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就是「竹子定律」!(值得一讀)

自古以來,

竹被中國文人譽為“四君子”、

“歲寒三友”之一,

是中國人感物喻志的象徵,

也是詠詩作文繪畫最常見的題材。

原來這就是“竹子定律”!(值得一讀)

清代文人鄭板橋,可稱之為竹文化的一代宗師。

他一生歷經坎坷,飽嘗酸甜苦辣,

為仕時關心民情,因歲飢為民請賑,

忤大吏,罷歸,居揚州。

原來這就是“竹子定律”!(值得一讀)

仍做出一首千古名詩——《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原來這就是“竹子定律”!(值得一讀)

《竹子的三釐米》

竹子用了4年的時間,

僅僅長了3cm,

原來這就是“竹子定律”!(值得一讀)

從第五年開始,

以每天30cm的速度瘋狂地生長,

僅僅用了六週的時間就長到了15米。

原來這就是“竹子定律”!(值得一讀)

其實,在前面的四年,

竹子將根在土壤裡延伸了數百平米。

原來這就是“竹子定律”!(值得一讀)

除此之外,

竹,被儒家、文人看作是“君子、丈夫、英雄”精神品質的體現,

寓以正直長青之意,祟高景仰之情。

原來這就是“竹子定律”!(值得一讀)

諸如:

“雪壓枝頭低,雖低不著泥。

一朝紅日出,依舊與天齊。”

原來這就是“竹子定律”!(值得一讀)

亦如:

“未出土時已有節,待到凌雲更虛心”

原來這就是“竹子定律”!(值得一讀)

《什麼叫價值?》

同是兩根竹子,

一支做成了笛子,

一支做成了晾衣槓。

原來這就是“竹子定律”!(值得一讀)

晾衣槓不服氣的問笛子:

“我們都是同一片山上的竹子,

憑什麼我天天日曬雨淋,不值一文,

而你卻價值千金呢?”

笛子:“因為你只捱了一刀,

而我卻經歷了千刀萬剮,精雕細做。”

晾衣槓此時沉默了……

原來這就是“竹子定律”!(值得一讀)

竹子斯如此,

人生亦是如此!

古有文人“十年寒窗無人問 一舉成名天下知”;

今有藝人“臺下十年功,臺上一分鐘”。

世間成才之路哪有那麼多的僥倖,

不過都淹沒在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中罷了!

因此我們不必羨慕別人的一鳴驚人,

因為黑夜中他已踽踽獨行經年之久。

原來這就是“竹子定律”!(值得一讀)

冰心《繁星·春水》中曾說:

“成功的花, 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豔!

然而當初她的芽兒, 浸透了奮鬥的淚泉,

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

原來這就是“竹子定律”!(值得一讀)

如果你也在孤獨中靜靜的努力著,

那不要擔心此時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報,

因為這些付出都是為了紮根,天道酬勤,

我們只需要熬過那3釐米,破土而出的就不僅僅是這3釐米,

還有屬於我們的錦繡未來。

原來這就是“竹子定律”!(值得一讀)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而竹立於地,卻能彎而不折。

倘若你有幸驚豔了時光,願你能彎而不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