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去世,女兒遠嫁,7旬老人獨自照顧臥牀40年的兒子,自食其力


今年74歲的老漢丁兆銀,是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高興鎮六合村人。為了讓身體重度殘疾的兒子丁明義吃得好一點,老漢在家裡養了5頭牛,12只羊和幾隻雞,想長大了換些錢。每天餵養這些牲畜,老漢累的腿發軟,還顧不上吃飯。

兒子丁明義今年42歲,他從小就患怪病,全身只有脖子以上的頭部能動。在他不到兩歲的時候,母親因病去世。40年來,是他的父親丁兆銀照顧他長到現在。看到老爹每天為自己辛苦的勞動著,丁明義雖然臥床不起,但非常心疼老爹,一直想讓父親少乾點活,不要太勞累,但是丁兆銀從不聽兒子勸說。

丁兆銀有一兒一女。女兒是老大,今年46歲了,年輕的時候,女兒可以幫助他照顧哥哥。如今遠嫁到了安徽,仍然時常惦記著他們父子,經常打電話問候,並匯款幫助他們。女兒也心疼老爹,想讓父親少養牛,不要太累了。


丁兆銀老人說:“我從小姊妹們多,那時生活不好,吃了上頓沒下頓,有時還得吃樹葉充飢,那時最好飯就是地瓜。所以,我一直養成這個勞動的習慣,讓我天天賴著不幹活,光依賴社會,也不是個事。如果讓我蹲牆根,到處溜門子耍,我蹲不住。”

雖然生活一直比較困難,但是丁兆銀老人比較勤勞,如今他不僅養著5頭牛和十幾只羊,同時還種著5畝地。可想而知,這些農活,只靠一個70多歲的老人,是多麼的不容易。但是老人很樂觀,雖然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但是他現在有吃有喝,生活比過去強多了,非常知足。

丁兆銀老人兩人都有“低保”,丁明義還有殘疾人補貼。同時,社會上的一些愛心組織和愛心人士也時常去看望幫助他們。但是丁兆銀老人非常倔強,就是不想過多的依賴社會,想靠自己的勞動生活。

丁兆銀老人說,自己現在身體還行,就是前幾年在放牛的時候,把屁股摔了下,還時常疼痛,但忍一下就好了。對於他來說,不讓他幹活是不行的,只有幹活的時候,他才感覺是過日子。

老人說,5頭牛和12只羊,到年底如果全賣了的話,除去飼料成本,能掙七八千塊錢。加上兩人每年四五千元的低保,兒子的重殘補貼、護理補貼,以及老年人補貼等收入,足夠他們生活得了。

對於吃飯,丁兆銀老人從不講究。他說,過去吃糠咽菜的日子都過來了,現在有面煎餅吃,有饅頭吃,還有肉有菜吃,已經很不錯了。這樣的生活,過去在過年的時候也吃不上這麼好,老人從不報怨生活。

老人現在的房子很簡陋,當地社區一直想幫助他們改善,愛心組織也想幫助他們改善,但是老人一直說忙。丁兆銀說等不忙得的時候,把房子修繕一下,改善一下現在的環境。

丁兆銀老人的午餐非常簡單,半塊豆腐,一張煎餅,一棵大蔥。給兒子吃的是麵條和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