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減產,卻賣不了高價!到底何時出手才合適?

8月3日,國內小麥價格保持穩定,局部地區小幅上漲。因市場優質糧稀缺,工廠仍在小幅上漲報價刺激上量,漲幅在0.01元/斤。

此外,制粉企業反映,收購小麥摻兌現象凸顯,大部分工廠新季小麥入庫都需要測嘔吐素。報價如下: 雁湖面粉普通小麥國標二等的收購價格為2340元/噸,和2日的報價持平,8月2日無現貨成交。

小麥減產,卻賣不了高價!到底何時出手才合適?

麵粉企業小麥“消化不良”

據統計,截至7月底,國家臨儲小麥剩餘庫存量為7377萬噸,同比增加1634萬噸。其中,2014年產小麥1057萬噸,2015年產小麥1307萬噸,2016年產小麥2627萬噸,2017年產小麥2379萬噸。按照國家統計局公佈的國內新麥產量以及當前新麥收購量,新麥收購量佔產量的比例僅為25%

作為小麥主要流向的制粉行業,食品安全、環保、行業產能過剩所帶來的激烈競爭,使得麵粉加工企業新麥採購數量、質量及成本控制較為嚴格,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其對麥價的拉動作用。在主產區新麥託市收購數量同比大幅下降以及麵粉加工企業階段性採購意願不強的情況下,新麥市場收購主體缺失,這也使得麥價進一步上行動力不足。

小麥減產,卻賣不了高價!到底何時出手才合適?

供需結構矛盾

國內主產區新麥質量同比明顯下降,且政策性糧源收購質量要求明顯提高,使得麥市供需結構性矛盾加劇,這也促使新麥市場優質優價、劣質劣價。預計短期內政策性收購和市場化收購均難有明顯改觀,新麥收購進度仍將延續緩慢態勢,麥價震盪格局的打破仍需持糧主體小麥銷售與用糧主體小麥採購之間的力量博弈發生改變。

後期隨著麵粉企業庫存糧源持續消化,加之需求好轉,開工率提升,品質較好的新麥供給將面臨需求考驗,不同品質新麥市場分化態勢或將進一步明顯。

小麥減產,卻賣不了高價!到底何時出手才合適?

小麥價格走向到底如何?

在政策加大“去庫存”“降成本”的背景下,持糧主體到底什麼時候出手合適?還能等高價嗎?種種疑問~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資深分析師,將根據目前小麥情況給大家做出分析、指導!糧友們記得準時聽課喔~

小麥減產,卻賣不了高價!到底何時出手才合適?

(識別二維碼報名、聽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