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稱中俄將加強太空合作:將聯合研發超級重型火箭

參考消息網7月22日報道 美媒稱,中國“長征九號”運載火箭的目標是在2030年前開始飛行。它的直徑為10米,高度為100米,一級採用4臺發動機產生6000噸推力,另外還有4個助推器。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設計師龍樂豪宣佈,藉助這樣的規模和升力,“長征九號”將實現近地軌道有效載荷140噸,地月轉移軌道有效載荷50噸,地球火星轉移軌道有效載荷44噸。(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太空發射系統的有效載荷預計為130噸,而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BFR火箭的有效載荷為150噸,“長征九號”的140噸恰恰介於這兩者之間。)

據美國《大眾科學》月刊網站7月20日報道,鑑於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的目標是到2035年使其所有的太空運載火箭完全可重複使用,因此“長征九號”的可重複使用版本很可能正在進行之中。

報道稱,龍樂豪表示,中國國家航天局對“長征九號”有重大計劃。除了把宇航員送上月球上和建立月球基地外,“長征九號”在2030年的首航將是火星土壤樣本的迴歸,也就是在2020年完成火星探測器任務之後。龍樂豪說,“長征九號”的重型有效載荷可以支持中國的軌道太陽能發電站,該發電站將由軌道太陽能電池板組成,將能量傳回地球上的電力轉換器。

報道表示,在與“長征九號”有關的消息中,中俄將在未來10年中加強航天合作,因為中國國家航天局和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簽署了一項內容廣泛的太空探索合作協議,涵蓋從月球探測到監視軌道太空垃圾等問題。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中國和俄羅斯正在考慮在超級重型太空運載火箭上開展合作,很可能指的就是“長征九號”。

報道稱,一種安排可能是,俄羅斯的外行星有效載荷會搭中國超級重型火箭的便車。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中俄21世紀20年代中期的聯合空間站可能正在建造之中,這與計劃中的美俄月球軌道空間站是同步進行的。當然,這兩個項目和時間表都極具前瞻性。

報道稱,文昌航天發射中心位於中國最南端的島嶼省份海南,因為它距離赤道更近,可以提高發射火箭的性能。除了在2015年發射“長征五號”火箭外,文昌還將在2030年前支持“長征九號”火箭的130噸級有效載荷。

報道稱,“長征九號”能夠實現近地軌道有效載荷140噸(或者繞月軌道有效載荷50噸),當它在2030年左右升空時,它將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太空運載火箭。它將不僅為中國探月工程服務,而且還將去火星和其他地方。

報道指出,“長征九號”一旦升空,將是令中國成為地外太空大國的第一步。正如與俄羅斯加強太空合作以及中國國家航天局給任何有興趣的國家在“天宮三號”上留出空間所顯示的那樣,中國顯然也計劃將太空作為其21世紀軟實力的核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