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周刊》獨家對話芒格:一婚糟糕的人,可有很好的二婚挽回事情

前言

感謝《證券市場紅週刊》和喜馬拉雅資本創始人、芒格家族資金管理人李錄先生送給國內價值投資者的大禮!

滿滿2個小時的訪談乾貨,記者謝長豔提問和追問很專業,內容非常有料;李錄的善意補充和貼心解釋,讓整個內容更有味道。

這是今年5月份,《紅週刊》在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會之後,對芒格進行的長達兩個小時專訪。

95歲的芒格被譽為當代最偉大的投資思想家。他和巴菲特一起聯手創造了伯克希爾·哈撒韋51年間年複合增長率達19.2%的奇蹟。

巴菲特形容芒格:“這個人用思想的力量,拓展了我的視野,讓我以非同尋常的速度從猩猩進化到人類,否則我會比現在貧窮得多。”

《紅週刊》放棄匆忙蹭熱點的做法,而是用做精品的方式,用時間慢慢熬了這鍋營養滿滿的湯,本身也是對價值投資的堅持,值得反覆細讀。

《聰明投資者》經授權轉載,以下是訪談全文,歡迎轉發分享。


投資者如何做到耐心

1 《紅週刊》:您一直強調,投資要耐得住時間。在今年的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上,您再次強調,投資“要找到好的機會並且去長期堅持,耐得住時間”,用中國話講是“十年磨一劍”。

很多投資人知道這個道理,但卻耐不住時間的寂寞最終投資無果。怎麼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呢?

芒格:如果把投資當作在賭場賭錢,以賭博的方式投資就不會做得很好,所以長期投資最有效。

但是如果你很喜歡投注的這種行為,就會有時賺,有時虧,這種在賭場的人和我的投資風格就不一樣,不是我的信徒,就不能做到知行合一。

因為你會很在意目前的結果,沒有耐心。資本市場有許多愚蠢的賭博者,這些人的成績不如有耐心的投資者成績好。

我建議中國的投資者,少賭博多投資。投資追求的是一個長期的結果,而不是像在賭場一樣立刻就有回報。

2 《紅週刊》:芒格先生也提到過,投資就需要耐心。那麼耐心是天性的東西,有的人有耐心就適合投資,如果沒有耐心就做不了投資?

芒格:世界上有許多愚蠢的賭博者,這些人的成績不如有耐心的投資者成績好。有一些事情是天生的,但是有一些事情是後天可以訓練的,耐心是可以後天鍛煉出來的。

美國有一種說法“long attention span”,就是長久注意力持續時間,是看一個人對一件事情的注意力有多長。

在中國的文化裡,有很多人很長時間去專注於一個事情,教育也一直強調要對一件事情要專注很久,直到完成。

這是人們非常非常希望擁有的特性,因為如果你能長時間深入、努力地思考某一方面的問題,你就會更有可能獲得正確的答案。

雖然中國的文化裡一直強調做一件事情要專一,直到完成,但這樣的教育文化裡卻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即資本市場中還是有很多人投機、不專一,這就和文化不太相容。

要做一個長時間的結果而非短期,可有很多中國人不會注意這些,所以就做不到“找到好的機會並長期堅持”。

為何理性在投資中最重要

3 《紅週刊》:芒格先生您也說過,投資不容易,因為在這個市場上我們看到的多數都是假象。那麼怎樣理解投資人看到的都是假象?那麼真相又在哪?我們怎樣獲取真相?

芒格:有很多人認為存在這樣的事情,即市場的真理,市場通過其運行的軌跡,可以告訴你一些事情。

那不是伯克希爾哈撒韋,或查理·芒格的投資方式,我們對於什麼是真實價值即我們正在交易的是什麼,有著自己的看法。

我們只有在認為它的價值高於我們支付的價格時,才買入。所以我們等待某種事物的價格被低估,然後買入它,通過這種行為試圖進入長期投資,我們對於市場賭博者不屑一顧。

對我們來說價格充滿泡沫。如果你想發財而像那些關注價格波動去耗費自己的時間,這是愚蠢的行為。

李錄(補充解釋)他講的就是什麼是真相,真相就是公司本身的真實的價值、天然的價值,所以理解了這一點,才能夠真正地去賺錢,那些僅僅去關心價格的波動,用這個來指導投資的人,其實是一個蠻愚蠢的行為。

4 《紅週刊》:芒格先生您曾經說過對投資人最重要的一個詞是:理性。那麼在您看來理性是最重要的,為什麼不首先是知識、智力、耐心等。

芒格:所有這些東西都很重要。但我還是認為理性最重要。絕對是這樣,絕對是!理性最重要。

什麼是理性呢?即按世界本來的樣子看世界,而不是按你希望它是什麼樣子來看它。

我說這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沒有按照它本來的樣子看世界,而是通過扭曲的鏡頭判斷一些東西。你認為世界是一種樣子但它是不同的。當然這樣會導致可怕的錯誤,你將不會正確地去思考。

李錄:看世界是說是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也就是中國人講的實事求是。而不是隻看到你希望看到的東西。

5 《紅週刊》:實際情況是這樣,可是我們大部分時候都處在非理性的狀態下。那我們靠什麼來慢慢地從非理性到理性,什麼能讓我們能夠保持理性呢?

