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寺,走在千年古剎中,撿拾一份心靈的寧靜

阿育王寺,走在千年古剎中,撿拾一份心靈的寧靜

阿育王寺,走在千年古剎中,撿拾一份心靈的寧靜

阿育王寺,是我國現存唯一以阿育王命名的千年古剎。其地在今寧波市東20公里,鄞州區五鄉鎮寶幢。

阿育王寺素有“東南佛國”之稱,是佛教禪宗名寺,中國佛教“五山第五”。

早在南宗嘉熙元年(l237年),宋理宋就把其列為“天下五山之第二”。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被詔定為“天下禪宗五山之第五”。 由於寺內珍藏著一座名聞天下的佛祖 舍利寶塔而享譽中外佛教界。

阿育王寺,走在千年古剎中,撿拾一份心靈的寧靜

寺之座落方位,在鄮山分支育王山之西麓。面對玉幾山,左界育王嶺,右是赤瑩山峽谷。三山擁處,吉林參天,修竹蔽日。西望古剎,寺在山奧之底,南而遠眺,俱在峰巒之中,有世外桃源之感。加之四周翠崗蜿蜒,群陵起伏,稱之為“六殊勝八吉樣地”實非虛言。

阿育王寺,走在千年古剎中,撿拾一份心靈的寧靜

▲阿育王寺地形圖

阿育王寺,走在千年古剎中,撿拾一份心靈的寧靜

▲阿育王寺正門

阿育王寺,走在千年古剎中,撿拾一份心靈的寧靜

阿育王寺的建築確實非同等閒。四周群山環抱,古木參天,寺內殿宇巍峨,迴廊曲折,寶塔聳立,雕樑畫棟,妙勝莊嚴,古樸之中透著皇家豪氣,寧靜之中顯著佛家靈氣。

阿育王寺,走在千年古剎中,撿拾一份心靈的寧靜

阿育王寺,走在千年古剎中,撿拾一份心靈的寧靜

▲重簷歇山黃琉璃頂

阿育王寺坐北朝南,中路線上排布著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舍利殿、法堂。其中,舍利塔就在舍利殿內,舍利殿屋頂是金黃色的,較易尋找。

阿育王寺,走在千年古剎中,撿拾一份心靈的寧靜

▲舍利殿

阿育王寺,走在千年古剎中,撿拾一份心靈的寧靜

▲舍利寶塔

阿育王寺之所以如此聞名,主要是因為其有一座舉行皆嘆的舍利寶塔。舍利寶塔的主體建築為清代所建。

關於這舍利塔,

來頭可不小!

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劉薩訶於此得塔基一座,高約0.46米,寬0.23米,內懸寶磬,中綴舍利。此物傳為阿育王所造8.4萬塔之一,內藏舍利傳是釋迦牟尼涅磐後的遺骨,為中外佛教稈所崇敬。據說目前全世界僅存18 座舍利(佛骨)塔,我國擁有兩座一座在北京的西山;另一座就在阿育王寺塔中。

受到這個傳說的影響,

到此膜拜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

阿育王寺,走在千年古剎中,撿拾一份心靈的寧靜

▲八吉祥地碑碣

阿育王寺,走在千年古剎中,撿拾一份心靈的寧靜

▲妙喜泉碑碣

阿育王寺內較完整地保存著歷代碑碣、石刻、匾額以及經藏古籍等文物。

有唐範的書“阿育王寺常住田碑”、宋蘇軾書“宸奎閣碑銘”、宋張九成撰書的“妙喜泉銘”和元、明、清歷代碑額現代碑刻58塊,有唐雕四天王右像、唐貫休畫十六尊者石刻、殿內棟上有宋高宗的“

佛頂光明之塔”、宋孝宗御書“妙勝之御”、清乾隆御筆“覺行俱圓”等許多匾額和藏經樓上清雍正版本《龍藏》7247卷、《磧砂版大藏經》等珍品。其中以《阿育王寺常住田碑》《宸奎閣碑記》和《妙喜泉銘》最為珍貴。

阿育王寺,走在千年古剎中,撿拾一份心靈的寧靜

阿育王寺,走在千年古剎中,撿拾一份心靈的寧靜

▲阿育王寺內的三級保護古木——朴樹

從寺外到寺內,除了寺院整體給人的明淨、清澈和莊嚴感,讓人感到非常放鬆。漫步參天古樹下,心情已然融入當時的氛圍中。

阿育王寺,走在千年古剎中,撿拾一份心靈的寧靜

古樹下,偶遇一位僧者打撈河上飄落的樹葉,河上除了落葉再無其他,彷彿心境也被盪滌一般,乾淨、純粹與虔誠。

阿育王寺,走在千年古剎中,撿拾一份心靈的寧靜

▲阿育王寺天王殿

阿育王寺,走在千年古剎中,撿拾一份心靈的寧靜

▲鐘樓

阿育王寺,走在千年古剎中,撿拾一份心靈的寧靜

▲鄮山書院

信步阿育王寺內,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二山門、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寶殿、舍利殿、法堂和藏經樓。右側有云水堂、鄮峰草堂、拾翠樓、祖師殿、承恩堂、方丈殿、宸奎閣、寮房等361間;左側有松光齋、鐘樓、舍利單、先覺堂、大悲閣等264間。

走在恢弘又不失莊嚴的佛教建築群中,我得到了一份遠離城市的寧靜。

阿育王寺,走在千年古剎中,撿拾一份心靈的寧靜

阿育王寺,走在千年古剎中,撿拾一份心靈的寧靜

▲殊勝齋

阿育王寺殊勝齋素菜館是浙江省內最大的佛禪文化為主題的素食館,在素食館內吃上一碗素面,就結束了今天的阿育王寺之行。

阿育王寺,走在千年古剎中,撿拾一份心靈的寧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