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去看一場喜劇,我並不推薦它

《我不是藥神》昨天上映了,原本定的是7月6號今天正式上映的,因為各種原因,最終決定提前了一天,當然最重要的是其炸裂的口碑。

好口碑來自於從7月1日就逐漸開始的點映場,先讓我們看一下它的票房數據:

  • 上映前一天,點映票房破1億

  • 連續兩天獲得單日票房冠軍(正式上映前的7月3日-7月4日)

  • 貓眼評分達到9.7分

  • 7月5日正式上映,用時12小時38分票房破2億

  • 用時20小時29分,票房破3億

  • 連續3天獲得單日票房冠軍

  • 用時1天12時56分票房破4億

  • 。。。

收穫如此喜人成績,收穫最大的當然要數此片的投資方,

  • 6月22日~7月5日收盤的10個交易日,北京文化股價區間漲幅達到55.96%,昨日最終收漲8.93%,公司總市值破百億。

  • 投資方之一的阿里影業7月5日早盤即大漲12%,最終收漲4.93%。

  • 出品方之一的唐德影視則是三天上漲18.79%,其中7月4日也封漲停,7月5日繼續上漲4.06%。

  • 第三大投資方歡喜傳媒7月5日上漲2.35%。

如果你想去看一场喜剧,我并不推荐它

據此前媒體對相關投資方採訪時曾提及,若票房達到3億元出頭,所有的投資方差不多就能回本。看來在上映一天後的漫長上映期內,投資方都要在數錢的日子裡度過了。

這部電影的口碑好到什麼程度?

好到幾乎這是一部零差評滿分電影,豆瓣給出的評價都達到了驚人的9.0分(後期可能會降低),這是什麼概念?

如果你想去看一场喜剧,我并不推荐它

2017年豆瓣評分最高的電影是印度的《摔跤吧!爸爸》,達到了9.1分。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大陸商業電影最高電影評分是《讓子彈飛》的8.7分。當然還有人會說還有一部達到了9.2分的《鬼子來了》,不過遺憾的是它並不是一部商業片。

可以說《藥神》成為了大陸商業電影進入新世紀以來評價最高的一部影片。

好口碑也體現在了網絡指數上:

微信指數直線飆升,幾乎和它的票房增長呈現同樣的趨勢。

如果你想去看一场喜剧,我并不推荐它

百度搜索指數和媒體指數也在直線飆升,體現了人們對這部電影的好奇程度。

如果你想去看一场喜剧,我并不推荐它
它究竟好在哪?

從最近兩天我看到的評論中主要有以下幾個關鍵詞:

  • 人性

  • 社會

  • 真實事件改編

  • 生命

  • 黑色幽默

從頭至尾我沒有看到過“喜劇”這麼兩個字,真正打動人心的從來都不是喜劇,如果一部喜劇電影讓你感同身受了,那麼看到底,他一定是一部悲喜劇。

真實事件改編

《我不是藥神》改編自2015年轟動一時的“陸勇案”,這裡我不想具體說這個現實的案例是什麼樣的了,只告訴一下大家這個案子的最終結果:湖南檢察機關決定對陸勇不起訴。至於免於起訴的原因今天湖南檢察機關也在微博進行了說明。因為其並非銷售行為。

如果你想去看一场喜剧,我并不推荐它

而電影中的主角程勇因為銷售了印度藥最終被判了刑,雖然我們經常說現實比電影更加匪夷所思不可思議,但是我們要看到的是現實中的人情往往比電影更加真實,更加溫暖。湖南沅江檢察院在不起訴說理書中有句話說得好:

“認定犯罪與司法人文關懷相悖。”

對人性的探討和對生命的尊重

以真實事件作為導火索,對人性的深入刻畫和對生命的尊重是這部電影口碑炸裂的關鍵。

“領導,我求求你,別再查假藥了。這藥假不假,我們這些吃的人還不知道麼?我吃了三年正版藥,房子吃沒了,家也吃垮了。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藥,可你們非說這是假藥。不吃藥,我們就只能等死。”

這是影片中一位白血病患者對警察說的話,將典型的法律價值衝突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在面對眾多病人的生命與查禁職責衝突時,刑警隊長就面臨這樣的選擇。而這種二難問題,也許沒有影片那麼極端,但我們每一個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可能遇到類似的人性與規則相沖突的問題,如何作出選擇遠比案件本身複雜。

普及一些知識

在如今這個年代,生命變得無比重要,隨著生活質量提高,科技特別是醫學的發展,人的壽命大幅提高。

以中國為例,民國時期的人均壽命只有35歲,即使到了解放後,1958年,也只有57歲,改革開放後的81年為68歲,而2015年人均壽命是76.34歲,女性接近80歲。

每年,美國癌症協會都會發布一份《癌症數據調查報告》來盤點美利堅近年來癌症新發、死亡的最新數據,並評估癌症發生率、死亡率和生存率的情況。 其中2017年的數據顯示:

從癌症種類來說,變化最明顯的是白血病和淋巴癌。


對比2010年和1970年,急淋白血病生存率從41%提高到71%,慢粒白血病從22%提高到66%,很多人被治癒。


適合使用靶向藥物格列衛的白血病患者,平均壽命更是已經和正常人無異。

白血病已經不再是讓人聞之色變的疾病之一,但是藥價貴依然是普通患者難以接受重要因素。

至於打動人心的一些細節,我就不說了,不然有劇透的嫌疑,建議觀影時可以帶上一些紙巾。

《我不是藥神》確實是一部有誠意的作品,但絕對不至於被捧上神壇,它解決不了所有人的情感問題,如果你想在不開心的時候看一場喜劇,我建議你還是不要去看了,會浪費你的電影票的。

最後的建議:看電影時別買零食,吃不下。

黃成明老師微博推出的線上訂閱欄目《黃成明·數說》第二季,已經更新到第六期了。包括數據分析的相關知識(商品分析+目標制定),有理論有Excel實操,有各種分析模型,還有新零售解讀等……現在加入學習,馬上就能看到所有第1季的內容,趕緊來訂閱學習吧!

《數說 | 第2季》第1期:商務圖表如何為受眾服務

《數說 | 第2季》第2期:圖表如何體現業務性

《數說 | 第2季》第3期:如何製作熱力圖|標籤雲圖

《數說 | 第2季》第4期:Excel動態圖表的製作

《數說 | 第2季》第5期:如何在PPT中演示動態圖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