芒格:你必須用心、努力去做到理性,你必須重視理性,你必須在意理性。如果你自己都不在乎,就不會努力去做到理性。那你可能就一輩子不理性,你可以隨自己喜歡一輩子不理性,那麼必然會承受糟糕的結果。

成為理性的人也是儒家的態度。就像孔子所說,是道德上的責任,

而不僅僅是為了個人的利益而成為理性的人。我會比其他人更進一步。

6 《紅週刊》:我想成為理性的人,該如何突破和進步呢?

芒格:你需要一輩子的努力,並且需要大量地閱讀。

中國何時會出價值投資大師

7 《紅週刊》:在中國,很多職業投資人以芒格先生、巴菲特先生為偶像,請芒格先生結合美國的市場談一談,現在只有三十年曆史的中國資本市場,需要一個怎樣的條件、多長時間才能培育出像您兩位這樣的投資大師?

芒格:中國內地市場將產生許多成功的投資者。看一看中國香港市場,就會得到答案。因為那裡有很多內地人,參與到香港這個市場化、秩序良好的證券市場中。

在未來,這些做法將會傳播到全中國,並大幅度提高市場信譽。我預計中國證券市場以及投資行為,在很長時間內會不斷變得越來越好。

這裡面肯定也會有波動起伏,但是長期趨勢是好的。會取得更多的成就,會有更高的信譽,會有更高的市場價格。

在過去的五十年中,在香港致富的中國內地人,不是短期交易者或者賭博者,他們是長期投資者,他們尋找好的長期投資,然後堅定地長期持有,正如我對在香港的中國內地人的評論一樣。

我對中國內地人也說一句建議的話,短期賭博是無益的,找到良好的長期投資對象,然後長期持有。

李錄:他沒有直接回答你的問題,意思就是說這裡面一定會出現其他的大師,都會慢慢地發展,越來越好。

在過去的五十年中,在香港致富的中國內地人,不是短期交易者或者賭博者,他們是長期投資者,他們尋找好的長期投資,然後堅定地長期持有,正如我對在香港的中國內地人的評論一樣。

我對中國內地人也說一句建議的話,短期賭博是無益的,找到良好的長期投資對象,然後長期持有。

芒格一生就投資了三個公司

8 《紅週刊》:請問芒格先生您這一生中,最滿意的一次投資和最不滿意的一次投資是什麼?

芒格:最成功的投資是買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票,我當時以每股16美元的價格支付,現在的價格每股幾乎30萬美元。這是一筆很好的投資。

當然,這筆投資花費了很長時間,是一筆長期投資。我喜歡伯克希爾的工作人員以及文化,我喜歡和我一起做投資的人,我就在那裡坐等長達50多年。

整體來說效果很好。果不其然,這是我非常滿意的一次投資。

李錄和我一起在中國投資有15年了,我們買入了很多股票,賣出的很少。這也是非常滿意的投資。

9 《紅週刊》:那您最不滿意的投資呢?

芒格:

這個……,我沒有做過太多壞的投資,所以我不得不想很長時間(笑)。有一些小的,但不是太多,我想半天也想不出來,我的投資裡還沒有比較差的投資。

我今年已經95歲了,我這一生也就投了3個公司:一個是伯克希爾,一個是好市多,最後一個是與李錄合作的基金。

你不需要投資很多東西才會變得富有。

芒格、巴菲特為何喜歡中國人

10 《紅週刊》:芒格先生談到了中國和中國市場。今年的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也有一萬多人來自於中國,那些問題的話中國其實也是一個焦點。

我記得當時芒格先生回答的時候說,您提到了中國的未來是很光明的,而且已經在中國尋找過。

其實我們特別特別感興趣的是,中國現在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投資時節,是不是像芒格先生說的,1973年,1974年,甚至是1982年,讓豬玀都可以流口水的時候,中國是不是處在這個時期,然後中國的獵物你們瞄向了什麼方向?

芒格:我知道。這非常、非常特別。《紐約時報》採訪我時,也問到了我這個問題,就是為什麼在中國的這麼多中國人對伯克希爾·哈撒韋、對芒格和巴菲特感興趣?

11 《紅週刊》:您覺得是為什麼?其實除了來到現場的,中國國內還有更多的職業投資人雖然沒到現場,卻全程在關注和學習您。

芒格:也許是書(《窮查理寶典》)的原因。但為何中國人喜歡這本書?我覺得答案是:這本書有儒家的味道。

中國有著深刻的儒家精神特性,要求人們做事謙遜,不管你多麼富有或擁有多大權利。儒家精神要求人們不斷學習、不斷工作、行為要有尊嚴、有理性、改進已經達到的事情,不斷工作。

而這些思想在其他國家是沒有的,碰巧沃倫·巴菲特和我的行為方式很像那些非常認真信奉儒家思想的人。

12 《紅週刊》:

芒格先生一年讀了幾本書?大概方向是什麼?

