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美術教育的「誤」與「誤」

兒童美術教育是當下美術教育的一個熱點,它關係著萬千家庭,關係著孩子的成長與未來,關係著人類文化的繼承與啟新,也關係著與其相關的社會各色人和社會機構的利益。(當然,這其中最本質、最核心的著眼點是孩子們的快樂學習與健康成長)

那麼,為什麼要開展兒童美術教育?它的教育目的是什麼呢?

這裡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美術。美術包括繪畫、雕塑、工藝美術與建築。兒童美術教育是開發兒童智力及潛能,提高兒童的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及表現能力,培養兒童高尚的審美情趣,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徑。兒童美術教育是通往邏輯認識道路上必不可少的階梯,它與藝術文化的傳承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開展兒童美術教育,是兒童成長的需求,是作為個體完整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兒童美術教育的“誤”與“誤”

目前,我國尚未形成一種完整的、科學的、能夠適於兒童生理和心理特點的教學模式。在兒童美術教育過程中,無論是教師教學,還是家長意識,都存在著諸多弊病或誤區。

譬如學習美術目的的認識誤區:這是一個關鍵的問題。有許多家長認為,學習美術就是讓孩子畫畫,就是讓孩子能多掌握一門技能,以便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不落後於他人,或長大後讓孩子成名成家。(這其中有盲目跟風的因素,有虛榮心的驅使,更有家長不切實情的目標設定)

譬如學習內容選擇上的誤區:有許多家長把孩子早早地送到“素描班”、“動漫班”、“國畫班”等,不加甄別和考究,貌似孩子掌握了某些繪畫技能技巧就是在“學美術”。

再譬如評價的誤區:“你畫得太像了!”(讚美)“瞧,畫得亂七八糟!你以為你是畢加索啊?!”(嘲諷)“你畫了個啥?!”“又在製造視覺垃圾!”(斥責)這種以成人固有的標準去衡量、評價孩子作品的方式,殊不知對孩子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兒童美術教育的“誤”與“誤”

也正是在兒童這個階段,我們也聽到了孩子沮喪、無奈的心聲:“我不會畫了”,“我不愛畫了!”甚至說“我討厭畫畫”!無怪乎這其中有兒童個體天賦差異的內因,也有隨著年齡增長,學業負擔加重,興趣轉移的外因,但更多的困擾來自於客觀環境的影響,多是教與學中的出現了問題。

兒童美術教育具有綜合性、多元化學習的特徵,兒童有其自身的審美感知,審美想像與審美情感體驗。做為教師抑或家長,我們要善於去反思,去悟,並能在這深入的悟中去明確我們的認識:

一、兒童美術不能簡單地曲解為一種技法技巧的掌握,它是一種有益兒童身心的思維活動。

技法固然重要,但它也僅僅是孩子們表現周圍世界,表達內心情感,達成美術教育目標的手段。而引導孩子學會觀察大千世界,培養孩子善於想像創造,敢於用自己的方式恣意表達切身感受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孩子們如若對身邊的事物缺乏敏銳的感知,只埋頭單純的技法學習,那就本未倒置,收不到美術教育的效果。

二、兒童美術教育內容的選擇應多關注美術與兒童已有經驗的契合點,關注兒童對生活和藝術的真切感受,關注兒童個性化的表現與創造。不宜讓孩子過早地進行素描、動漫等“專業”的學習,更不宜讓孩子過多地去臨摹“簡筆畫”。

因為過早地進行“專業”學習,違背了兒童的認知規律,而成人化、概念化的書冊則會影響兒童主動感知事物的積極性,影響獨立創造的精神品質,容易形成思維隋性。要知道,原創才是兒童繪畫的本質和生命,兒童原創繪畫所釋放的是想象的直接、形式的自由和心靈的單純啊!

兒童美術教育的“誤”與“誤”

三、藝術是生命的需要,是情感的寄託,是一種無疆的精神生活。

藝術的表達是多元的,藝術創造沒有標準統一的答案,統一要不得!所以,兒童作品也就不宜用“像不像”或其它不適宜的語言去評價。畫得像不等於畫得美,畫得細不等於畫得精,畫得成熟不等於畫得有個性,畫得規矩乾淨不等於畫得生動有趣。這就要求大人們在評價孩子們的作品時,多一點“心眼兒”,語言以鼓勵肯定為主,要重活動過程,重健康情感的培養,因為,兒童原創作品的評判莫過於他們充滿寓意和情感至真至純的流露了。

