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媒體走轉改」喜看廣元青川縣石壩鄉三江村發展新變化

“山崖小路彎彎多,妹兒採茶揹簍中……”順著蜿蜒的水泥村道而上,便來到了廣元市青川縣石壩鄉三江村生態茶葉園區,只見原來攀援而上的陡坡地變成了舒緩伸展的梯田。雖時值冬日,但園區處處仍充滿著勃勃生機,一排排沿著山坡種植的茶樹綠湧翠滴。

行走在三江村,彷彿置身於一幅美麗的新農村畫卷之中,處處讓人流連忘返。村民們個個喜笑顏開,逢人便開心地講述起沾了蜜糖似的幸福日子……

「網絡媒體走轉改」喜看廣元青川縣石壩鄉三江村發展新變化

「網絡媒體走轉改」喜看廣元青川縣石壩鄉三江村發展新變化

三江村生態茶園

產業扶貧鼓了腰包

作為以第一產業為主導的高山農業鄉,石壩鄉第一產業蓬勃發展,交錯縱橫的現代化三江村千畝奔康生態茶園、廣袤無垠的八一村千畝奔康藥材基地在這片原本十分貧瘠的土地上熠熠生輝,五彩繽紛的藥海、嫩綠透亮的茶葉、金黃的玉米……傳統農業和現代產業的緊密結合,真可謂匠心獨運。

雷明紅是三江村強家一社的貧困戶,母親患病多年,兩個孩子都在上學,家庭經濟負擔特別沉重。“現在我家栽了7畝茶葉,就按每畝地收入2000元的最低保守算法,光這一項就可以增收上萬元。其次還種植了半畝烏藥、1畝魔芋,再加上平時和愛人在茶園務工掙的錢,一年的收入有好幾萬呢!”2月5日,在茶葉園區,雷明紅欣喜地盤算著自家的收入。

「網絡媒體走轉改」喜看廣元青川縣石壩鄉三江村發展新變化

「網絡媒體走轉改」喜看廣元青川縣石壩鄉三江村發展新變化

「網絡媒體走轉改」喜看廣元青川縣石壩鄉三江村發展新變化

「網絡媒體走轉改」喜看廣元青川縣石壩鄉三江村發展新變化

三江村農耕文化展示

三江村是省定貧困村之一,土地十分貧瘠,交通不便,經濟落後,是石壩鄉最邊遠的一個村,村裡的青壯年大多外出務工。石壩鄉副鄉長馮萬林介紹,根據三江村的地理環境和資源條件等實際情況,鄉黨委研究確定了以發展茶產業為主的扶貧開發路子。按照“長、中、短”結合的原則,採取“協會+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大力發展新型農業產業,把貧困戶全部納入“股民”,貧困戶以土地為“股本”,真正讓群眾找到一條持續增收致富的路子。

今年65歲的王俊邦多年前左眼意外失明,是三江村的貧困戶。現今他種植了8畝茶葉、1畝烏藥,養殖了20只肉兔,加上平時在茶園打零工掙的錢,2017年的收入就有1萬餘元。“以前在外打工,工資收入不穩定,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如今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日子真是越過越有勁了!”王俊邦說。

「網絡媒體走轉改」喜看廣元青川縣石壩鄉三江村發展新變化

優美的茶園門庭

 文化扶貧鼓了士氣

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牆畫、造型優美的茶樓門庭、充滿意趣的農耕文化展示……三江村的文化建設特色鮮明。

三江村綜合文化中心是該村亮點工程之一。房屋建築面積260平方米,主體為全木吊腳樓,配青瓦,門窗點綴復古雕花工藝,整體呈現傳統的川北民居風格。房屋內設圖書室、農耕文化展示廳、茶文化展示廳、“農民夜校”及黨員活動室。據瞭解,該文化中心建成後將成為該村群眾參與文化娛樂、學習培訓的場所。

「網絡媒體走轉改」喜看廣元青川縣石壩鄉三江村發展新變化

民俗文化建設

近年來,石壩在“文化扶貧”上施展大手筆:新建集傳統農耕文化展覽體驗、文化活動、農民夜校、圖書閱覽為一體傳統復古特色文化活動中心;打造極具山鄉特色的民俗文化院落和其它文化節點20餘處,打造農戶庭園文化,提升美麗幸福新村整體水平;科學制定和宣傳“鄉規民約”,讓群眾得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通過開展“銘記黨恩、助力脫貧”等文化惠民活動,讓貧困群眾思想觀念明顯改變,養成了“好習慣”,形成了“好風氣”。

“我們將按照‘項目支撐、基礎完善、結構調整、產業發展、民生改善、法制助推、社會和諧、黨建保障’的發展主題,努力打造扶貧產業品牌,拓寬貧困農戶增收門路,讓黨建扶貧成為脫貧攻堅的強大引擎。”石壩鄉副鄉長馮萬林說道。

「網絡媒體走轉改」喜看廣元青川縣石壩鄉三江村發展新變化

「網絡媒體走轉改」喜看廣元青川縣石壩鄉三江村發展新變化

「網絡媒體走轉改」喜看廣元青川縣石壩鄉三江村發展新變化

「網絡媒體走轉改」喜看廣元青川縣石壩鄉三江村發展新變化

「網絡媒體走轉改」喜看廣元青川縣石壩鄉三江村發展新變化

「網絡媒體走轉改」喜看廣元青川縣石壩鄉三江村發展新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