芒格:哦,他們知道我喜歡書,送給我很多書,我一週讀20本書,我又許多書,我讀了很多傳記,一些歷史方面的書籍。

還有另一個原因使我受到中國人歡迎,因為沃倫和我真的喜歡中國人。你喜歡我,我就喜歡你了(笑)。現在你們會問,為什麼這兩個奧馬哈“男孩兒”這麼喜歡中國人(笑)?

13 《紅週刊》:為什麼呢?

芒格:有些事情,許多中國人不理解。如果你從一個美國公民的角度看中國,看到的是這樣的事情:中國人最初來到這裡(美國)是100年前,是為了建設橫跨北美的鐵路,這條鐵路要穿過陡峭山脈的山口。

有很多人死於建設中,甚至當時覺得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後來為了此事,美國引進了大約15000名中國苦力勞工,在那個年代,這些勞工實際上就像奴隸一樣工作,這些勞工在冬天送到山口,但他們真的把鐵路建成了,而美國人自己是建不成的。

歲月流逝,現在來美國的移民,早已不是當年的苦力勞工了。這些亞洲人,如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越南人都深受儒家思想影響,來到美國後,迅速成為了醫生、律師、教授、商人等等,在各行各業取得了很大成功。

如我們去聽紐約交響樂團的演奏,會看到很多中國人的面孔,交響樂團裡曾經沒有中國人,但現在看各種最難的演奏樂器很多是華裔面孔在演奏。

這些人很受美國人歡迎,而且他們也不會引發大麻煩,就是不斷地獲得成功。所以很自然地,我們喜歡中國人。我覺得,在中國大陸的中國人不瞭解華裔美國人表現有多麼出色,華裔在美國人眼中的形象是多麼成功。

所以很自然的我們喜歡中國人這件事情當然給美國人留下了非常良好的印象。

(備註:北美大鐵路:即美國太平洋鐵路,全長3000多公里,穿越了整個北美大陸,是世界上第一條跨洲鐵路。

這條鐵路為美國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一定意義上說,正是這條鐵路成就了現代美國。該鐵路的修建,凝聚著眾多華工的心血和智慧。

鐵路1863年1月動工時,計劃至少需要14年完成,但最終只用了7年時間。西段1100公里的修建工作,有95%是在華工參加後4年完成的。

火車開通後,從紐約到舊金山只需要7天。法國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在《八十天環遊地球》裡說:“如果沒有它,八十天環遊地球的夢想永遠只是夢想。”)

所有事情當中有最極端的一件事,沒有人能預先料到,也沒有人談到。你們可以在雜誌中寫寫這件事。

因為中國曾經比較貧困,人口過多,以往如果一對美國夫婦沒有孩子,可以去中國領養一個非常貧窮家庭的女孩兒。

在美國每一個較大城市中,人們很快知道,領養來自中國偏遠農村而且被棄養的中國女孩兒,是最佳選擇。因為平均來說,這些被領養的孩子可能要比他們自己的孩子更優秀。

每個美國私立學校中都有很多來自中國農村被棄養的中國女孩兒,她們總是獲獎,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雖然她們有著貧困的家庭背景。她們遍佈美國,這是非常戲劇性的現象。

這會讓我們對中國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你們(作為媒體)應該寫寫這方面的事(笑)。

明尼蘇達有很多中國女孩兒,她們在交響樂團中演奏那些難度很高的樂器。所以,每個要收養孩子的美國人首先考慮的是不要(領養)美國的孩子,而要領養中國的女孩兒。大多數在中國的人不會了解這種現象有多麼極端。

李錄:所以把這些東西都加在一起你會感覺到,我們其實在奧馬哈,我們兩個其實一輩子都是在這出生長大的,那也對中國有一個非常強烈的好的印象。

生活在大陸的人可能不太能夠去理解。從這個角度去看這個印象,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喜歡中國,喜歡中國的文化。

他們也很想知道,對你問題第二部分的答案,從你的角度看到,中國的證券市場現在是什麼階段?類似於1973年、1974年或1982年?他們要我們兩個都會打這個問題,您先請。

芒格:對於投資者來說,擁有更多的價值就是你買入中國最好的公司,或者買入美國最好的公司。我認為以當前的價格來看,比較中美兩個證券市場,我認為中國最好的公司當前的價格要比美國最好的公司價格便宜。

所以,中國人不必去國外尋找好的投資,在自己的國家裡就有很多機會。在中國有一些非常優秀的公司,目前價格非常合理。(《紅週刊》採訪芒格先生的時間是奧馬哈時間2018年5月6日。)

李錄:中國現在正處在一個轉型期,我們經歷了大概40年高度增長之後呢,中國經濟進入了一個新興的轉折時代,在這個轉折時代會經歷各種各樣的心理上的不安,焦慮,所以對前途不是太清楚。