四、關於在兒童美術教育活動中教師與家長的身份認同。

美術教師應是人類文化的傳遞者,豐富者;兒童美術教育的合作者,引導者;也應是兒童成長學習的心理研究者。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尊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及其率真樸素的自然特徵為前提,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多做思考,多以探究。

教師要把開啟兒童智力,鍛鍊和提高兒童發散思維的能力,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學力和涵養兒童良好的審美情趣為已任,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及時把握新的藝術創作理念,關注當前藝術綜合發展的趨勢,以負責任的態度去關注兒童的成長,研究兒童美術學習的心理變化,以開放的心態和眼光去引導、審視兒童的美術學習。

兒童不是我們謀取私利的“資源”,兒童應是我們從事美術教學事業的“幸福源泉”,是我們忠實而純淨的“事業小夥伴”。“少兒美術教師因熱忱和科學的投入,將和孩子一起綻放璀璨的生命之花。也許這是比獎盃更有價值的回報。”(少兒美術教育專家何韻蘭女士語)

而做為家長,要力求瞭解藝術,知曉美。在孩子進行美術創作時,應努力使自己成為孩子成長學習的支持者、欣賞者和合作者,要特別注意從孩子個體縱向發展的角度去積極評價,而不應成為高高在上的評判者或是刁鑽刻薄的挑剔者,家長要多與孩子進行平等的心靈對話,在肯定孩子進步的同時也能提出善意的建設性建議。

要尊重孩子的藝術創造,評價要從孩子的心理特徵出發,看孩子的作品是否充滿童趣童真,是否自然生動,是否新穎富有想像力,是否富有個性。有時,那些看似“荒誕怪異”“不合常規”的表達恰正是兒童藝術奧妙所在。

兒童美術教育的“誤”與“誤”

五、對於兒童學習美術的幾句話:

1.即使孩子再有稟賦,也僅僅是個孩子,不宜用“天才”、“小畫家”來炫譽孩子。虛榮誤人,因為真正的藝術家需具有豐厚的專業知識和深厚的人文修養啊!

2.繪畫不是一件定於某一時間(週末或其它固定時間)才可去動手錶達的事情,它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心智活動,是人的本能和天性使然。要引導孩子學會科學地利用閒暇時間,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和主動的創造精神,發展自身的志趣和個性。

3.能理性對待一些書畫賽事、考級評比活動。繪畫不是任務,不是聽“指令”按“規定”繪就的事,繪畫應是一種享受,是件快樂的事,它或是情感的宣洩,是為我們表達自我的方式,這也就難以用量化的標準去考評,更不用說對於正在成長中的孩子們了。要知道,真正的藝術不是用功利“誘逼”出來的!

兒童美術教育的“誤”與“誤”

4.美術學習和其它文化學習是相通的,是相互促進的關係。“學習差的孩子才會去學美術” 、“學美術會影響孩子其他的學業成績”,這些都是很荒謬、也經不起推敲的論調。

5.孩子在天馬行空的藝術表達時,心情一定是愉悅的。此時的大人們,只管靜靜地賞識、關注,因為您在關注的可是一個個美的精靈啊!

6.創新重於描摹!任何一個孩子都具有創造力和想象力。開啟孩子們的創想力,讓孩子們主動地去發現,去想象,去創造!孩童時期所奠定的良好基礎可能會影響其一生的發展。

7.美術教師的作用重在啟發,而非把教。因為很多重要的東西是不可教的,譬如悟性、靈性、想象、意識等。

8.若一時表達不出,孩子,莫急,首先要敢於想象,有好的想法很重要哦!

9.美術學習也有“低谷”,也會出現停滯不前的“高原期現象”。這正如生活、正如人生,要讓孩子明白,藝術道路也並非一帆風順,面對困境,要學會坦然,淡定,更要樹立自信。

兒童美術教育的“誤”與“誤”

10.參加校外美術班的孩子萬不可輕視學校的課堂美術教育(或學校的美術教師),要知道,課堂美術教材是系統科學的“食糧”,它是眾多優秀美術教育工作者的智慧結晶。

11.美術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謂的美術“速成班”、“強化班”、“合同班”,大都違背藝術的規律,違背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發展。關於藝術的學習,我們可以從古今中外眾多的藝術大師身上找尋到更多更精彩的答案。

關注兒童美術教育就是對人類自身生命過程和創造精神的理性關注。因為有誤,我們或誤入教育迷途;也因為有悟,我們或正走出教育的誤區。彼此的經驗、教訓與感悟,都可以彙集成我們進行兒童美術教育的寶貴財富,說出來,大家分享,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孩子”,也使得兒童美術教育能真正體現出一個民族不可或缺的人文主義精神和社會的和諧、文明、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