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宣德銅香爐:曾被拍出天價,色彩絢麗!

宣德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年號,他在明太祖創業的基礎上,使原來緊密的政戰略趨向平穩,權利則更為會集,並實施一系列有利於展開出產的辦法。宣德六年,他命鄭和七次下西洋,更進一步交流中外經濟文明的交流。由於政治、經濟的興盛展開,各種技術品的出產製造亦出現了百花爭放的形勢,聞名遐邇的宣德爐恰是這一期間的產品。

明代宣德銅香爐:曾被拍出天價,色彩絢麗!

爐是古代焚香燒炭之器,有燻爐、香爐、手腳爐之分。明初宣宗宣德年間所鑄的銅爐屬焚香之類。當時宣宗皇帝是為郊壇大廟鑄造的放在祭祀案桌上的供爐,後來遂擴大為陵墓、寺廟及權勢之家燒香、拜佛、祭祖之用。

明代宣德銅香爐:曾被拍出天價,色彩絢麗!

中國的香爐(焚香之爐)究竟始於何時,比較多的說法是漢代。那時,佛教的傳入對香爐的發展起了相當大的作用。禮佛有焚香之舉,乃制香爐。從屢見的自漢墓中出土的博山爐可以認為是中國香爐的始祖。博山爐有銅鑄的,也有陶製的,在爐中點燃香料,青煙在蓋的孔洞中嫋嫋飄出,香氣四溢,如通神明,爽身心,驅蚊蟲。明代的宣德香爐即承此俗。

明代宣德銅香爐:曾被拍出天價,色彩絢麗!

明代宣德銅香爐,憑藉獨特的冶煉方法、晶瑩的質地、古樸典雅的造型以及存世數量的稀少,成為香爐中的珍品,備受收藏家的青睞。近年來在藝術品拍賣市場價格一路攀升,嘉德專場拍賣著名收藏家王世襄31件宣德爐藏品,曾拍出1179.2萬元,其中明崇禎“沖天耳金片三足爐”拍出166萬餘元。

明代宣德銅香爐:曾被拍出天價,色彩絢麗!

自上個世紀90年代,繼宜興紫砂壺之後,宣德爐成為藝術品市場新寵。臺灣、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地的收藏者競相高價收購,價格高達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比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上漲了千餘倍。

總之,宣德爐最奇妙處在於色彩。偽造的宣德爐色彩炫於外表,真的宣德爐色彩融於內質,從黯淡中放出奇妙的光澤,如同美麗的女子,其肌膚柔滑細膩,惹人撫弄。宣德爐放在火上燒久了,色彩燦爛多變,如果長時間放在火上即使扔在汙泥中,拭去泥汙,也與從前—樣,偽造的宣德爐,即使用火培養數十年,一旦脫火,則形容枯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