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山溝溝裡面上演著秋天的童話,陽光不急也不慢地照在臉龐,還有慢條斯理的風,它們構成了一場自駕旅途的不可缺少的美好元素。由宕昌縣前往甘南州的公路上,我體會到了這一切的美好,看來十月去甘南真是個不錯的選擇。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宕昌縣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宕昌縣

從羌國宕昌開出只需要十幾分鐘的車程就能看見讓人動容的美景了,繼續沿著公路行駛在深山內,時不時給你換一種風景。從沐浴陽光到穿越晨霧,我這樣喜新厭舊的人和這種感覺簡直不能更合拍。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宕昌縣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宕昌縣

去甘南的路就是這樣在不斷變化的風景裡面不停向前,不知道海拔攀升了多少?眼前的大山山頂開始有了積雪。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宕昌縣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宕昌縣

沿著峽谷修建的藏寨就坐落在雪山腳下,這是藏寨的特點。沿途經過的每一處藏寨都讓人感到驚訝,這驚訝來源於每一個藏寨還會有一座佛寺,金碧輝煌的佛寺,在陽光的照耀下我沒有理由不覺得驚訝甚至讚歎不已。當然我還有一個俗氣的直覺,這應該真的是黃金。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宕昌縣

當山坡上出現顆顆白色的時候,我就知道現在已經進入了甘南州,那白色的點點就是羊子。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臘子口

公路被眼前的高山阻絕,這個地方就是臘子口了。臘子口在迭部縣東北,是迭部通往漢族地區的門戶和重要交通孔道。看吧,我的直覺總是很準確。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臘子口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臘子口

臘子口系藏語之轉音,意為“險絕的山道峽口”。實如其名,臘子口周圍群山聳列,峽口如刀劈斧削,臘子口河從峽口奔湧而出,兩崖林密道隘,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天險臘子口”是舉世聞名的臘子口戰役紀念地。

為了紀念臘子口戰役,甘肅省人民政府於1980年8月21日在臘子口戰役紀念地修建了紀念碑。1993由迭部林業局出資重建。紀念碑南、西兩面鐫刻著楊成武將軍親筆題字“臘子口戰役紀念碑”;北面鐫刻著省人民政府對臘子口戰役的簡介和對革命烈士仰慕緬懷之碑文:“臘子口戰役的輝煌勝利將永遠彪炳我國革命史冊;在臘子口戰役中光榮犧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臘子口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臘子口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臘子口

小小的口子,不過30米寬,兩面都是絕壁,形成一個長達百米的甬道。湍急的臘子河從這道縫隙裡奔流而下,河上架著一座木橋,成了兩山間唯一的連接點。橋頭築有堅固的碉堡,橋西是縱深陣地,橋東山坡上築滿了三角形碉堡。臘子口後面設有倉庫,屯積著大批糧食,敵人做了長期死守的準備。可當紅軍戰士從懸崖上開展進攻的時候,反動派守軍被這樣的英雄氣概嚇破了膽,認為是天兵天將下了凡。天險於是被攻破。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臘子口

臘子口的這條臘子河處長江流域 嘉陵江水系 白龍江 的北岸,從臘子口國家森林公園到武都紅銅河自然保護區、水簾洞、萬象洞再到文縣文昌樓、大熊貓繁殖場、天池森林公園再到九寨溝風景名勝區——黃龍自然保護區最後到四川境內的廣元市白龍湖。沿途流經的風景名勝區就吸引了整個國內大部分的目光。這次正是要沿著公路來一場追溯白水源頭的旅行,我是吃著白龍江水長大的孩子,這條江在廣元境內又與嘉陵江匯合一路奔騰到長江裡去了。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甘南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甘南

越是向著迭部縣裡面行走,沿途的藏寨就更多了,我們也一路欣賞了不同的佛寺還有白塔,通過佛寺的規模還不停猜測這裡人們的生活水平。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若爾蓋縣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若爾蓋縣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若爾蓋縣

突然一輛車超過我們跑到了前面,我的目光幾乎就在這輛車上面停滯了,一路上超過我們車的車很多,唯獨這輛車能吸引起我的目光,倒不是因為從透明車窗看見裡面搭乘了一車的喇嘛,是因為這輛車的牌照為川u。這出了門走到哪裡都是老鄉親熱,雖然川u是阿壩州,但是也是大四川啊,我這可是在甘南旅遊。去的是郎木寺,這又是藏區大家多一些聯繫也沒多想,誰知當我們的車駛離迭部縣縣城之後,公路就穿進了四川省阿壩州的地界。到了郎木寺才發現這個白龍江水源頭的小鎮分為四川、甘肅兩部分,就連郎木寺都是兩座。一時間我也不知所措。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若爾蓋縣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若爾蓋縣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若爾蓋縣

