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商界新巨頭:三年估值近千億,他的出現讓阿里京東措手不及

中國電商界新巨頭:三年估值近千億,他的出現讓阿里京東措手不及

近日,拼多多公佈了一些數據出來,單季成交金額662億人民幣,2017年全年成交金額為1412億元人民幣,這個數據基本確保其成為中國第三大電商平臺。

拼多多在近些年迅速走紅,成為中國電商界的新巨頭。主打消費分層,在三四線城市佔領主要用戶市場的拼多多,截至2018年3月31日,活躍買家用戶為2.95億人,其移動應用的月度平均用戶數為1.03億人。這樣的成績讓阿里、京東這些傳統電商巨頭感到壓力倍增,紛紛推出了相應的競品。

在行業內消費升級浪潮來臨之際,拼多多反其道而行之,走上消費降級之路。有人質疑其低劣商品的策略難以為繼,也有人認為它會真正實現互聯網電商去中介的願景。拼多多由80後杭州人黃崢及其團隊於2015年創立,黃崢2002年本科畢業於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2004年獲得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計算機碩士學位後加入谷歌工作,2007年從谷歌離職開始連續創業。

中國電商界新巨頭:三年估值近千億,他的出現讓阿里京東措手不及

拼多多投資者段永平,是步步高集團董事長,也是Oppo和vivo手機品牌創始者。當黃崢在美國加州谷歌公司工作時,段永平就認識他,並且兩人保持著密切合作關係。

說到段永平這位人物,大家可能不會忘記2006年他以62萬美元的價格拍下了與股神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而當年還在美國求學的黃崢也受到段永平的邀請參加了這次午餐。他說,這頓飯對他最大的意義是,巴菲特用任何人都能聽懂的簡單語言讓他明白了“常識”和“簡單”的力量。

段永平曾這樣評價:“多數企業家關注成長、盈利和發展,卻忘記了用戶,黃崢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

此前,拼多多的模式實際上可以稱為全民零售,在消費場景中,消費者不僅僅是消費者,還有可能是通過“拼團”行為的零售者,而在零售行為中的收益就是拼團之後獲得的價格優惠。在小程序飛速發展後,以小程序為入口,拼多多依靠用戶拉好友拼團來快速獲取新用戶,新用戶再拉好友,不斷裂變。

中國電商界新巨頭:三年估值近千億,他的出現讓阿里京東措手不及

阿里、京東用數十年達到的規模,拼多多用了三年就達到了。拼多多用社交電商的模式證明,電商市場被阿里、京東佔領之後,依然有較大增長空間,這個空間來自三四線城市以及農村市場。

中國電商已經發展了十年,但是三四線城市的人口紅利並沒有被完全開發。儘管三四線城市的消費水平不高,在精打細算的同時,依然有著強烈的購物慾望,消費主要以生活消費為主。這類人群屬於價格敏感人群,有對絕對低價商品的剛性需求。數據顯示,在年度活躍賣家上,拼多多今年第一季度達到2.94億,京東同期為3.018億,阿里為5.52億,拼多多已經追平了京東,達到阿里的一半。

最初,拼多多靠低價獲得了大批用戶。不過,黃崢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拼多多逐步擺脫依靠低廉價格吸引消費者的模式,“除了滿足人們的基礎物質需求,我們還做了大量產品設計、運營來滿足人們不同精神層面的消費需求,比如衝動消費、理性消費、發洩性消費。這也是為什麼在面對同質化競爭時,拼多多依然能吸引消費者不斷回來。”

2018年4月,拼多多被曝已經完成最新一輪融資,由騰訊、紅杉資本領投,金額在30億美金左右,估值接近150億美元(約合990億元人民幣)。

黃崢認為“拼多多不是一個傳統的公司。它在大家都覺得電商的格局已定,歷史書已經寫完的時候誕生。用短短三年的時間匯聚了三億多用戶,過百萬賣家,共同建立了一種新的購物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