規模場無法做到傳統豬肉質量的養殖。家庭農場能以極少的成本做到豬雞漁林的循環做法,這點就體現了特色,符合環保條件,多種經營,多樣收入。對農村富有的勞動力創造收入是個絕佳的規式。規模場養不出有肉味的豬,工廠化不可能,荷蘭兩人養萬頭豬的豬場也絕不可能做到。“我們的這種產業升級如此升級下去,恐怕以後老百姓吃不起有肉味的豬了。城市的所謂土豬肉就是個例子。規模化出來的所謂土豬,這成本不是想吃就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