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毛峯,典型的媒體人出身,在書法上太懂得如何炒作自己了

毛峰,字山翥, 號引嵐齋。1945年10月10日生於四川省簡陽市。曾為《重慶晨報》業務總監。中國書法家協會培訓中心教授、中國書法研究院常務理事、四川省二屆書協副主席,四川省三屆書學會副會長,重慶大學特聘教授,重慶書畫藝術院副院長、重慶大學藝術學院特聘教授碩士生導師、重慶大學書法研究所名譽所長。

四川的毛峰,典型的媒體人出身,在書法上太懂得如何炒作自己了

毛峰典型的媒體人出身,懂得如何炒作自己,也懂得如何在流行書風和當下書壇中左右逢源,更懂的在目前書法發展格局很不穩定的局面下,獲得自己的一碗飯。在這方面,毛峰算是一個比較成功的傢伙,因為他的書法水平不怎麼樣,但社交關係是很硬的。所有在近幾年書法發展中,有很多媒體人都站在了書法圈話語權的最前列,原因就是這樣。

四川的毛峰,典型的媒體人出身,在書法上太懂得如何炒作自己了

關於書法圈專門有一群媒體人的書法人的話題,我們以前探討過,今天就不過於深讀說了。就單純說毛峰的書法情況。

四川毛峰以漢簡書法立身書壇,當代書壇純走正統漢簡書創作者恐怕就得數毛峰了。毛峰的漢簡書法乾淨爽拔流暢,結合一些章草特點,將古樸的漢簡書賦予了新的“文人”氣息:

四川的毛峰,典型的媒體人出身,在書法上太懂得如何炒作自己了

一是採取“雨加雪”的方法,在漢簡中偶爾插入幾個細筆今草字,調節視覺節奏。

二是用筆中側並用,大膽短鋒鋪毫,顯現出個性化用筆特徵;

三是氣韻變古樸為活潑的清新,變溜滑為爽勁,這也是他對於簡書可貴的貢獻。

四川的毛峰,典型的媒體人出身,在書法上太懂得如何炒作自己了

但他與當代少數簡書家如劉一聞、毛國典、許雄志相比雖然在風格純正上略長一籌,但在風格創變上則略遜一籌。原因在於他的結字原型皈依隸書而缺少變化,雖以今草輔之,但終顯保守。

四川的毛峰,典型的媒體人出身,在書法上太懂得如何炒作自己了

而這些創新型漢簡書家之所以給人耳目一新的視覺感受就在於他們能夠抓住漢簡書某一特點進行極度的誇張,雖然有時出現一些問題,但是畢竟將自我風格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四川的毛峰,典型的媒體人出身,在書法上太懂得如何炒作自己了

由此看來,毛峰漢簡的形式還需要再進行變化,個性再進行強化。漢簡不宜走中庸的路子。書法藝術是創造性的勞動,是需要開動腦筋的,即使是臨帖讀碑,也要動腦筋。書法藝術最怕什麼?我認為最怕僵化。毛峰的書法作品,濃、淡、枯、潤、燥在其筆下流露。他的漢簡小草書,給人的是夢幻般的感覺……

四川的毛峰,典型的媒體人出身,在書法上太懂得如何炒作自己了

當然,毛峰作為一個資深的老媒體人,讀書就是讀書,識字就是識字,寫字就是寫字,做生意就是做生意,當官就是當官,從藝就是從藝。但毛峰在這些關係中處理的比較敏感,也許還有更深層次的一些東西吧!

四川的毛峰,典型的媒體人出身,在書法上太懂得如何炒作自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