但是實際上我覺得這個轉型對中國的前途是更好的。經濟從傳統的出口製造開始慢慢進入到更多的服務消費,技術上不斷地科技含量越來越高。

整個金融市場上已經開始慢慢地從傳統的債務為主的融資方式,變成主要以直接融資以股權為主,這個也是我們去槓桿必須要走的一條路。

所以股權融資一定會在將來中國的經濟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那在這個過程裡面,市場的主體也逐漸發生變化。

傳統上主要以零售市場、個人投資者為主,從現在開始往後,機構投資者尤其是長期的、比較有耐心的資金慢慢進入市場。國外長期的、有經驗的投資也慢慢進入到這個市場,所以這個市場主體會發生變化。

這個變化在美國,是在70年代後期發生的,其實在70年代中期之前,美國市場其實也是以零售、個人投資為主的市場,也是剛才查理講到的賭博性質的這種交易也是廣泛存在的。

到了70年代後最重要的變化就是養老金開始變成了必須。每個公司、每個個人都必須要求強制性的儲蓄,強制性儲蓄政策使得機構投資開始學起,整個市場主體在下面十幾二十年慢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今天這個市場完完全全以機構投資者為主。機構投資者中也不是說大家都是長期耐心,但比相對於個人投資來說確確實實發生了質的變化,價值投資也慢慢的被所有人接受。

我覺得長期是一個過程,如果有這個時間,眼光放的遠一點,放的耐心一些,你就會看到這樣一個時期其實是給優秀的、有耐心的長期投資人提供一些蠻好的投資機會。

儒家思想及中國投資機會

14 《紅週刊》:您剛才提到儒家思想和《窮查理寶典》很多地方是相通的,您也提到了孔子、您和巴菲特的行為方式也像信奉儒家思想的人。那麼儒家思想對於投資會起到什麼樣的正向推動作用呢?

芒格:如果你是一個更好的人,就有可能成為一個更好的投資者。如果你是一個有智慧的人,你就有可能成為一個更好的投資者。

孔子講的這些,你有什麼不喜歡麼?雖然孔子之後的世界已經經歷了2500年的變化,今天的事情孔子不知道,但他對人生的基本態度、對人生的基本理解和現代文明沒有什麼不相通的地方。

15 《紅週刊》:談了中國人、儒家思想,再談談中國的投資機會吧。今年的伯克希爾股東會上,您提到了中國的未來是很光明的,而且已經在中國尋找獵物。

我們特別感興趣,中國現在的資本市場處於怎樣的階段?是不是像您說過的,會是1973年、1974年或者是1982年的美國那樣,一個豬玀也能賺錢的美好時代?

芒格:對於投資者來說,擁有更多的價值就是你買入中國最好的公司,或者買入美國最好的公司。我認為以當前的價格來看,比較中美兩個證券市場,我認為,中國最好的公司當前的價格要比美國最好的公司價格便宜。

所以,中國人不必去國外尋找好的投資,在自己的國家裡就有很多機會。在中國有一些非常優秀的公司,目前價格非常合理。(《紅週刊》採訪芒格先生的時間是奧馬哈時間2018年5月6日。)

16 《紅週刊》:您看到的價格非常合理的公司是誰?或者是什麼方向?

芒格:噢,我們不能告訴你(笑)。總之,中國市場正在越來越向外國投資者開放,來自國外的參與越來越多,市場也正在變得越來越健康。這些都很好,最終會推動市場價格上漲。

17 《紅週刊》:這個資本市場開放的速度越來越快,包括芒格先生和李錄先生在中國都有一些投資,在這個過程中,中國資本市場需要通過什麼改革才能突破瓶頸,能讓外資的投資更順暢,更好的保護國內國外股東的利益?

芒格:中國正在越來越向外國投資者開放,它的市場變得越來越強,來自國外的參與者越來越多,這些都很好,最終這會推動一些價格上漲。

李錄:過去幾年中國政府有幾項重要的舉措,使得外國投資尤其是中國的A股國內的市場變得非常的便利。首先滬港通、深港通,現在為了深倫通,這些是讓外資進入中國最重要的舉措。

當然我們看到的MSCI的加入,也是改革的直接反應。從今年開始,另外一項深遠影響是外資尤其是金融服務行業包括金融投資、資產管理在中國的管理全放開。

這個又是一項改革的舉措,這些都非常得好。你的問題是還有哪些事情可以做,我覺得如果在監管方面的監管舉措,和國外類似的印鑑。

我們能有共同遵守的管理方法,能夠和主要的市場,比如香港、紐約、倫敦互相連載、共同的措施,尤其是退市。

在金融領域內的反腐作用非常好,首先要把市場清理開,把好的進來,壞的出去。

慢慢能夠讓註冊制能逐漸落地,變成“良幣驅逐劣幣”,優秀的公司能夠被引入到國內市場,讓更多的機構投資者慢慢變成投資主體。

在下面幾十年能形成良性循環,股權投資會作為金融領域裡面最重要的方式,慢慢依賴銀行、依賴間接投資的方式也會改變,中國會把槓桿真正去掉,對於中國經濟長期來講的重要隱患。

把整個槓桿降下來。所以我覺得下面這些改革不僅對中國證券市場,還有整個經濟體制的改革,都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伯克希爾對科技股的態度

18 《紅週刊》:我們一直都知道伯克希爾在投資股票的時候都是以消費品和工業品為主。

然後從2011年開始投資IBM,到現在成為蘋果的第二大股東,我們知道就是在一季度的時候伯克希爾還增持了蘋果7500萬股。

那麼在這個過程中的話,這種投資的轉變,是新的能力圈的拓展嗎?

