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咒》如何打造出嚴謹古風?|專訪導演劉闊

由動畫連續劇《畫江湖》系列總導演劉闊執導,該系列原班人馬製作的首部動畫電影《風語咒》8月3日全國上映。公映前三週,影片組織了3輪全國範圍點映,點映票房超過千萬元。《風語咒》的故事背景源自若森數字2012年推出至今的動畫劇集《俠嵐》,在繼續採用“俠嵐”世界觀的基礎上,《風語咒》講述了在原作背景下成長起來的盲人郎明,從平凡少年成長為熱血英雄,並守護鄉鄰的故事。

《风语咒》如何打造出严谨古风?|专访导演刘阔

世界觀既適合大眾又滿足粉絲

動畫電影《風語咒》的世界觀延續自超過170集的動畫劇集《俠嵐》以及40集動畫《畫江湖之俠嵐》,包含陰陽五行並引入五行之外的力量——風。200多集的龐大體量導致“俠嵐”世界觀的設定頗多,在電影創作不得不壓縮作品時長並面向影院不同受眾的情況下,如何讓觀眾在短時間內看懂複雜世界觀設定,成為劉闊在劇本創作初期首要考慮的問題。他認為,把多餘的設定放在片中會佔據敘事空間。因此,《風語咒》只把俠嵐世界觀裡最重要的幾點關係單獨拿出作為影片設定,其他細節並未出現。“將反派零和上古四大凶獸與英雄俠嵐的完整對立關係提取出來,三五句話就能讓普通觀眾理解。”

《風語咒》只保留了《俠嵐》世界觀的簡單設定,並原創了原作劇集中未曾出現的兩個人物成為新作男女主人公。這種故事模式對於不瞭解俠嵐IP的普通觀眾而言更易理解。根據點映的觀眾反饋,《俠嵐》粉絲對此也比較認可。“俠嵐雖不是主要人物,但他和其他人物仍有很多關聯,在劇情中起關鍵作用。粉絲每次看到俠嵐在緊急關頭登場,都感到非常興奮。”

《风语咒》如何打造出严谨古风?|专访导演刘阔

解決了觀眾對於世界觀設定和故事背景的理解問題後,影片想要取得高票房,還需要“出圈”。劉闊告訴《綜藝報》,“觀眾的傳統認知是,動畫電影就是給兒童看的,‘出圈’即讓成人也感覺看了一部好電影。”他同時表示,《風語咒》不僅是一部動畫電影,片中的鏡頭語言、東方元素、環環相扣的故事情節都是為打造一部好電影而量身定做的。

“青年人+父母”的閤家歡定位

國產動畫電影的目標受眾,主要涵蓋三種類型:一種是面向兒童的低幼型動畫,如《喜羊羊與灰太狼》系列、《熊出沒》系列;二是面向成人的動畫電影,如《大護法》《大世界》等,這些作品用隱喻的方式探討人性,展現社會現象;三是面向“兒童+父母”的閤家歡類型,如《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媽媽咪鴨》等。至於《風語咒》的目標受眾,則區別於以上三種,是非傳統合家歡影片,“適合青年人帶著父母前來觀看”。談及這一設定,劉闊進一步解釋,《風語咒》是以親情為主的情感向影片,適合兒童觀看的興奮、熱鬧元素較少,無法提起兒童的觀影興趣,加上年紀太小的兒童無法完全理解片中父母對孩子的付出以及主人公郎明對母親的守護。根據點映情況來看,很多年輕人以及六七十歲的長輩看完後激動落淚,“因為《風語咒》是給能夠理解人間冷暖的群體觀看的影片。”

《风语咒》如何打造出严谨古风?|专访导演刘阔

劉闊覺得,在任何一個文化發達國家,動畫都並非小孩子的“專利”,動畫作品對於年輕人來說也是剛需。當下,90後已發展為影院觀影的主力群體,應有針對他們的動畫作品。“中國動畫市場想要發展,需要進一步細分。在這一過程中,創作者首先要有文化自信,將繼承發揚中華悠久傳統文化作為創作使命之一,此外,作品還要符合現代人的三觀,接地氣。”

現階段,達到口碑、票房雙豐收的國產動畫電影還較少,一些口碑評分高的作品,票房成績卻不太理想。劉闊認為,沒有達到理想結果,一則在於作品本身不夠優秀,二則源於觀眾無法認同影片理念。“針對第一種原因,創作者應從自身尋找解決對策,至於第二種原因,儘管中國廣大觀眾尚未培養出觀看動畫電影的習慣,行業從業人員在摸清觀眾喜好的情況下,不斷產出優秀作品,慢慢培養觀眾,未來這一局面一定會有所改善。”

嚴謹打造中國風

從長相酷似麒麟的東方生物——羅剎,到影片中出現的建築斗拱、榫卯設計,再到用嗩吶、揚琴、琵琶等中國民樂烘托故事氣氛,《風語咒》無不蘊含著濃濃的中國古代風韻。從建模、材質,到燈光、渲染,《風語咒》每個環節都儘量靠攏中華5000年傳統文化。“建築設計沒有金碧輝煌,只有真實的做舊;沒有《指環王》中的西方龍,只有類似麒麟的東方生物。”劉闊說。

《風語咒》能夠順暢地展現純粹的中國風,離不開全流程的國內團隊製作。在劉闊看來,中國文化相比西方文化更深邃、更委婉,好萊塢製作團隊的工業化水平再高也很難“原汁原味”還原中國情感。“我們應該在學會好萊塢先進的工業化流程後,做中國人自己的文化產品。”

《风语咒》如何打造出严谨古风?|专访导演刘阔

《風語咒》的純粹中國風還體現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嚴謹層面,包括衣襟左包右、左手在上拱手作揖等。未來,包括《風語咒》在內的《畫江湖》系列,會設計出更純粹的世界觀體系架構,為觀眾畫出一個“江湖”,也讓觀眾能畫出自己心中的“江湖”。“漫威宇宙從邏輯、嚴謹、科幻度上更符合歐美文化,但許多內容並沒有可靠依據,而是更天馬行空。我們不想打造電影宇宙,而更在乎繼承、發揚的文化是否合乎邏輯、到位。”

對話劉闊:“追求差異化效果很重要”

《綜藝報》:有網友評論《風語咒》是一部周星馳式的奇幻動畫,為何會採用這一風格?

劉闊:電影是娛樂性文化產品,我們希望觀眾在電影院獲得歡樂。在創作時,除塑造生動的人物形象,追求差異化效果也很重要。我們選擇用各種形式的笑點詮釋人物,在創作之初並未刻意選擇無厘頭風格。未來,隨著《風語咒》系列不斷延伸,我也希望能創造出自己的國漫風格。

《綜藝報》:中國動畫想要走向海外市場並佔據一席之地,是否必須堅持純粹的中國風創作風格?

劉闊:中國動畫想要在市場上立足,必須找到自身特點,揚長避短。國漫不要急於走向海外市場,還是應先找到自身擅長的方向及獨特特點。不論是現代題材還是古代題材,從人物思維、情感到中國風服裝、場景,傳統文化可以滲透至方方面面,而將這些體現在國漫作品中,才能發揮我們的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