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不驚喜?美國又被打臉!這次動手的竟是日本

驚不驚喜?美國又被打臉!這次動手的竟是日本

近些年以來,美國逐漸將其戰略重心從中東移到了亞太地區。尤其是特朗普擔任美國總統以後,大力推行其旨在圍堵中俄的“印太連線”,從而使東北亞地區處於更加重要的戰略地位,成為了這一連線的東端發起點。特別是近兩年以來,別有用心的美國不斷挑起半島緊張局勢,並以此為藉口而讓日韓兩國部署性能強大的反導防禦系統,妄圖在東北亞織成一張可以有效對中俄施以軍事遏制的“大網”。然而,日韓兩國卻是各懷心思,並非無度的符合美國的聲調。

8月3日,環球網報道稱,據日本防衛省最高領導幕僚長河夜克俊在記者會上宣佈,日本將撤走為防備朝鮮發射彈道導彈而部署在北海道與中四國的航空自衛隊地對空攔截導彈“愛國者3”部隊。至於其理由,河野克俊表示,稱“美朝磋商正在進行,我們認為無事先預告就發射導彈的可能性很低”。隨後,他又指出日本“希望根據當時的形勢做出適當應對”。言下之意就是說,如今半島形勢已呈現出了日益穩定的狀態,已幾乎沒有了朝鮮試射核導彈的可能性。因此,日本撤走“愛國者-3”導彈是為了適應東北亞當前的形勢。

其實,在稍前時期,日本方面已經出現了要撤走“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的跡象。日本NHK電視臺於7月30日就透露出了這方面的相關消息,稱由於半島北部的核導彈威脅已經下降到了很低的程度了,因此原本部署在日本西南部的愛國者PAC-3非常有撤離的必要。由此可知,如果日本要一力堅持這樣做,將很明顯會與美國在東北亞的戰略意圖相違背。

驚不驚喜?美國又被打臉!這次動手的竟是日本

跟近兩年以來的“薩德入韓”一樣,薩德反導系統的部署表面上看似是韓國政府強行推動的,而實際卻是以美國為主導的,韓國方面其實有許多心不甘情不願的成分在裡面。因為這種擁有探測範圍十分寬廣的反導系統一旦落地,將會嚴重破壞東北亞地區的戰略平衡,而且很容易成為中俄等國的眾矢之的,無疑是引火燒身。更何況日本於去年8月部署的美國愛國者導彈系統本身就具有強大的攻擊性,跟日本專守防衛的要求不符。

可以預見的是,此次日本執意表現出要撤走愛國者導彈的意圖,肯定會令美國感到極為不安。因為美國其實一直還固守著令人唾棄的冷戰思維,總是將中俄兩國視為自己的假想敵。去年12月18日,特朗普還特意在其發佈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將中俄列為了“長期戰略對手”。因此,美國當然要處心積慮地利用日本與韓國這兩個亞洲鐵桿盟友一起對付中俄,借日韓兩國之力來打造遏制中俄的反導網。

至於日本此次十分罕見地違逆美國的意圖要撤走愛國者導彈系統,並拋出“朝鮮導彈威脅程度降低”的理由。美國為了扭轉日本的態度,也是苦心孤詣狠費了一番心思了的,甚至不惜使出其慣用的向他國大潑髒水的骯髒手段。7月31日,美國一情報官員煞有介事的稱,該國情報機構發現半島北部正在研製可抵達美國的新彈道導彈。具體來說,就是平壤附近的生產基地正在製造1至2枚液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顯而易見,美國是在借這種“莫須有”的事實來提醒日本須正視半島的“導彈威脅”,從而讓日本打消撤走愛國者導彈系統的意圖。

驚不驚喜?美國又被打臉!這次動手的竟是日本

事實上,美國與日本雖然是一對軍事盟友,但兩國之間卻常常表現得同床異夢,日本對美國也是陽奉陰違。至於美日之間的裂痕,幾乎是美國一手造成的。特朗普上臺以後,讓美國的對外政策看起來比諸以往是更加自私自利,不僅特朗普與今年3月份向全球揮舞的“關稅大棒”沒有放過日本,而且在駐日美軍擾民、軍購以及處理半島危機等問題上對日本毫不尊重。因此,狡詐的日本當然也會瞅準時機來敲打敲打自己的美國主子了。

小人黨而不群!這句成語用在美日這對盟友的關係上也同樣合適。美國心懷著想拉攏日本一起圍堵與遏制中俄的險惡意圖,但卻時常罔顧日本的利益訴求,便當然不會使日本對自己真心實意的俯首帖耳了,只要一有機會便會對美國反戈一擊。比如日本此次嚷著要撤走已經部署完成了的美國愛國者導彈系統,就等同公開宣稱不再給美國當槍使了,既是對特朗普政府的一次打臉,也無疑讓朝鮮成了最大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