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燭台樣式與紋飾之賞析

清代燭臺樣式與紋飾之賞析

清乾隆 御製銅鎏金掐絲琺琅螭龍大燭臺

尺寸:高49cm×2 年代:清乾隆

燭臺成對,形制相同。整體由燭扦、柱、託座三部分構成。頂端置一圓形小盞,內設燭扦,中部置燭盤,與上部小盞以立柱相連,口沿皆外撇;底座似倒扣之酒盅,底施乾隆年制楷書雙框刻款。造型端莊穩重,典雅大氣。通體天藍色琺琅釉為地,其上填飾纏枝蓮紋及兩兩相對的螭龍紋,繁縟奢華,細緻入微。此種燭臺大多與一鼎二觚呈做五供擺放,可參見2016年3月紐約蘇富比,塞繆爾·P·艾利舊藏之五供,編號128;除本品做圓形燭臺外,另有方形或花口式燭臺,參見2013年3月紐約佳士得,LIZZADRO舊藏之燭臺,編號2803;法國梅西耶夫婦舊藏的一對燭臺,形制與本品相似,但底座略低矮,參見《錯金鏤採——法國皮埃爾·梅西耶暨海外珍藏掐絲琺琅器特展》,圖080。赫爾穆特·布林克爾和阿爾伯特盧茨著《皮埃爾·烏德瑞收藏中國景泰藍》一書中編號250之款識與本品相類,但底座與燭盤的銜接處較本品略扁。以上燭臺的樣式與紋飾均可與本品互為印證,且此對燭臺來源明確,源自奉三堂黃先生收藏,其最早於1867年12月於法國德勞特酒店售出

清代燭臺樣式與紋飾之賞析

清嘉慶 白地粉彩纏枝蓮託八寶紋燭臺

尺寸:高28.6cm 年代:清嘉慶

此品原為美國收藏家Peter L.Rosenbery家族收藏,其家族與民國時期收藏家盧芹齋為世交,許多藏品即來源於盧芹齋提供。燭臺雙托盤,覆鐘形足內中空。通體以白釉為地,其上滿繪折枝西番蓮、八吉祥紋,花瓣脈絡描摹精細,花葉揚卷,曲線優美,由彩之濃淡表現花葉陰影,為洋彩特徵。造型規整優雅,紋飾富麗堂皇,並以金彩描器物邊緣,工藝精湛,顯示出脫俗的皇家供器風範,具有典型嘉慶朝粉彩器特徵,並有乾隆朝遺風,成對傳世更顯難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