芒格:伯克希爾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在美國市場尋找足夠低的價格投資,

所以我們可以認為,他們是很好的投資,最後我們找到了幾家,情況有點不同了。

總而言之,你也可以說蘋果是一個電子消費品公司。

沃倫說,他可以理解消費電子產品,比你能更好地理解計算機,這是伯克希爾買入蘋果股票的原因。

還要強調一下我們這樣做的另一個原因。如果你要成為一個好的投資者,必須堅持不斷學習。

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情況在變化,我們的投資也會變化。

李錄(補充):這些新的投資也是巴菲特先生和芒格先生學習的結果。

19 《紅週刊》:那其實就比如說像亞馬遜、蘋果、facebook、谷歌,很多中國的投資人,他在做國際配置的時候也會有,伯克希爾未來會更多地關注科技股麼?

芒格:我們唯一公佈的已經投資的公司是蘋果。

我想,沃倫說的是與其他那些公司相比,我們更瞭解蘋果。

我們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事情,所以我們投資於根據我們能力所能找到的,在我們眼裡看起來能夠提供良好價值的投資對象。

當然這有時候給我們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結果。

看看我們對航空公司的投資吧。

在幾十年裡,我們都在拿對航空公司所進行的投資開玩笑,我們開了幾十年的玩笑,航空公司投資慘淡,為航空公司投資股東。

但突然之間,我們買入了每家航空公司的股票,因為航空公司的股票價格已經大幅下跌,是那麼便宜,非常有潛力。

條件發生了變化,我們都願意擁有航空公司股票了。

我們改變了,是因為世界改變了。

李錄(補充翻譯):這就是我們的投資邏輯實際發生變化,我們也會跟著變化,我們必須要不斷地去學習。

所以這樣變化的結果,可能在很多人看來,我們的投資組合顯得比較奇怪,但這就是結果。

芒格:幾十年時間裡,沃倫和我也都不喜歡鐵路股票。最後我們買了,因為世界變化了。

很快只剩下了四個大的鐵路公司,並且技術發生了變化,整個世界都變了,然後我們買了鐵路股票。

然後,我們買了四家之中最大的最完整的鐵路公司。

因為世界在發生變化,我們也發生變化。當現實發生變化,難道你的思想不應該發生變化嗎?

20 《紅週刊》:美股市場給投資者帶來超額收益的都是與人們生活相關“吃、喝、拉、撒”的股票。

最近10年亞馬遜、蘋果這種科技類公司開始發力。那麼,您認為中國的資本市場會複製美國這條路嗎?

比如說,您可以預計一下未來十年、二十年這種大的前景和格局是什麼?

芒格:這種情況已經發生,這種情況已經在中國發生了,在美國發生的事情同樣在中國發生。

李錄:在經濟整個發展的過程中,我覺得我們可能大概還是在這個,就是我在我的《現代化十六講》裡面談到的,

我們這個是在2.5的過程,就是他確確實實是在發展中國家的晚期,發達國家的早期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裡面,消費、服務會變得非常重要,消費、服務確實是一個很好的領域,能夠產生比較優秀的,長期保持競爭優勢的公司。

同時我們,在互聯網時代,中國確確實實幾乎是跟全球同步的。

在某些方面,比如說,無論是騰訊還是阿里,有很多自己獨特的創造,和他們相比的美國公司,其實在某些方面,各有千秋。

還有一些,比如說,我們突破了支付的瓶頸,比如說很多東西,像共享,這些沒有簡易的支付手段很難做起來,所以這方面應該說,中國走在前面。

還有一些其他的方面,比如說像今日頭條等,其實在很多方面,在類似的公司裡面走在美國前列,當然有一些獨特的原因,我不會去一一的談了。

所以我就說整個市場經濟是一個非常奇妙的東西,當這個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他就會自己自動創造出那些最優秀、最偉大的公司。

很多在美國經歷過的事情,在中國,就像芒格先生說的,確實有可能會重複,但也不會是簡單重複。

所以投資簡單,但是也沒有那麼簡單,還是需要艱苦的努力去學習,慢慢的去找到自己適合的。

所以找到這些公司,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要承認自己的這個能力的邊界,比如說你問我的這些問題,其實我不是所有東西都能夠回答。

我有一個大體的感覺,但是每一間公司,必須要具體公司具體分析,我們也不會去做哪些比較大的,完整的預測,這些不是我們的投資風格。

這些對於真正的投資收益其實一點用都沒有,反而常常幫倒忙,會讓你進入一個先入為主的狀態,其實對投資的收益一點都不好。

所以我覺得還是要腳踏實地,一間公司一間公司,具體公司具體分析。

但是從大勢上講,我們確實已經看到,美國已經發生的事情在中國也會被重複,那麼這個互聯網科技,也確實會產生他自己獨特的,這些優秀的公司。

21 《紅週刊》:那像騰訊您有關注嗎?

