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蓋洋鄉:專家精準「開方」 果農致富「有方」

永泰盖洋乡:专家精准“开方” 果农致富“有方”

許文忠(中)聽省農科院專家講解李果種植技術。

福州新聞網8月5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黃凌 通訊員 劉碧雲文/攝)永泰縣蓋洋鄉今年李果豐收,為了避免因高溫天氣導致李果腐爛,不少農戶眼下忙著採摘李果進行批發銷售。但記者5日在蓋洋鄉前湖村仙亭山鮮食李基地看到,農戶許文忠卻並不著急,悠閒地等待批發商前來採購,這是為什麼呢?

許文忠笑著告訴記者,這主要是因為今年基地建起了冷庫,李果成熟可馬上進行保鮮存儲。另外,不少遊客自駕車前來採摘,也為基地節省了不少採摘李果的勞動力。

過去,因缺少施肥、剪枝管理,許文忠種植的400多畝芙蓉李所產出的李果個頭不大、不夠飽滿。每到豐收季節,他就為銷路發愁。“每年七八月,整個永泰縣的李果陸續採摘,鮮果的價格一路走低。不改變種植、管理思維,基地沒有出路。”許文忠說。

2016年夏天,在政府部門的牽線下,許文忠與省農科院李果專家團隊取得聯繫。專家們實地察看果園後,給出了整改方案。

省農科院果樹所所長葉新福告訴記者,當時專家們一致認為,許文忠的果園基礎條件好,只要進行土壤改良和果樹精準修剪,不出兩年,李果的品質就會得到有效改善。

“信專家,準沒錯,說幹就幹。”在專家的指導下,許文忠和妻子開始學習精細化管理果園,使用牛糞或海藻加工生產的有機肥,讓果園向生態、有機方向發展。

2017年,省農科院專家團隊再次來到基地,指導許文忠科學修剪果樹。

不出專家所料,經過兩年的改良,許文忠種植的李果的外觀和口感有了質的提高,個頭也跟中等水蜜桃不相上下。“現在,基地的李果批發價穩定在每公斤3元~5元,是普通加工李的6倍~8倍。”許文忠表示。

在專家的建議下,今年基地還建起了冷庫,用於李果保鮮。

“我們把部分李果放入冷庫保鮮,等市面上的李果銷售完後再上市,打時間差,創造更高的效益。”許文忠高興地說,“通過省農科院專家的指導,基地種植的芙蓉李打響了品牌,效益翻了不止一番”。 “永泰現在有13萬畝李果,但絕大部分只是用於加工,僅小部分用於鮮食。現在交通較為便利,永泰多個山區鄉鎮已通高速路,在永泰山區開闢李果採摘遊、打造鮮食李品牌,是推動永泰鄉村振興的有效舉措。”葉新福表示,省農科院果樹所有一支農業農村部認可的南方李果專家團隊,只要果農有需要,專家們將全力服務。

專家們還建議,永泰縣可重點打造10個~20個鮮食李採摘示範基地,帶動全縣李果提升質量和效益,助力鄉村振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