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城中最後的碉堡,已成爲歷史的見證


太原的碉堡群始建於抗日戰爭時期,狂建於解放戰爭時期,不僅城市周邊密密麻麻,碉堡林立,而且市區街道也星羅棋佈,聳立著大大小小的碉堡,總計5000餘個。50多年來,因都市建設的需要,"倖存"的碉堡也一一被拆除,現已很難尋覓。

滄海桑田,世事如煙,這些殘缺不全、滿目瘡痍的碉堡已成為歷史的見證,以肅默的方式告誡世人:熱愛和平,遠離戰爭。圖為位於享堂新村的梅花碉。在形如梅花葉瓣的五個小碉中間,是高聳起的一座主碉,並與各小碉內部貫通。

濱河西路柴村鐵路橋西側的筒碉

殘存於陽曲縣青龍鎮東側山坡上的一座筒子碉

二龍山後山山頂的子母碉,一座大碉和三個彎曲的小碉從內部連接貫通

龍潭公園西北角城牆上的碉堡

位於白龍廟街太鐵白龍苑小區的一個筒子碉,這座碉堡的槍眼被做成能旋轉的球體,兼具了窗戶的功能

位於東山的廟碉,是防守太原四大要塞之一牛駝寨的核心陣地。要想攻克牛駝寨,必須先攻克廟碉

位於上蘭村紙廠社區的兩座筒碉

位於西山白家莊礦區二號礦井山腳的一座筒碉,已與周圍民居連成一體

位於西山白家莊礦區二號礦井山腰的一座梅花碉,看樣式應該是閻錫山時代構築的

位於西山白家莊礦區解放街道山上老君廟旁一座殘留的子母碉堡

五龍溝村南山頭上的一座人字碉堡

西山白家莊礦區二號礦井山頂的一座筒碉

新城村的筒碉

新城村的筒碉

這是太鋼廠區內的一座梅花碉,1923年為護衛相鄰飛機庫而建,高6米直徑約4.5米,內分三層,通過地道進出

座落在二龍山後山山頂的子母碉,一座大碉和三個彎曲的小碉從內部連接貫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