李錄:所有優秀的公司我們都會關注,但是我們並不會去,芒格先生、巴菲特先生,我們基本上從來不討論具體的投資,比較抱歉。

22 《紅週刊》:您回答的真的已經非常精彩了,那咱們進入這個話題,這個我是單獨問芒格先生的,是關於這個一些人性和投資方面的。

您的《窮查理寶典》裡提到了,就是說特別崇尚孔子的孝道,那麼就是說還有很多儒家思想,就是跟這個《窮查理寶典》是相通的。

那麼這個東西,您覺得儒家思想對於投資來說的話,能夠對投資起到一個什麼樣的正向的推動作用?

芒格:如果你是一個更好的人,就有可能成為一個更好的投資者,如果你是一個更有智慧的人,你就有可能成為一個更好的投資者。

關於儒家思想有什麼不喜歡的呢?我們說的是很久以前的2500年,很久以前,好多今天的事情,孔子是不知道的,但是他的基本態度是非常文明的。

工作、生活和學習

23 《紅週刊》:作為天地間有情感、有思想的存在,您覺得一個人怎樣生活才是更有意義的?

芒格:其實挺簡單的,過好每一天就行了。如果要做好人,就堅持每天都做個好人,一天只能過一次,堅持到足夠的天數就變成好人了,也就會有好的生活。

如果我想要戒酒,就每天堅持不喝酒,堅持到足夠的天數就戒酒了。如果想要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就把每天過得有意義,堅持足夠的天數,人生就變得有意義了。

24 《紅週刊》:說說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吧。您和沃倫先生多久見一次面?什麼樣的事情會讓你們互動頻繁甚至需要見面探討?

芒格:我和巴菲特也不是經常見面,主要是通過電話聊天。我們不會特別的急,所有的事情都比較慢。

舉一個例子,我們公司去年的淨資產增加了650億美金,我們公司增加了多少人呢?一個都沒有。我們之所以可以那麼長時間不見,是因為沒有任何官僚體系,也沒有中間各種各樣的事情,我們就是有事就聊,沒事就不聊。

25 《紅週刊》:芒格先生,您一年讀幾本書?

芒格:噢,他們知道我喜歡書,送給我許多書。我一週讀二十本書,我有許多書,什麼類型的書都看。我讀了許多傳記,一些歷史方面書籍,我幾乎不讀小說。

價值投資者為什麼長壽

26 《紅週刊》:在投資界,價值投資大師普遍長壽,您和巴菲特先生就是價值投資長壽的代表,您今年95歲、巴菲特先生88歲。這是偶然的,還是與做價值投資有關?

芒格:我們來分析一下,在美國,誰長壽?是教授、法官、價值投資者。誰短壽呢?是記者、酗酒的人、過度吸菸的人(笑)。

在美國,記者傾向於吸很多煙,喝很多酒,他們有許多事情要趕時間,什麼時間要完成什麼事情。總是處於壓力之下,所以有的人年紀輕輕就去世了。

而法官只是坐在那裡,遵循法庭的規則,時間以自己的時間為準,而不是其他人的什麼規則,沒有人命令或告訴他們該做什麼,需要作出判決。而律師就不是,有些訴訟律師也年紀輕輕就去世了,有許多壓力,許多問題,時間不由自己支配。

那麼回到投資,價值投資者是讓市場來為我們服務。如果是那種短視的、賭博一樣的交易員,情況是最糟糕的,他們壓力山大、每個時間都想著賺錢,而且他們大多喜歡抽菸、喝酒,所以說短期交易員“走得最快”。

我知道我正在和一位記者談話(笑),如果你不喝酒不抽菸,那麼你(指記者)會長壽。但比較來說,我還是認為大學教授更長壽(笑)。

價格迴歸價值的神秘之處

27 《紅週刊》:芒格先生,接下來和您交流的問題是國內職業投資人否極泰基金的總經理董寶珍先生在投資中的困惑。因為一些突發原因他未能來現場與您交流。

李錄:他是送你15年茅臺的人,我只送您5年的茅臺(笑)。

芒格:任何送我“15年茅臺酒”的人,就是我的人啦。如果他有任何問題,我都會很高興回答他的任何問題。哦,我要問李錄,為什麼你送我的酒這麼便宜!(笑)。

28 《紅週刊》:我會把您的原話轉達給董寶珍!他的第一個問題是關於價格迴歸價值的。美國曾有議員問格雷厄姆:“是什麼力量使價格最終迴歸於價值呢?”

格雷厄姆說:“這正是我們行業的一個神秘之處。對我和對其他任何人而言,也一樣神奇。但我們從經驗上知道,最終市場會使股價迴歸於價值。”

格雷厄姆先生沒有給這個問題提供答案,導致價值投資理論大廈缺少了最重要的一根支柱!芒格先生您能給出這個問題的答案嗎?

