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果樹上養「爬拉猴」,一季可收1萬多元

說起“爬拉猴”,安徽省碭山縣唐寨鎮於樓村果農於愛榮喜笑顏開:“別小看這小小的‘爬拉猴’,可是我家增收的‘金疙瘩’呀。”於愛榮說的“爬拉猴”,是碭山人對蟬幼蟲的俗稱。

炎炎夏日,果樹上養“爬拉猴”,一季可收1萬多元

碭山縣種植70多萬畝連片果園,森林覆蓋率達71%以上,很適合金蟬繁殖和生長。“爬拉猴”因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而成為餐桌上的美味佳餚,市場上一隻油炸“爬拉猴”平均能賣5毛錢。

“既然這麼多人喜歡吃‘爬拉猴’,市場需求量肯定很大,我就可以大量養殖它。”產生養殖“爬拉猴”的想法後,於愛榮便開始琢磨它的生活習性,還專門到一些養殖“爬拉猴”的地方考察,學習養殖技術。

於愛榮說:“我早在三年前就開始試著養殖了,直到今年,孵化後的‘爬拉猴’,才大量出土,現在平均每畝地一季可增加收入1萬多元。”

炎炎夏日,果樹上養“爬拉猴”,一季可收1萬多元

於愛榮家前面的一片桃樹和楊樹林,就是她養殖“爬拉猴”的基地。“我發展立體農業,桃樹上結果,在桃樹和楊樹下養殖金蟬,種植養殖兩不誤。”

走進果園,只見地上擺放著紮成小捆的長約三四十釐米的樹枝。說起養殖的方法,於愛榮顯得興致勃勃,她一邊介紹,一邊拿起成捆的果樹枝條,“首先要有蟬種子。每年8月份,金蟬都會把卵產在比較嫩的枝條上,這些有蟬卵的枝條就叫做卵條。卵條上都有類似被刀割過的裂縫,蟬卵就產在這些細小的裂縫裡,我便把這些卵條剪下收集起來。”

據於愛榮介紹,培育這些“種子”,溫度和溼度很重要。“我把卵條放在大棚裡孵化。棚裡的溫度保持在25℃到40℃之間,每天要噴三四次水。這樣,會加速蟬卵生長。”於愛榮說,“我模仿自然界的狀態養殖‘爬拉猴’,孵化幼蟲的成活率很高。

炎炎夏日,果樹上養“爬拉猴”,一季可收1萬多元

每年的5-8月份,把孵化好的卵條“種植”到樹下。因為從幼蟲到成蟲需要3年的週期,只要年年“種植”,3年後就可連續收穫。

從6月底到7月底,是“爬拉猴”破土最集中的時候,一般從晚上8點左右開始,一直到晚上10點,是破殼羽化成蟲的時候。於愛榮樂呵呵地說:“我這幾畝地,一晚上最多可收穫20多公斤‘爬拉猴’,第二天早上就以每公斤120多元的價格被搶購一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