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丨俞敏洪:我曾是同學眼中最沒出息的人

朗讀者丨俞敏洪:我曾是同學眼中最沒出息的人

文丨趙小冊 圖丨網絡

說起中國的教育培訓機構,“新東方”一定是其中的佼佼者。而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也是很多人眼中的傳奇人物。

在這期的《朗讀者》中,俞敏洪和大家聊了聊他從小到大的成長經歷。你會發現他的故事完全就是一個寒門之子的逆襲之旅。

01

俞敏洪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從小家境貧寒。

所謂“貧賤夫妻百事哀”。他說小時候經常聽到父母吵架,有的時候自己揹著書包走在放學的路上,心裡都會害怕,因為特別害怕一推開門,父母剛好在吵架。

俞敏洪有一個姐姐,還有一個哥哥,但哥哥在四歲的時候就去世了,所以母親也把更多的希望寄託在了他身上。

母親覺得他以後應該當老師,因為在鄉村對老師是極其尊敬的。母親從他四歲開始就會給他買書,這在那個時代的農村也算是比較超前的了。

董卿問,那你媽媽打過你嗎?

俞敏洪說,大概在自己五六歲的時候,母親好不容易攢了一點錢,給他買了一雙涼鞋。他就穿著這個涼鞋,在全村的小孩子中間炫耀。

炫耀了一圈以後,小朋友說,我們去水邊玩兒吧。然後俞敏洪就把鞋脫在河邊上,去游泳了,游泳出來就忘了那雙鞋。

他回到家,母親說:“鞋呢?”他才突然想起來,然後趕快跑到河邊,發現鞋已經不見了。那次他被母親痛打了一頓,一根竹竿都打斷了。

俞敏洪說,母親一般是不打他的。因為只要母親眼一瞪,他立刻就“讓幹什麼就幹什麼”了。

俞敏洪還說,自己到了三十多歲、接近四十歲的時候,母親來到新東方,在他身邊發脾氣,他還曾經跪下來求母親。

直到後來他在中國有點名氣了,母親才對他說:“老虎啊(俞敏洪的小名叫老虎),你現在也算個名人了,以後媽媽說你的時候,你就不用跪著了,就坐在我邊上聽我說吧。”

02

對於俞敏洪來說,在年少的時候,上大學一直是他的一個夢想。他說在農村待一輩子的那種恐懼感,對他來說極其強烈。

俞敏洪曾經三次參加高考。第一年沒考上,第二年沒考上,然後他跟母親說“我要考第三年”的時候,母親依然說:“可以。”

其實在那樣的年代、在那樣的農村環境下,三次參加高考的確需要很大的勇氣。

那年10月份的時候,他們縣辦了一個高考補習班,俞敏洪想去那個補習班。

然後他母親就跑到城裡去了,去了三天,也不知道母親怎麼著,就找到了高考補習班的那個老師,為他爭取到了一個名額。

母親回來的那天晚上,剛好下著大雷雨,她從城裡走回家的時候,在泥地裡摔了四五次。

俞敏洪說,母親一推門回到家,渾身就是一個泥人,然後進門的第一句話就是:“兒子,都辦妥了。”

在那一刻俞敏洪就知道,他沒有別的選擇了。他說自己最後能考上北大,緣起就是那個晚上。

從那兒以後,他基本就進入了一種拼命狀態。每天都是早上六點起,晚上十二點還打著手電在被窩裡看書。

他當時的目標是地區的師範學院,因為農村孩子能考到地區師範,就了不起了。

可沒想到高考分數一出來,他的分數居然超過了北大的錄取分數線。

俞敏洪當時想了半天都沒敢填,後來還是老師把筆抓過來說:“你不敢填,我給你填。”然後老師就幫他把“北京大學”四個字填上去了。

俞敏洪說,後來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完全就是“范進中舉”的那種感覺。

家裡為了慶祝他考上北大,還殺了兩頭豬,然後請全村人在他們家吃了三天的流水席。你可以想象那種風光無限的畫面。

03

當時所有的人都認為他考上了北大,就是鯉魚躍龍門,一下子就前途光明瞭。可是初進北大的俞敏洪,卻感受到了新的痛苦。

剛進學校的時候,他連普通話都不會說;身在英語系的他,英語口語也差的一塌糊塗;而且來自農村的他,文藝才華、體育才華這些是完全沒有的。

他唯一會的體育就是游泳,所以第一次老師上游泳課,他就撲通跳下去。遊了一個來回以後,老師指著他大笑說:“哈哈,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人狗刨刨這麼快的!”