芒格:如果你不斷使某種事物越來越有價值,某些聰明的人會注意到這一點並開始買入它,所以,這是非常自然的。

當事物變得有價值時,它就會被認為是有價值的。比如,雪佛蘭汽車,買一輛10年的舊車的花費只相當於一輛新車的三分之一,但每個人都知道一輛新雪佛蘭比一輛10年的舊車值錢。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就會認識到價值。

雖然瘋狂的股票交易者短期會做出瘋狂的事情,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價值會取勝。

想一想,我們在伯克希爾並沒有做什麼,但是有大量資金投入到我們的股票中,我們從10萬美元開始,很快我們就有了1000萬,而現在我們的股票值得更多了,最終股票價值會增長是很自然的事情,重要的是時間。

格雷厄姆說短期來看股票市場是一臺賭博機器,但長期來看它是一臺稱重機。市場在長期內將會搞清楚真正的價值是多少。

李錄:所以在這個市場中最重要的就是時間,有了足夠的時間,價值才能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到。尤其價值增加的時候就會被發現,這個是很自然的,沒有什麼神奇的地方。

情緒博弈的重要性

29 《紅週刊》:伯克希爾選接班人的條件是:第一,獨立思考;第二,情緒穩定;第三,對人性和機構的行為特點有敏銳的洞察力。

請教芒格先生,在這三個條件中,我們自然地得出一種認知,在伯克希爾看來投資最重要的是人性博弈,是情緒博弈,而不是說對企業的基本面或估值的一個判斷。

那麼首先在做投資上控制的是這個情緒。是理性方面的事情。不是預判企業未來。這種理解對嗎?

芒格:絕對是這樣。人性在一個大型官僚體系中會做出糟糕的決定。如果你不瞭解人性會在大型官僚體系中是會做出糟糕的決定,你給予這些決定的尊重會超過它們應得的尊重。

它有助於你理解,人性在什麼地方會自然導致不良後果,你要避開他們,任何事情你都應該這樣做,來預測和適應現實。

現實情況是,如果你和一個大型官僚體系打交道,將是一個非常困難的而且令人不快的任務。你能夠越早明白如何與其打交道,你的情況就會變得越好。在任何事情上你都應這麼做。預測現實,適應現實。

李錄:其實他的核心的觀念實際上都是理解這個世界本來是什麼樣就把他理解成什麼樣,而不是理解成你想要看到的樣子。

30 《紅週刊》:那麼就是說用理性去戰勝人固有的動物的本性是投資的本質嗎?

李錄:不能說是本質,應該說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31 《紅週刊》:就是它優先於對一個公司基本面的研究。

李錄:是的,這就是剛才芒格先生所講的,理性的態度比知識、技能、耐心更重要。

運用25種誤判心理學的重要性

32 《紅週刊》:芒格先生的《窮查理寶典》一直在強調學科交叉的重要性,也提到了最重要的心理學。芒格先生說:“在所有人們應該掌握卻沒有掌握的模型中,最重要的也許來自於心理學……”

芒格先生給了我們25種人類誤判心理學的模型,讓國內職業投資人受益匪淺。您提到了人心理失衡的時候會一塌糊塗。心平氣和的時候就會順利前行,這個心態決定了投資人的命運。

可不可以說資本市場的財富表面上看是企業創造的。本質上是我們的心靈上創造了財富?如果是,應該擁有什麼樣的心靈特質,並且怎麼樣去獲取這樣的心靈特質。

作為職業投資者,如何避免那些誤判,使自己保持正確的心理狀態,去分析信息和學習進步呢?

芒格:那些內容來自所有大學的心理學入門課程。他們都不學,他們在大學裡教這門課,沒有人注意聽。如果你沒學過,交學費大學就可以教你。

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和思考這些問題。我用我自己的例子去和大家說,不去思考這些問題後果有多嚴重。

正如我在書中(《窮查理寶典》)所說,幾十年前有人向我報300股Belridge Oil(貝爾裡奇石油公司),每股只要115美元,當時我看了這個公司之後覺得是一個非常好的買賣。我買了這些股票,因為我手頭有錢。

過了一天之後,又說還有1500股可以買,以同樣的價格。然而這時我沒有現金了,需要賣一些其它的股票,我是可以做到的,但我感覺比較麻煩就沒有買。

現在回過頭來才發現,沒買那1500股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因為後來漲了很多。

(備註:《窮查理寶典》提到,在芒格買入300股Belridge Oil公司股票不到2年後,殼牌收購了Belridge Oil公司,價格大約是每股3700美元。這一部分屬於25種誤判心理學的第十四種誤判,即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在這種傾向中,經常因為小題大做而惹來麻煩。)

今天這個錯誤加上機會成本大概讓我損失50億美金。我現在就會增加50億美元的財富,如果我買了那1500股。去買入300股,並沒有使我感到不便。而考慮是否買入另外1500股是我的判斷出了問題。

