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80後居然都去膜拜這座橋丨陸傑影像

那些年,80後居然都去膜拜這座橋丨陸傑影像

本文圖片由陸傑城市影像工作室獨家授權刊登,在此特別鳴謝;

圖片版權均歸陸傑先生所有,侵犯版權必究。

“一座很大的鐵橋,跨著黃浦,直築到對岸浦東……那時,上海人因往來不便,才提議建造這橋的。”

1910年,出生於朱家角的作家陸士諤寫下小說《新中國》,其中有一段這樣寫道。

這個出現在主人公夢中的場景,在今天早已是現實。

1991年12月1日,連接浦東和浦西的第一座大橋——南浦大橋正式通車。

在此之前,上海人往來於浦東浦西,多用輪渡。早高峰期間,擁擠到甚至有人被擠到江中。

有了南浦大橋之後,車輛過橋只需7-8分鐘,通行速度比輪渡提高8倍之多,較大程度地減輕了輪渡、隧道的壓力。

而南浦大橋並不僅僅起到連接浦東和浦西交通的作用,它對於上海有著更為深刻的意義。

這是一道填空題:

“南浦大橋是一座 橋,主橋長 米。”

相信很多學生都會知道答案:雙塔雙索麵斜拉橋,846米。因為這是語文課本里的一篇文章。

那些年,80後居然都去膜拜這座橋丨陸傑影像

南浦大橋通車那天,市民從四面八方前來見證

80後對於南浦大橋更是有著鮮活的記憶。

方子雯記得,1992年班級的春遊活動,就是遊覽南浦大橋。

老師像導遊一樣在車上給大家介紹:“南浦大橋全長8346米,主橋長846米……”

南浦大橋對那輛車上的小朋友意義很大。因為,他們都住在浦東周浦地區。

在此之前去市區,他們一般要先搭乘滬南線到東昌路,然後坐輪渡到十六鋪。

如此輾轉才剛到浦西地界,要到達最終的目的地,還需要繼續搭乘公交車。

儘管周浦被稱為“小上海”,但由於隔了一條黃浦江,當地居民要去趟真正的“大上海”,還是不那麼方便。

那些年,80後居然都去膜拜這座橋丨陸傑影像

南浦大橋剛建成時,浦東段一派田園風光

這種不方便,很多人都體會過。

陳才林1985年回到上海時,表妹提醒他:“無論如何浦東不要去。”

當時他還不理解,心想自己走南闖北了那麼多年,黃浦江這一水之隔有什麼可怕?

何況他當時可以每天乘坐打浦路隧道車,免去輪渡之苦。

可等到他真正落戶浦東之後,才深深體會到了其中的不便。

“每天清晨,各種各樣的車輛潮水般湧進隧道。嚴重的超負荷運行使隧道沒有一天不發生堵塞現象,長長的車隊時常排在路上綿延幾公里。”

“我必須爭取7點半前過江,否則別想準時上班。一遇到隧道堵塞,數不清的人擁擠在車站上,偶一來車,蜂擁而上,其景況之壯烈真難以細述。”

“我一家三口,每天往返於兩岸,一遇堵塞,最牽掛的是孩子,人小力薄,不知擠到了何處何輛車上。”

“每每傍晚我先擠到家裡,一看空無一人,心頭不禁會生出顛沛流離、妻離子散之感來。”

乘坐隧道車四年之後,陳才林在《新民晚報》上寫下了自己日復一日受制於隧道車的艱苦。

彼時,民間一直流傳著“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的說法,實在是因為跨越黃浦江的難度太大了。

那些年,80後居然都去膜拜這座橋丨陸傑影像

從建設中的南浦大橋往下望,江南造船廠靜臥江邊

相對於隧道來說,那時穿越浦東浦西更普遍的方式是輪渡。

你可以把現在早高峰時段人們擠地鐵的情景對應到當時的輪渡上去。

1973年就被分配到輪渡工作的王健回憶說:

“老早過江是啥樣子呢?船裝滿不算,乘不上了怎麼辦?”

“像儂小辰光電影裡看到的鐵道游擊隊一樣,腳踏車掛在身上,人吊在外頭,還有爬到頂上去的。

“人掉到江裡不稀奇的。因為黃浦江上有浪頭的,再加上船是動的,船舷旁邊又是滑的,一個不當心麼就下去了。”

“人是造造反反(形容多)啊!到了迷霧天的辰光,渡口馬路邊上都是人,排隊有幾百米長,要出動警察維持秩序的。這種景象現在看不到了。”

