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市值蒸發80億!新媒:黃崢的成功來的太容易,也特別無聊!

拼多多上市一週了,首日估值近300億美元,創始人黃崢的身價瞬間超過白手起家的劉強東,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80後躋身全球億萬富豪俱樂部。

這一切只用了不到三年時間。

這一週以來拼多多深陷輿情危機,眾人吐槽"坑多多"、"拼夕夕"、"假貨多",譴責拼多多讓歷史倒退了二十年。截止發稿,拼多多市值已蒸發約80億。

拼多多市值蒸發80億!新媒:黃崢的成功來的太容易,也特別無聊!

儘管如此,沒有人可以否認,黃崢是成功的。他令無數個懷有"敲鐘夢"的創業者激情澎湃,時間與資本在他身上聚斂並放大。

黃崢的成功令我們必須直面這樣一個事實:這個時代,成功越來越容易,也越來越無聊。

成功來得真容易

拼多多的成功,離不開阿里和騰訊。就像拼多多創始人達達在回應輿情危機時說的,"拼多多能成長到現在主要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一直將淘寶作為自己導師。"

拼多多依靠簡單的模式和粗暴的價格,在電商市場中迅速崛起,這與當年淘寶的發展模式如出一轍。2003年淘寶上線,無數商家快速聚集在這個平臺上,豐富廉價的商品吸引了大量用戶紛至沓來,淘寶網迅速發展壯大,成為國內電商鼻祖。

拼多多市值蒸發80億!新媒:黃崢的成功來的太容易,也特別無聊!

淘寶上線後主流線上購物平臺陸續登場

據拼多多招股書披露,2018年第一季度,拼多多的佣金和廣告營收佔比已成2:8開的比例。"廣告+佣金"通常是平臺電商的成熟盈利模式。從這點來說,拼多多也愈加接近淘寶的商業生態特點。

拼多多市值蒸發80億!新媒:黃崢的成功來的太容易,也特別無聊!

拼多多"廣告+佣金"盈利模式成熟

但是龐大的市場魚龍混雜,淘寶的起家面對假貨亦是避無可避,電商的假貨病源也是從一開始就埋了下來。7月29日美團創始人王興發表在飯否上關於拼多多假貨的看法引起了熱議,他稱:一堆人質疑拼多多卻不質疑淘寶(是如何起家的),這已經說明我們這個社會是多麼健忘。

當我們指責拼多多販假售劣時,也別忘了假貨問題其實是整個電商行業的痛點。

拼多多一邊用阿里的路子做電商,另一邊搭上了微信的流量紅利。2017年1月微信小程序上線。靠著和小程序的快速貼合應變,拼多多在數據上完成了從2017年初月GMV20億到現在月GMV400億的驚人跳躍,這在以往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拼多多市值蒸發80億!新媒:黃崢的成功來的太容易,也特別無聊!

於是拼多多模仿淘寶的發家套路,借用微信的生態系統,玩著"社交電商"的新花樣,稍微一折騰便如同開掛一般快速崛起。2015年9月上線,2017年全年GMV就超過千億。達到千億量級,京東用了10年,唯品會用了8年,淘寶用了5年,拼多多隻用了兩年3個月。

我們再來看看黃崢的履歷。

拼多多市值蒸發80億!新媒:黃崢的成功來的太容易,也特別無聊!

拼多多市值蒸發80億!新媒:黃崢的成功來的太容易,也特別無聊!

拼多多市值蒸發80億!新媒:黃崢的成功來的太容易,也特別無聊!

拼多多市值蒸發80億!新媒:黃崢的成功來的太容易,也特別無聊!

拼多多市值蒸發80億!新媒:黃崢的成功來的太容易,也特別無聊!

拼多多市值蒸發80億!新媒:黃崢的成功來的太容易,也特別無聊!

拼多多市值蒸發80億!新媒:黃崢的成功來的太容易,也特別無聊!

拼多多市值蒸發80億!新媒:黃崢的成功來的太容易,也特別無聊!

據說早在浙大,黃崢就是學校的風雲人物,"老師口中的好學生,學弟學妹嘴裡的傳說。"

拼多多的投資人、高榕資本的張震說起黃崢的優點之一就是,結識了一批最優秀的企業家。丁磊、王衛、段永平、孫彤宇,能跟其中任何一個人做好朋友,就是很好的運氣了,而黃崢卻同時拿到了這四個人的天使投資。

黃崢的老師是段永平,浙大系一代商業大佬。據說段有四個徒弟,除了黃崢之外,另外三人分別是OPPO創始人陳明永、Vivo創始人沈煒、步步高的CEO金志江。

難怪媒體人陽淼這樣評價黃崢,"他就像《王者榮耀》裡王者玩的小號,一步彎路都沒走。"

千篇一律的成功 萬里挑一的人才

7月9日彭博刊登了一篇題為"Why Are Young Billionaires So Boring?"的社論,為什麼年輕的億萬富豪都這般無聊?當時正值臉書股價暴漲,小扎身價超越巴菲特,成為全球第三大富豪。

這裡的無聊不是指了無生趣,而是千篇一律,有跡可循。

與巴菲特這樣白手起家、閱歷豐富的老一輩富豪不同,小扎、黃崢這類80後富豪有著一套成功之路的基本配置:中產階級家庭、名校畢業、計算機專業、互聯網領域、硅谷實習或工作、一輪或多輪創業、上市。

隨便舉幾個國內外耳熟能詳的富豪為例,人人網兼美團網創始人王興、餓了麼創始人張旭豪、大眾點評創始人張濤、推特創始人傑克·多西、Uber創始人特拉維斯·卡蘭尼克、Snapchat創始人埃文·斯皮格爾……每人至少滿足四項基本配置。

福布斯2018年全球富豪排行榜中,有206位富豪來自科技行業,比去年增加23名,資產合計1.3萬億美元。而排名最前的20個人裡,就有9個來自互聯網科技行業,佔比45%,接近一半。

拼多多市值蒸發80億!新媒:黃崢的成功來的太容易,也特別無聊!