這是一個比較愚蠢的決定,是我一生中最糟糕的決定之一。這個正好補充剛才你們問的,我最失敗的投資是什麼。

在剛才那個決策中,股票的價格並沒有被高估。只不過購買股票有點不方便。這種不便使我沒有采取更多行動。

還有一個問題,甚至是更遭的問題。掌控這家公司的人,是一個古怪的人,酒喝的很厲害。但是,公司的油田又沒有喝酒。

所以,我因為兩個心理原因,做出了錯誤的決定。我過於糾結那個人喝那麼多酒的事情。而對於那個油田有多麼好這件事卻想得過少。我過於考慮支付的不便,卻太少考慮基本的情況。

所以,我把事情搞砸了,但是這件事應該對你們有激勵作用。你可能會在人生重要機會到來時沒有抓住它,但仍可以補救。

想想那些第一次婚姻很糟糕,卻有著很好的第二次婚姻的人,許多事情可得到挽回。

李錄:他就是說這些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真的是要很認真的去學習,才能夠變得更加理性。

買入優秀的公司比菸頭理論更高級

33 《紅週刊》:您提出的以合理價格買入優秀的公司的理念,強烈地影響到巴菲特先生,巴菲特先生說,這讓他實現了從大猩猩到人的轉化!

大猩猩顯然是不如人更高級的,格雷厄姆的菸頭理論和你主張的以合理價格買入優秀的公司的理念有如此大的實質差別嗎?以合理價格買入優秀的公司這個理論為何更高級呢?高級在什麼地方?

芒格:巴菲特說得對,你可以直接進化到人類,可以不經過大猩猩模式。

良好的公司不斷努力工作,最終價值會增長得越來越大,你(作為投資者)什麼都不用做。偉大的公司最終將獲得越來越多的收入,你什麼都不用做。

而平庸的公司卻不是這樣,所以你的遠見這一點會對你有幫助。這一點很重要。

這些平庸的公司會引發你很多的痛苦,卻創造很少的利潤,如果是這樣的公司就將它賣掉,直到找到另一家好的公司。在合適的時機以合適的價格買入一家偉大的公司的股票,然後坐等就行了。

李錄(代翻譯)那麼區別在什麼地方呢?那些真的偉大的公司,就是你買完了以後,它的價值會不斷的在提高。你什麼都不需要做,只要坐在那等待就可以了。

那些一般的差的便宜的公司,他不會做這樣的,你會有各種各樣的煩惱,各種各樣的問題,你的收益也會很少,而且,一旦它稍稍漲出一點,你還要把它賣掉,重新再找機會,不斷地去做,這最後的結果不會太好。

偉大的公司找到之後,它本身就會不斷地創造新價值。價值本身就會累計回報的方式去不斷地增長。所以你唯一要做的,就是耐心地坐那兒等待就可以了。

厭惡槓桿的芒格和巴菲特為何會使用槓桿

34 《紅週刊》:我知道芒格先生您和巴菲特先生一直很厭惡槓桿,那麼如果一個100%確定性的機會,您覺得可以使用槓桿麼?

芒格:說到槓桿,我們也使用一點,因為我們使用一些保險等工具,是安全的槓桿。我們可以在低點使用買入期權做多,感到緊張時就賣掉股票。我們使用一點槓桿,但不太多,我們不必以股票作抵押借入資金。

如果你給我一個100%的機會,我肯定會用槓桿,問題是沒有100%的事情。

假如你有一個富有的叔叔,他沒有孩子,他擁有一家巨大的企業且價值在不斷增長。他要把這個公司傳承給你,這就相當於有100%的確定機會,你肯定要去,難道你還要做別的事情?這就是很安全的槓桿,你對確定的機會要雙倍下注。

財富公式來自於那些多年來每週在香港賽馬中賺錢的人,每週賺10萬元的人,他們有自己的公式,但他的下注不能太大,太大就會改變幾率,那是事情運轉的方式。當他們確信時就賭多一些,不確信時就賭少一些。很明顯是這樣。

李錄:他就是說,關於這個槓桿啊,其實伯克希爾是用一些槓桿的,因為我們的這個公司呢主要是用浮存金進行投資,浮存金也是某一性質的槓桿。

但浮存金的借貸和一般的借貸不太一樣,沒有固定的借款人到時間要賬,我們完全可以自主,這種情況下的槓桿是非常安全的槓桿。我們不必以股票作抵押借入資金。

因為投資本身呢是沒有十全十美的,沒有100%的,因為是對未來的預期,這樣的例子其實很少,絕大部分情況下是沒有100%的,在這種情況下,使用槓桿就不是那麼安全。但在安全情況下去使用槓桿是沒有問題的。

35 《紅週刊》:再次感謝您接受《紅週刊》的採訪,我的問題結束了。希望下次還有機會採訪您。非常感謝!

芒格:不客氣。


聲明:凡註明“聰明投資者”的作品,版權均屬聰明投資者。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違者必究。所有文章旨在記錄和傳遞信息,不代表“聰明投資者”贊同或反對其觀點。

《紅週刊》獨家對話芒格:一婚糟糕的人,可有很好的二婚挽回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