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國家精準扶貧 「角膜移植西部行」走進寧夏

為積極響應國家“精準扶貧”戰略思想,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脫貧攻堅工作的戰略部署。7月21日,由銀川市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銀川市民政局,銀川市扶貧開發辦公室,銀川市殘疾人聯合會,銀川市紅十字會等部門聯合發起的“角膜移植西部行-寧夏站”公益項目在寧夏首府銀川正式啟動。該活動作為今年寧夏地區健康扶貧、精準脫貧的惠民工程和特色項目,將委託愛爾眼科作為具體的醫療實施單位,全國愛爾眼庫聯動提供角膜材料,同時由愛眼公益基金會提供救助費用援助。

據悉,作為該活動的第4站,“角膜移植西部行-寧夏站”將在未來1年內為來自寧夏各地區的100名角膜盲症患者提供醫療救助,幫助他們重見光明。此前,“角膜移植西部行”項目專家已讓來自新疆、甘肅、陝西地區的60餘名角膜盲症患者重拾光明。

助力國家精準扶貧 “角膜移植西部行”走進寧夏

7月21日,“角膜移植西部行-寧夏站”公益項目在寧夏首府銀川正式啟動

每年新增角膜盲患者中僅5%獲手術,西部地區角膜致盲率居高不下

據世界衛生組織2010年《視力殘疾全球數據報告》顯示,中國共有盲人824.8萬人。據統計,中國共有角膜盲症患者約500萬人,其中每年新增角膜盲症患者約10萬人,而我國每年接受角膜移植手術的患者則只有5000人左右。也醫治是說,每年只有5%的角膜盲症患者能接受手術醫治。

中國醫師協會循證醫學專業委員會眼科學組委員、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博士生導師、愛爾眼科角膜病研究所所長李紹偉教授介紹,全國可成熟開展角膜移植手術的眼科醫生不到100人,且都集中在北上廣等中心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的省會城市。

助力國家精準扶貧 “角膜移植西部行”走進寧夏

啟動儀式上,中國醫師協會循證醫學專業委員會眼科學組委員、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博士生導師、愛爾眼科角膜病研究所所長李紹偉教授介紹西部地區角膜病現狀

實際上,在我國廣大西部地區,由於氣候乾燥、紫外線照射及風沙強,角膜病發病率高。李紹偉教授指出:“醫療條件有限、交通閉塞,使得西部很多罹患角膜盲症的患者無法得到及時醫治,病情或演化為角膜白斑、角膜潰瘍等,結果是失明。這也是多年來西部地區角膜病致盲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角膜供體的匱乏則成為阻礙我國,尤其是西部地區角膜移植手術開展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據悉,2016-2018年6月,在甘肅省紅十字會登記並已完成角膜捐獻的人數不到10人,角膜供體材料的巨大缺口使得我國角膜捐獻事業亟待發展。

求醫20載,寧夏三姐弟有望再次看清彼此

助力國家精準扶貧 “角膜移植西部行”走進寧夏

得到項目救助的寧夏宋家三姐弟,姐弟三人都將有望重見光明

此次接受手術救助的患者宋曉琴,75歲的她來自寧夏隆德縣,30年前患上了角膜病。由於當時的醫療條件有限,加之沒有及時醫治,導致她的病情不斷加重,視力嚴重下降,連正常勞動都無法參與,失去了工作。而厄運並沒有放過這個可憐的家庭,她的兩個親弟弟也先後被發現罹患同樣的角膜病,給本不富裕的家庭帶來了接二連三的沉重打擊。之後,三姐弟互相攙扶著踏上了長達20年的漫漫求醫路。

2005年,三姐弟幸運地在北京接受了角膜移植手術。當一隻眼能看得見之後,渴望另一隻眼重見光明成為他們三人的心願。但高額的手術費用,只能讓三人毅然放棄而歸。而悲劇再次發生,三弟宋克讓手術不成功,讓他已復明的單眼再次陷入黑暗。此時,姐弟二人決定將手術機會讓給弟弟,三個家庭決定將全部積蓄拿出來,幫助他再次手術。然而由於缺少角膜材料,又等了5年。2010年冬天,三弟終於等到了角膜材料,醫院通知他第二天上午必須趕到北京,但當時恰逢山區大雪封路,以為等到希望的他只能迫不得已再次放棄手術。

“這20年裡,我們都是充滿希望,然後失望。原本都打算這輩子醫治這樣模模糊糊地過算了。沒想到有生之年,竟然還能在家鄉遇到來自北京的大專家親自為我們做手術。這次我們三姐弟終於有機會再次看清楚彼此的臉了。”宋曉琴激動地說道。