輪渡過江費時費力,而到了1987年12月10日,更是發生了一件重大事故。

那天清晨,陸家嘴輪渡站擠滿了急待過江的乘客。

可是,由於黃浦江上大霧瀰漫、能見度低,輪渡船在清晨4時30分開了一班後,便停止開航。

候船乘客越聚越多,近3萬人一直排到相距1公里左右的浦東公園門口。

9時左右,大霧漸漸散去,輪渡開航。

當第三班輪渡在浦東陸家嘴碼頭準備放客時,等候已久的乘客蜂擁而上。

剛放進數人,突然,一輛自行車被擠倒。

瞬間,大批乘客、自行車相互絆倒,後面的乘客又身不由己地踩著地上的人、車向前湧去……

浮橋上秩序大亂,在約5米見方範圍內,出現了人車均被壓倒在地的慘狀,一起重大傷亡事故就此發生。

那次事故造成了11人死亡、76人受傷。

很多市民都有個印象,南浦大橋是在陸家嘴輪渡事故之後造起來的。

那些年,80後居然都去膜拜這座橋丨陸傑影像

1991年大年初一清晨,時任上海市委書記、市長朱鎔基來到南浦大橋工地向大橋建設者拜年

確實,在輪渡事故之後,上海市政府加快了市政建設的步伐,希望從根本上解決過江交通問題。

1988年12月15日,黃浦江南浦大橋工程歷史性地打下了第一根長52米的鋼管樁。

那時,攝影師陸傑在《上海畫報》任職,拍攝“南浦大橋”既是工作又不是工作。

“我大學學的是歷史,當時又看了親戚從國外帶來的很多《國家地理》雜誌。”

“所以我本能地有一些感覺,知道哪些題材很重要,需要被系統地記錄下來。”

“我並不只是作為攝影師在做攝影工作,而是對社會發展中的事情感興趣。”

“南浦大橋是連接浦東和浦西的第一座大橋,是重大事件。所以在它建造的三年內,我花了很多時間去記錄。”

那些年,80後居然都去膜拜這座橋丨陸傑影像

建設中的南浦大橋浦西段引橋

那時,陸傑住在靜安寺,坐車去南浦大橋浦西段——董家渡附近,要花不少時間。

如果去浦東段的話,更是得花上大半天。

但他常常去,記錄下每個時間節點。

他的記錄工作早在打下第一根鋼管樁前就開始了。

“我有個老師,是搞建築的,參與了南浦大橋的建設工作。所以早在他們開會論證的時候,我就常常跟去拍照。”

那些年,80後居然都去膜拜這座橋丨陸傑影像

大橋建設者們開會討論建設方案

“當時他們開會討論的問題包括選擇哪個地方,如何利用最小的空間造好大橋,如何儘量少地影響居民……”

當時設計浦西段的引橋時,碰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因為那裡恰是商業繁榮、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區。如按慣例建造,要佔去大量土地。

一群中學生了解這個情況後,聚集在一起,設計出的模型是少佔地多佔天的螺旋型引橋,竟和專家的設想不謀而合。這一特別的設計讓人們開車行駛在南浦大橋上時,普遍會有一種不斷在轉圈的感覺。

南浦大橋的建造速度是驚人的。

1991年6月20日,南浦大橋實現主橋橋面合龍,全橋東西貫通。

1991年12月1日,南浦大橋正式通車。

那些年,80後居然都去膜拜這座橋丨陸傑影像

通車當天上海各單位的慶祝花車

第二年,學校組織春遊,都會去南浦大橋上兜一圈,讓小朋友們見識一下“雙塔雙索麵斜拉橋”的風采。

回去之後,一般還會被佈置寫上一篇作文。

所以,80後對南浦大橋通車都有著深刻的印象。

南浦大橋建成後,車輛過橋只需7-8分鐘。

通行速度比輪渡提高8倍之多,較大程度地減輕了輪渡、隧道的壓力。

那些年,80後居然都去膜拜這座橋丨陸傑影像

南浦大橋總指揮朱志豪在通車當天接受上海電視臺採訪

不過,南浦大橋並不僅僅起到連接浦東和浦西交通的作用,它對於上海有著更為深刻的意義。

1980年代,上海曾體會過失落的味道。

曾幾何時,上海是全國人民購物的啟蒙課堂。說到“上海製造”,人們都爭先恐後要去搶購。

但1980-1989年期間,上海國內生產總值佔全國的比重從6.9%降為3.8%。

經濟增長的乏力,使上海在全國的經濟地位逐年下降。

據統計,1982至1991年,上海GDP的增長速度在10年中每年都低於全國的平均增長速度。

幸好,上海在1990年代迎來了發展的機會。

90年代的第一個春天,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來到上海,宣佈了一個令人鼓舞的消息:黨中央、國務院決定開放、開發浦東。

而浦東開發的第一仗,就是架起越江大橋。

那些年,80後居然都去膜拜這座橋丨陸傑影像

南浦大橋通車後,浦西全景

南浦大橋架起來了,之後又有了楊浦大橋,徐浦大橋,盧浦大橋。

汽車從浦東往浦西快速行駛的速度,就像從1990年代開始,上海的發展速度。

那些年,80後居然都去膜拜這座橋丨陸傑影像

- END -

本文為“上海市民生活指南”與陸傑城市影像工作室合作的“改革開放四十年”系列選題之一。

寫稿子:顧箏/ 畫圖畫:顧汀汀/

編稿子:韓小妮/寫毛筆:張蓴/

拿摩溫:陳不好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