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都結束了,你還有什麼理由失眠?

導語:瞭解失眠,拒絕“熊貓眼”!

世界盃都結束了,你還有什麼理由失眠?

失眠

如果說最近有什麼值得熬夜的事情,那一定就是世界盃了!

世界盃尚未揭幕,熱情的球迷就已經興奮得睡不著覺了;

世界盃酣戰期間,興奮的吃瓜群眾跟著球迷一起淪陷,半夜照樣起來嗨;

但是等到世界盃結束了,部分人卻因為熬夜看球留下了失眠的後遺症。

睡不好覺,這是個問題!

睡覺重要嗎?

首先,你要知道人一生中有近1/3的時間是用來睡覺的,它是最平常的生理現象之一。其次,睡眠不佳,會帶來疲倦、情緒不穩、工作效率下降等問題,長期失眠會明顯影響健康水平。

所以,睡覺這件事情雖然平常,但真的很重要。不幸的是,失眠障礙(以下簡稱失眠症)成為了困擾大眾的一種普遍問題。

世界盃都結束了,你還有什麼理由失眠?

什麼是失眠症?

人總有睡不著的時候,偶爾一次的失眠並不需要過度緊張,那不是失眠症。

失眠症是一種睡眠障礙性疾病,是指患者對睡眠時間和(或)質量不滿足並影響日間社會功能的一種主觀體驗。

失眠症有幾個關鍵點:

1、失眠症的前提是有著適當的睡眠機會。至少環境是允許入睡的。

2、常見症狀是入睡困難、睡眠質量下降(淺眠、多夢)、睡眠時間短(早醒),並且伴隨著疲勞、注意力不集中、嗜睡乏力、精神不振等殘留效應。

3、這種睡眠障礙每週至少發生三次,並且至少持續3個月。

需要注意的是,臨床上失眠有標準,但睡眠的需求具有個體差異,有些人只需要睡3、4個小時,有些可能需要10個小時以上,所以失眠的判斷需要同時考慮患者的主觀感知。

失眠也分類?

失眠有很多種分類方法,為了結合臨床治療,考慮到失眠可以發生在睡眠過程的入睡、維持或覺醒三個階段,所以我們人為地將失眠分為早段失眠、中段失眠和後段失眠。

早段失眠:主要是入睡困難,即躺在床上30分鐘仍然睡不著,甚至徹夜不眠。

中段失眠:主要是淺眠多夢,晚上經常醒來,或者噩夢連連。

後段失眠:主要是指早醒,覺醒時間比平常早1-2個小時以上。

除了按照睡眠階段分類外,另外也可按照失眠原因分為原發性失眠和繼發性失眠。

原發性失眠:指無明顯誘因出現的失眠。主要包括心理生理性失眠、特發性失眠和主觀性失眠。有些人過於關注睡眠問題,心理壓力過大導致失眠症狀持續出現,就屬於心理生理性失眠。有些人主觀感覺自己睡眠不好,但經過睡眠監測和周圍人的觀察,發現睡眠無異常,這也是種失眠症,即“主觀性失眠”。

繼發性失眠:指失眠繼發於軀體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胃腸道功能失調、皮膚瘙癢等,也可能伴發於抑鬱症、焦慮症等精神疾病,或由於安眠藥和酒精等的過度使用引起。

世界盃都結束了,你還有什麼理由失眠?

失眠莫慌!睡一覺不難

失眠這個問題有多普遍?據國內一項調查顯示,成年人在一年內有過失眠的比例高達57%,其中53%的失眠者症狀超過1年,僅有13%的患者曾就診。

但是面對失眠,我們並不是束手無策。

藥物治失眠

臨床上有很多治失眠的藥物,但睡眠藥物分很多種,具有不同的作用機制,會發揮不同的效果。

早段失眠:唑吡坦、右佐匹克隆、咪達唑侖,這些藥物可以讓你快點入睡。

中後段失眠:安定類(阿普唑侖、氯硝西泮)、抗抑鬱藥(曲唑酮、米氮平等)、抗精神病藥(奧氮平、喹硫平等),這些藥可以幫助你睡得安穩,增加睡眠時間。

提到“安眠藥”,“成癮、依賴性”就成為患者心中的一根刺。有些患者會因為害怕藥物成癮而放棄藥物治療。其實我們所害怕的“成癮”,主要是突然停藥導致的撤藥反應,目前使用的安眠藥都比較安全,一些導致依賴的藥物早已淘汰。

當然,安眠藥雖然不會“成癮”,但確實存在著“耐受性”問題,長期藥物治療失眠需要提高劑量才能達到起初的療效。

所以藥物的選擇很關鍵,既要對症選藥,又要避免不良反應。當失眠的時候,不要擅自亂買“安眠藥”。正確的做法是找醫生,有經驗的專業醫生可以根據患者的年齡、失眠特點等選擇最合適的藥,從而使得正作用最大,副作用最小。

世界盃都結束了,你還有什麼理由失眠?

對於失眠症不嚴重又不想使用藥物的患者,也有一些方法擺脫失眠:

1、鬆弛訓練:緩慢的深吸氣和深呼氣2~3次,每次10~15分鐘即可。這是一種降低睡眠中覺醒度和改善夜間睡眠質量的技巧性訓練,對入睡困難型患者尤其有用。慶幸的是,仁濟醫院心理科創建了滬上首家“多功能精神康復治療室”,提供生物反饋治療、音樂放鬆治療、鬆弛治療以及虛擬現實(VR)治療,安全有效,有助於緩解壓力,改善睡眠。

2、行為刺激控制:只在有睡意或者打算睡覺的時候才上床,除了睡覺和性行為,不在床上做其他事情(看電視、閱讀、工作等);如果睡下20分鐘左右仍無法入睡,應該及時起身離床,等待有睡意再上床。

刺激控制方法對心理生理性失眠患者尤其有效,這類患者進入睡眠環境會變得更加警醒,需要通過這些方式打斷“努力入睡”的行為。

3、維持晝夜節律:養成規律的作息時間,按時睡覺,定時起床;午睡不要太久,20分鐘左右即可;如果進行運動,儘可能在睡前4小時之前結束;晚上關燈,清晨保持臥室光亮。

4、睡眠衛生:限制不利於睡眠的行為來改善睡眠質量。比如睡前保持平靜,避免劇烈運動;睡前不要食用含有咖啡因的東西,不要喝茶,不要吸菸,不要用酒助眠;睡前不要大吃大喝或進食不易消化的食物;睡前不看容易引起興奮的書籍或影視節目。

世界盃都結束了,你還有什麼理由失眠?

專家觀點

睡不著和失眠是不同的,我們可能因為很多原因突然睡不著,這時候我們應該優先相信身體的自我調節能力。我們的大腦在覺察到欠覺之後,會通過增加深度睡眠的方式進行補償。

但是如果每天都睡不著,還影響到了白天的生活,降低了我們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那就真的需要引起重視。比起“數羊”這些難以產生效用的方法,更靠譜的是通過改變對睡眠的看法,採用有效的助眠技巧來改善睡眠。當然,根據具體情況,有時候藥物是必須的,可不能因為自身的偏見將這一有效的治療方法拒之門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