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反邪教,誰要多操心?

暑假是學生們最快樂的時光,不用天天去上學,也沒有那麼多的作業,讀書、學琴、旅遊……他們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與社會接觸面也變大了,這當然是好事。可是,也有個別學生卻恰恰是在這個時候受到了邪教的侵襲,給他們的心靈乃至未來的生活帶來了難以彌補的傷害。學生年齡小,沒有足夠的能力來甄別和防範邪教,所以暑期反邪教,社會、家庭一定要多操點心。

暑期反邪教,誰要多操心?

社區村鎮應鞏固以往的“防邪”成果,並管理好流動人口,做到“無邪”化。

首先,社區和村鎮對本轄區內已經掌握的涉邪人員要加強監管,既要防止已脫邪人員“死灰復燃”,又要防止涉邪較深的人員伺機而動,利用暑假在學生中傳播宣講邪教,毒害他們的心靈。其次,社區村鎮要加強對短期流動人口的管控,登記在冊,對不明身份、行動詭異的人或機構要深入瞭解、切實掌握他們的活動軌跡、目的、排查有無邪教隱患。

這些工作,需要轄區各部門的通力合作,具體辦法如:可以在假期開展形式多樣的反邪教宣傳及警示教育活動,普及法律常識,讓轄區群眾尤其是學生們瞭解邪教的特徵、認識邪教的危害;可以組織鎮辦、村社區幹部和反邪教志願者深入涉邪家庭,加大走訪密度,面對面地開展宣傳教育,瞭解涉邪人員的思想動態,防止他們向休假在家的子女灌輸邪教思想;加強基層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在村鎮社區設立心理諮詢室,幫助群眾疏導不良情緒、形成良好的處世心態,積極應對挫折,防止邪教乘虛而入;加強對麻將館、廣場舞、農家樂、遊戲廳等人員密集場所的管理,發現有人宣傳邪教,及時制止,將損害降到最低。

教育局等主管部門要做對培訓機構的審查,確保不把學生送入邪教窩點。

現在有句俗話:“不怕同學是學霸,就怕學霸過暑假。”現在的孩子,暑假幾乎沒有不上補習班的,各種各樣的培訓班、特長班、輔導班遍地開花、魚龍混雜,有些邪教組織,如“法輪功”“全能神”“血水聖靈”“攝理教”等,就利用輔導班、夏令營來有計劃地、系統地向青少年學生播散歪理邪說、傳遞邪教思想,拉攏青少年學生加入邪教組織。還有一些邪教痴迷人員,在自己家裡或出租房辦小班,以補習文化課為幌子,隱秘的宣揚傳播邪教,毒害學生的心靈。2016年寧夏青銅峽市就發生了這樣一起案例,涉案教師雖被抓獲,但留給孩子的心理陰影卻難以短時間內消除。

教育主管部門在清理違規違法涉邪培訓機構方面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必須築牢防邪第一步,嚴格審查辦學機構培訓的具體項目和內容、管理人員身份、培訓教師的專業資質、培訓的具體場所和設施等等,只有以上這些硬件軟件都具備、都合格,才能發給辦學許可證。此外,涉及到的工商、稅務、公安等部門,也要與教育部門分工合作,對於不和要求的培訓機構,無論大小,一定要堅決取締,毫不留情,共同為孩子們創造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

家長應儘量多抽時間陪伴孩子,既關心他們的生活,也關注他們的心理,不給邪教可乘之機。

絕大多數家長是沒有暑假的,時間的不同步使得家長在照管孩子方面可能有不及之處,提這樣幾個建議:關於報輔導班,除了教育主管部門以外,家長一定要操心:輔導班在哪裡?老師到底是什麼樣的人?課講得怎麼樣?上課科目、時間是怎麼安排的?有沒有室外活動項目?管理制度的具體內容是什麼?能不能嚴格執行等等,這些方面,都需要家長親自去考察、去了解方可放心。孩子大點之後,使用手機已是難以避免的事,手機方便家長和孩子的聯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手機的無限制使用。現在很多邪教組織也利用了學生愛上網愛玩手機的習慣,以此為媒介傳播邪教,引發了很多慘劇,俄羅斯曾出現過的“藍鯨”遊戲就是如此。所以家長一定要和孩子共同制定手機使用的時間和規則,並且要知道孩子用手機幹什麼。如果聊天,和誰聊,聊什麼內容?如果打遊戲,打什麼遊戲?孩子喜歡瀏覽哪些內容的網頁等等,只有這樣,才能心中有數,防患於未然。哲人說過,給土地除去雜草的最好辦法是種上糧食。的確如此,培養孩子良好健康的愛好是避免孩子走上邪路的好辦法,因此,家長在暑假期間,要支持孩子發揮興趣特長,讀書、體育、唱歌、跳舞、練琴、畫畫、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儘量滿足孩子因平時學習緊張而擱淺的興趣愛好,孩子愛上了這些有益又有趣的活動,自然就沒有時間和興趣去接觸邪教了。

只要幾方合力多操心,不讓暑假成為反邪教教育的“空檔期”,那廣大青少年學生,一定能度過一個愉快的假期,收穫成長和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