然後他就崩潰掉了。老師的一句玩笑話,對不自信的他來說,就像是在所有同學面前的一種侮辱。

而且到了北大之後他發現,他什麼書都沒讀過。就在他進宿舍的第二天,他看到宿舍的一個同學正躺在床上讀一本書,那本書叫《第三帝國的興亡》。

於是他就用家鄉話問那個同學說:“誒,在大學還要讀這種書啊?”那個同學聽了把眼睛從書上抬起來,白了他一眼,根本就沒理他。他說那一眼到今天為止,還留在他的心裡。

所有的這些讓俞敏洪發現,原來你進北大,是會被別人看不起的,所以他只能拼命,想要用成績讓人高看一眼。

可沒想到他拼命學習,成績沒有到全班最好的水平,卻把身體給奮鬥壞了。俞敏洪在大三剛開學的時候,就吐血了,結果一查是傳染性肺結核,所以他就在醫院裡待了整整一年的時間。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醫院的那一年,他反而讀了兩三百本自己喜歡的書。

他說在那一年想通了兩件事情:

第一是,跟別人比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你把命都要比掉了;

第二是,進度都是關於你自己的事情,所以你只要保持你自己生命在進步,付出足夠的努力,至於說別人是比你好、還是比你差,關你什麼事?

04

後來的他慢慢對自己有了信心,然後整個世界也漸漸發生了變化。

俞敏洪說,一個人從自卑到自信,是一個絕對的180度的改變,就是讓你變成另外一個人。

說到這他講了一個笑話,前些年不是有個電影叫《中國合夥人》,就是以新東方的故事為原型拍的。

拍完以後,俞敏洪說他覺得陳可辛導演把他那個形象描寫的太窩囊了,然後他大學同學就跟他說:“老俞,你在大學的時候不光窩囊,你還挺猥瑣的呢。”

提到這件事的時候,他滿臉的自嘲和雲淡風輕,再也不是初入大學時候的那個敏感自卑的自己了。

的確,人在不自信的時候,別人說什麼都會覺得是一種侮辱;而在自信的時候,就可以很坦然輕鬆得接受別人的調侃,也可以很坦然輕鬆地調侃自己了。

俞敏洪說,他上大學的時候因為對自己不自信,所以總是去討好同學,比如說打水、掃地等等,他幹得最多,而且儘管他沒什麼錢,他還是會把自己的飯錢省下來請同學吃飯。

可是北大的學生欣賞的不是這些,他們欣賞的是一個人身上的才華和才氣。像他這樣的,是得不到別人的重視的,而且當時也沒有任何一個女生看得上他。

俞敏洪說,他上大學的時候沒有寫過一封情書,因為他知道給任何一個女生寫任何一封情書,到最後的結果都是比較悲慘的。

提到這段他開玩笑說,你看當時我們那些談戀愛談的最熱鬧的同學,就光談戀愛了;可是我,卻利用這段時間多讀了好幾百本的書。

的確,幼年貧困、三次參加高考、在大學時又經過了一段無比自卑的時期,俞敏洪的這些經歷就像他的那本書名一樣:《在痛苦的世界中盡力而為》。

董卿說,聽了俞敏洪的故事覺得:

痛苦本身是沒有什麼意義的,要看它對於誰來講:對於溫室裡的花來講,那就是滅頂之災;可如果對於松柏來講,它如果能夠扛過所有的苦難,那才是財富……

的確,“新東方”就是從其中開出來的一朵美麗的花吧~

來自:趙小冊(zhaoxiaoce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