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圩古鎮:老街

5月1日,勞動節,不用勞動,國家讓你出去耍,高速公路都免費。

高檔的景點估計是人滿為患,於是明智地選擇一個近點的地方去瞧一瞧。

比較來、比較去,靈川的大圩落入眼簾。

5月1日早上,臨時約上妻子的二位同事,驅車就奔向大圩。

大圩古鎮:老街

1、差不多十一半,就到了靈川的大圩古鎮,很幸運,天氣預報的大到暴雨並沒有如期而來。

大圩古鎮:老街

2、又是比較幸運,大圩的人流並不多。

大圩古鎮:老街

3、說是古鎮,實際上“古”的東西並不多,與全國各地大多數地方一樣,經過“破四舊”和拆舊建新,老祖宗留存的東西已經比較稀少了。

大圩古鎮:老街

4、街上見到的建築,大多數是仿古的,也許樣式與原來的建築差不多吧,但總覺少了點什麼,畢竟,中間隔了那麼一段,在傳承和文化上猶如被砍了一刀,雖不至於一刀兩斷,但留下一道很深的疤痕是難免的。

大圩古鎮:老街

5、這座萬壽宮建在這裡,要算比較突兀,我不清楚是否原先就有這麼一座建築,還是後來移植過來的。不過,門前攀龍附鳳的,覺得有點不太恰當。萬壽宮實際上是記念江西的地方保護神許真君而建。許真君原名許遜,三國時期人,官當得並不大,只做了旌陽縣令,當了十年,辭官回家後,根治水患,為民除害,深得民眾愛戴,許真君在136歲時去世,當地群眾於是修館記念他。隨著江西人到全國各地做生意,萬壽宮也修遍全國,成為事實上的江西會館。

大圩古鎮:老街

6、我相信這兒有一座關帝廟,但我絕不相信關帝廟是這樣的建築形式,這讓我一看,彷彿讓我回到了舊上海。仿古是沒有錯,但你得找準建築風格啊。

大圩古鎮:老街

7、如果沒有牌子的話,乍一看,說是教堂,我也相信,唯一比較得體的,大概就是那塊寫有關帝廟的牌子了。

大圩古鎮:老街

8、如果以前這裡有一家銀行的話,也絕不會是這個樣子的,有好幾層樓,絲毫沒有江南水鄉的樣子。

大圩古鎮:老街

9、這裡用來拍電影倒不錯,是那種反映三四十年代舊城市的。

大圩古鎮:老街

10、唯一變化較少的,大概就是那條石板路了。

大圩古鎮:老街

11、從這個角度看來,可以明顯的看到土洋結合的痕跡。

大圩古鎮:老街

12、中午陽光比較大,實際不太適合照相,但沒法選擇等候,只能拍一拍,權當留個記念吧。

大圩古鎮:老街

13、這裡實際上是一個酒店,但生意似乎不怎麼好,門前可捉麻雀。

大圩古鎮:老街

14、老街沿著灕江的右岸,傍江而建。

大圩古鎮:老街

15、這種建築,我懷疑是先有建築,而後再做立面改造,因為我相信以前沒有這種模樣的房子。

大圩古鎮:老街

16、萬壽宮門前有聯:道法禪機論人生,風生水起談運程。令人覺得此處的萬壽宮完全變了味,倒像是一個算命的場所了。

大圩古鎮:老街

17、聚元閣實際上是一個賣一些工藝品和字畫的小鋪子,這倒沒什麼好吐槽的。

大圩古鎮:老街

18、這招牌說得挺明白的。

大圩古鎮:老街

19

大圩古鎮:老街

20

大圩古鎮:老街

21、這個布行,大門和招牌倒像是原裝貨。

大圩古鎮:老街

22、這兩條盤龍柱,搞得太誇張了點,與青磚木板房看起來不太協調。

大圩古鎮:老街

23、正面來一張。

大圩古鎮:老街

24、這座的小木樓像是民國時期的風格。

大圩古鎮:老街

25、突兀兀地加了點現代氣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你總要有地方讓人涼衣服吧!

大圩古鎮:老街

26

大圩古鎮:老街

27、小鋪子門前綠色棚子倒是很有特點,我倒是很想種一些這樣的攀緣植物,但不知這種植物叫什麼名字。

大圩古鎮:老街

28

大圩古鎮:老街

29、石拱橋名為萬壽橋,始建於明代。

大圩古鎮:老街

30、萬壽橋拱跨太高,出入不太方便,在拱橋的一側,又建了一座小平橋。

大圩古鎮:老街

31、萬壽橋橫跨馬河,旁邊就是灕江。

大圩古鎮:老街

32

大圩古鎮:老街

33、馬河

大圩古鎮:老街

34、萬壽橋上留影。

大圩古鎮:老街

35、跨過萬壽橋,就來到泗瀛洲。

大圩古鎮:老街

36、泗瀛洲實際上是一條長街,兩邊是小店鋪。拱門上的字看不太清,好像寫的是“瑞霧瀛洲”。

大圩古鎮:老街

37、

大圩古鎮:老街

38

大圩古鎮:老街

39

大圩古鎮:老街

40、沒想這裡有一塊抗戰建國陣亡將士紀念碑,落款時期是民國二十七年,也就是一九三八年,這裡曾是北伐時期的基地之一,孫中山曾在此作了演講,也許是這段時期的烈士吧。

大圩古鎮:老街

41、

大圩古鎮:老街

42、橋上的石獅子做工粗糙,原裝貨被毀於文革時期。

大圩古鎮:老街

43、石板路也經不住歲月的折磨,變成了石子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