助力國家精準扶貧 “角膜移植西部行”走進寧夏

啟動儀式上,銀川市民政局黨委書記、局長、銀川市慈善總會常務副市長楊軍利致辭

“其實,寧夏許多患者由於受眼病影響,失去了勞動甚至是生活能力。如果能對他們救治,醫治能讓他們恢復生活、勞動能力,

‘救治一人,解放全家’,使之有機會主動脫貧。以往,開展相關項目主要受制於醫療診治能力不足與角膜材料稀缺,而愛爾眼科恰恰具備優質的角膜移植臨床診療能力與全國聯動的愛爾眼庫這兩方面資源優勢。希望通過這種健康扶貧的方式,助力國家精準扶貧,幫助因病致貧的個人和家庭擺脫眼疾的困擾、掙脫貧困的枷鎖,早日走向幸福和諧的光明之路!”銀川市民政局黨委書記、局長、銀川市慈善總會常務副市長楊軍利表示。

“西部行”項目有力助推中國角膜病行業發展

“從術前診斷、手術觀摩到術後如何對患者進行用藥維護等,這次活動我係統性學習了很多角膜病、尤其是重症型角膜盲症相關的臨床專業知識,集中觀摩了近20臺角膜移植手術,這甚至比我以往1年時間能觀摩到的手術檯數還要多,這機會太難得了!”來自寧夏固原市人民醫院的姬小軍醫生欣喜地表示。

“近年來,中國眼科發展迅速,但地域差異明顯,醫師個體間技術能力差異也明顯。知名眼科中心醫療科研實力已達到先進水平,但一些基層縣級醫院眼科的服務能力尚待大幅提高。”北京同仁醫院王寧利教授指出,提高基層邊遠地區眼科醫師的醫療服務水平,是我國眼科精準幫扶工作的重要內容。

“除了為西部地區角膜盲症患者提供專業診療與手術救助外,我們此行還有一個重要目的醫治要培養和帶教當地眼科醫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李紹偉教授強調,通過有針對性地培訓與觀摩、帶教,讓更多基層醫生具備術前診斷、術後用藥乃至掌握獨立的手術操作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西部醫療技術水平,造福患者。

助力國家精準扶貧 “角膜移植西部行”走進寧夏

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博士生導師李紹偉教授為患者做檢查,同時對寧夏當地眼科醫生進行現場培訓、指導

助力國家精準扶貧 “角膜移植西部行”走進寧夏

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博士生導師李紹偉教授為患者手術,同時帶教、指導寧夏當地的眼科醫生

截至目前,“角膜移植西部行”項目已培養了來自新疆、甘肅、陝西3省共計19個城市的150餘名眼科醫生,其中84%的醫生來自地市、縣級基層醫院。而整個項目預計將培養超過300名西部地區的眼科醫生。

據瞭解,除了更好地培養當地醫生,“西部行”項目依託已巡診的地區還計劃建立角膜移植中心和眼庫。目前,烏魯木齊、西安、蘭州、銀川已各確定1名當地的角膜病學科帶頭人。“這4個人中已有2人前往愛爾眼科北京醫院開展為期半年的專業帶教學習,未來他們將承擔當地角膜移植中心負責人的職責。”李紹偉教授如是說。未來,各地角膜移植中心將通過角膜病學科帶頭人,以手術巡診的方式再繼續培訓、帶教當地基層醫生,以此真正形成省會醫院有臨床診療中心,地市、縣級醫院有疾病篩查、防盲及轉診網絡的分級診療模式。

與此同時,推進各地眼庫建設也是“西部行”項目的一大重點工作。“目前我們已經在銀川市開始推進眼庫建設,並提交了相關的眼庫申報報告。項目巡診覆蓋的其他區域如新疆、陝西等各地的眼庫籌建,也在與當地衛計委與紅十字會溝通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西部行’項目覆蓋的所有地區都能建起自己的眼庫,也為呼籲更多民眾捐獻眼角膜,從而真正推動西部地區角膜捐獻事業發展!”李紹偉教授說道。

據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前角膜學組副組長、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孫旭光教授介紹,“西部行”項目,以專家巡診、眼庫技術、公益基金援助為主要內容,旨在尋找角膜病領域的一種新的診療模式,聚集角膜移植領域專家,結合相應區域眼庫配合,為西部角膜盲患者提供合適的角膜材料,並進行角膜移植手術,同時培訓當地醫生,提高其眼庫技術及角膜手術技能,為西部培養一支自己的角膜病醫生隊伍,這對整體提高我國角膜病診療水平,尤其是欠發達地區的角膜病診療水平,是一個具有創新性的舉措。

據悉,“角膜移植西部行”項目由各地愛爾眼科醫院募集及預約需要角膜移植的患者,全國巡診專家組前往當地進行手術援助,全國10家愛爾眼庫,24個角膜捐獻接收站聯合提供角膜移植材料,確保等待移植手術較長時間的患者能得到及時專業的醫治。針對部分貧困患者,愛眼公益基金將提供手術醫治費用援助。

助力國家精準扶貧 “角膜移植西部行”走進寧夏

未來1年內,愛眼公益基金會將對來自寧夏各地區的100例角膜盲症患者提供醫療救助,幫助他們重見光明

接下來,“角膜移植西部行”項目還將在四川、雲南、貴州等地相繼啟動,3年時間內,共計劃救助500名角膜盲症患者。

(通訊員屈慧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