互聯網科技富豪撐起了半張排行榜

名校是不可或缺的配置之一。2017年福布斯富豪排行榜前400名中,有接近一半畢業於美國排名前十的大學。

拼多多市值蒸發80億!新媒:黃崢的成功來的太容易,也特別無聊!

福布斯富豪大多出身名校

白手起家的成功之路愈加人煙稀少。難怪劉強東在被問及對拼多多的看法時,略帶鄙夷地回答道,"如果你在中國購物過幾次,也許只要三次,馬上你就會有自己的答案。"

對了,成功的無聊配置要再加上一點:男性。在上文提到的206位科技富豪中,只有15位女性。去年巴西版《福布斯》發佈了一個虛擬財富排行榜,藉以諷刺清一色的男性富豪。他們都被 PS 成了女性形象,合成圖像保留了富豪們的很多面部特徵,甚是有趣。

拼多多市值蒸發80億!新媒:黃崢的成功來的太容易,也特別無聊!

小扎臉上保留了若隱若現的小雀斑

成功這麼近 又那麼遠

"天下有道,貧賤恥也"。 這個時代,成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受重視。

黃崢是成功的:開掛人生,一帆風順,一步彎路都沒有;成功看似越來越容易,走別人鋪好的路,賺三億人的錢;成功彷彿越來越無聊,一條大道跟著走,準保你通羅馬。

這個時代的成功是千篇一律的,但是有能力成功的人卻是萬里挑一的。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名校是不可或缺的配置之一,從常春藤名校"攀藤而上"的精英教育似乎是成功配置中重要的一環。但是對比中國普通家庭收入與高昂的留學成本,似乎令普通人望塵莫及。

圖7精英教育成本與人均收入的巨大缺口(上)2018年家庭收入等級劃分(下)

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收入兩萬五左右,北上廣也不過五萬多。低收入和貧困家庭佔比高達71%。

以廣州為例,每年人均收入5萬,哈佛一年留學成本接近50萬人民幣,兩年碩士過百萬,這樣的精英教育成本讓普通家庭難以支撐。即使是學費相對較低的公立學校,例如黃崢就讀的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留學一年保守估計也要30萬人民幣。

而且名校越來越難進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申請人數逐年增加,頂尖學府卻很少擴招。據留學機構新航道統計,常春藤8所名校全球錄取率幾乎都在個位數,去年中國大陸獲得藤校錄取總計僅有200人左右。

《經濟學人》2016年有一篇描述中國學生進軍常青藤漫漫征程的長文,文中有一段數據:

"中國學生擠進美國常青藤的競爭極其激烈,去年大約4萬中國學生申請美國大學,200人進了常青藤(錄取率0.5%)。哈佛每年在中國招7到8名學生,其中一人必是政商名流後代。相比之下,美國人申請就容易多了。例如2015年MIT國內申請者的錄取比例為9.7%,而海外申請者的錄取率只有3%。"

精英教育不是成功的必經之路。但它對成功人士而言,是基本配置;對國內普通人而言,是奢侈品。

扎克伯格出身紐約一箇中產家庭,父親是牙醫,母親是心理醫師。他在幼年時便學習使用父親的電腦,早早展現出編程的天賦,而且從小學到大學接受的都是精英教育。一箇中產家庭的80後尚能早早接觸電腦,如今年輕富豪們更是有能力、有意願給予孩子高配版的教育資源。

他們日益偏向選擇昂貴的國際學校培養下一代的全球競爭力。例如,華誼老總王中磊的兒子就讀就是北京德威英國國際學校,在業界內久負盛名的一家國際學校。僅2017屆畢業生中,就59個進入頂級名校,錄取院校有哈佛、耶魯、斯坦福、賓大、哥大等,連牛津劍橋都有7個人。但是看看學費,假設從幼兒班開始念起,唸到13年級(類似大學預科)約四百萬人民幣。

拼多多市值蒸發80億!新媒:黃崢的成功來的太容易,也特別無聊!

仰望德威學費

《"貴族氣"要從小培養,李湘女兒王詩齡9歲已經開始學打高爾夫了》、《華誼老總王中磊老婆曬兒子游玩照,王元也練習高爾夫球有模有樣》……這樣的頭條屢見不鮮。這個時代拼的不只是最強大腦,更是全方位素質的綜合競爭。

馬雲有云,人要成功,情商、智商、愛商缺一不可。不過這大多需要建立在家庭環境殷實的基礎之上。我們不否認寒門能出貴子,但有條件的家庭所能賦予孩子的成長環境,更有優勢在這個時代取得成功。

對他們而言,成功是容易的,縱使越來越無聊,也與我們無關。

我們這一群距離成功最遙遠的人,在電腦前寫著別人成功的公式,在手機上刷著別人成功的無聊,頗像吃不到葡萄的狐狸。 我們只能像住在蓋茨比豪宅旁邊小屋子的小角色,看著別人的成功,驚歎著容易又無聊,去傳頌別人的故事。然後繼續窩在自己的小屋子裡。

無聊著……無聊……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