超過我們的汽車捲起了一地落葉,我大叫著說這簡直就是新都橋的翻版。一顆一顆的樹木筆直站立在公路兩側,陽光下的樹葉更顯金黃,我不禁聯想到了藏寨裡面佛寺的屋頂,黃色讓人沉醉。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熱爾大壩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若爾蓋縣

紅星鄉是若爾蓋大草原邊上的一個小鎮,副駕駛位置能看見的草原並不遼闊。藏族的同胞正在草原裡搶著天冷之前喂牲口收拾草料,街上除了林立的川菜火鍋館子之外還有身著紅色袍子的喇嘛。藏族同胞的臉色都有著可愛的高原紅,在這高原上更藍的天更白的雲下襯托的格外顯眼,也許藏族姑娘的臉蛋更好看一些吧。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熱爾大壩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熱爾大壩

沿著草原裡的公路繼續前行到了郎木寺,這裡算是甘南旅遊的打卡地。在小鎮上吃了一頓價格不菲的午餐算是休息,對於我這種天生副駕駛的人來說,車停下來的時候才是我難受的時候,我喜歡看著車窗外不停到退的世界,那種稍縱即逝的感覺是很美妙的。說這頓午餐價格不菲其實是因為物價高,吃的不過時肉餃子,到底什麼肉我記不清了,印象深刻的是這裡的水都不開,抽支菸的時候才發現兜裡的打火機也廢了,需要換一個高原打火機。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郎木寺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郎木寺

我是第一次來郎木寺,站在寺廟的外面我並沒有選擇走進寺院去看看。不進去的原因不是因為寺院需要收費,是因為我這個人只信仰手裡的相機和腳下的路。於是帶著自己的腳和相機尋找了一處山坡拍照去了,剛好這趟旅途有妹子伴遊,不能光看遠處的風景,還要在乎眼前的佳人才是。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熱爾大壩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熱爾大壩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若爾蓋草原

公路另一半的草原已經黑壓壓的了,然而一側的草原也是最遼闊的草原的天空還是一派晴朗景象,高原上的天氣說變就變,我知道留給自己遊玩和拍攝的時間不多了。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若爾蓋草原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若爾蓋草原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若爾蓋大草原真的太遼闊了,去年我也到過這裡,不過不是紅星鄉著大草原的邊緣,而已十多公里外的花湖。停下車走進草原我似乎發現了一些小的水池,很有花湖的味道,只是少了一道道連接的棧橋。用低機位能拍出湖光山色的效果,而且這周圍的大山都是常年不融化的雪山。感覺昨天在官鵝溝內拍了很多照片像是Mac的桌面壁紙,同樣的硬朗。今天隨手拍的照片都是Windows桌面壁紙的風格,一樣的遼闊。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若爾蓋草原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若爾蓋草原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熱爾大壩

在水塘邊上行走的很慢,這讓我發現了一些可愛的小花,水塘裡面還有魚。這一切都讓我感到很舒服,我想熱爾大壩並不是傳說的連鹿都跑不出去,而是鹿不想跑出去。這也是一個可怕的草原,花湖實際上是若爾蓋大草原裡的一塊溼地,就在這片大草原裡的溼地上很多紅軍戰士再也沒有走出來。一位紅軍老炊事班長用縫補衣物的針做了一枚魚鉤釣魚熬魚湯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而犧牲了自己。這個真實的故事叫做金色的魚鉤,而那枚珍貴的魚鉤現在珍藏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只有在遼闊的自然之中才能感受自我的渺小,人一定要去旅行,最好是自駕,因為這是一個參與度高的旅行方式。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若爾蓋縣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若爾蓋縣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若爾蓋縣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若爾蓋縣

告別了若爾蓋大草原,從郎木寺返回迭部縣的路上雨停了,空氣卻格外的清新。道路在山谷蜿蜒穿行。真是美景無限、美景在路上,這樣正是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的寫照。兩側的山巒上佈滿了樹木和灌木,碧綠和金黃成了這裡的主色調。停車拍攝夕陽的時候, 有藏族同胞搭訕想讓我們去看有梅花鹿的動物園,當時很納悶,回去查了資料問了林業廳的朋友才知道。停車的位置在鐵布自然保護區邊緣,就是鐵布梅花鹿自然保護區。雄偉的達恩山脈橫亙在鐵布地區內,白龍江以及其支流穿繞重山峽谷,向東注入嘉陵江。宜人的氣候,豐富的植被,特殊的地理位置為野生動物棲息提供了理想的“樂園”。這裡就是珍稀野生動物鐵布梅花鹿(梅花鹿新亞種,四川花鹿)的家園。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迭部縣

甘南|風景與自由共存,來一場公路旅行

迭部縣

我的目光一直還在沿途大山的山尖上徘徊,怎麼來的路上我連一座雪山都沒有看見?這下我可得好好看一下這一路上的雪山了。迭部縣就被這樣的雪山環抱著,縣城就修建在中間的平坦處。這就是神用大拇指按出來的地方——迭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