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魚軟文營銷系列:社羣類軟文如何寫?

來,討論一下:

你加入了多少個微信群?多少個QQ群?都是因為什麼原因加入的?

“從本質上講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那些生來離群索居的個體,要麼不值得我們關注,要麼不是人類。社會從本質上看是先於個體而存在的。那些不能過公共生活,或者可以自給自足不需要過公共生活,因而不參與社會的,要麼是獸類,要麼是上帝。”

——亞里士多德《政治學》

大部分人會因為不同原因,加入一些社群。比如,一個班級為了便於溝通,會有班級群;一個熱愛足球的人,會主動尋求加入足球俱樂部社群,甚至愛讀書的人會加入閱讀群。基於某個人、某件事,都能形成一個社群。那麼,社群到底是什麼?

社群這個概念早就存在,我們通常所說的村子,就是基於血緣和地緣的典型社群。社會學家費孝通有一說法,鄉村社會的結構就是一個以血緣為基礎的同心圓狀的圈層組織,這個圈層以族長為中心,按親疏關係形成差序格局,就好像丟一顆石子在水面,以這個石子為中心,一層一層盪漾開去的漣漪,就是我們傳統人際關係的結構。在現實生活中,社群類似於俱樂部。如車友會、高爾夫俱樂部等形式,有某個核心成員或商家主要發起。

在互聯網時代,社群又被稱為社區。比如天涯社區、百度貼吧等,而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則演變為即時在線的社群,比如主流微信群、QQ群,另外也有新浪微博群、陌陌群等。

雖然如此,但社區和社群仍有差別。如鹿晗的百度貼吧,加入貼吧的都是鹿晗粉絲,但粉絲和粉絲之間不一定都認識,而在社群,人與人認識的概率更大。很多微信群設置了進入門檻,減少了人數,反而群員與群員之間能頻繁互動,信任感更強。也正是因為信任感更強,在社群中做軟文營銷更有利於轉化。

目前,社群軟文營銷主要陣地在微信群、QQ群,不同平臺的社群做軟文營銷時,應根據平臺不同特點而進行調整。

社群的3個特點

小明即將大學畢業,為迎接未來職場競爭,決定每週閱讀一本增加職場技能的書,但是又擔心自己堅持不下去,於是選擇加入“每週讀本書”的社群,並且繳納押金,承諾每週打卡寫讀書筆記,否則押金不退回,由其他完成群員瓜分。在群內,小明也能看到其他成員的打卡內容,與其他成員互相溝通閱讀心得。

如小明一樣,因某個具體原因而加入,並且在社群中群成員彼此溝通,大家都為某一個目標而付出努力為社群的共同特點。

《人人時代:無組織的組織力量》提到社群的3個特點:

(1)共同的目標或綱領。比如興趣社群——每日一畫。每天畫一幅畫就是這個社群的共同目標。早起打卡群,共同的目標則為每天早起打卡一次。

(2)擁有高效率協同工具。因為有微信、QQ這樣即時通訊工具,讓人與人之間溝通協作更方便。

(3)一致行動。因為有共同目標,加上高效協同工具,更容易達成一致行動。

動動腦,練習一下:

假如你負責一款低脂奶的社群營銷推廣,你會選擇以下哪個社群?為什麼?

①插花學習群

②“每月瘦2斤”的減肥食譜群

③某品牌健身俱樂部群

④產後媽媽塑身群

微信群與QQ群雖同為社群,但仍有差異,如人群年齡、社群的開放度。因此,作為社群營銷人員,應根據自身產品服務類型的目標人群進行選擇。

人群年齡——QQ群人群年齡更年輕,微信群則以職場人士為主。據企鵝智酷發佈的《用數據讀懂95後》年度報告顯示,QQ中95後用戶佔比最高,達44.36%,而微信人群則以職場人士居多。因此,在做社群營銷時,應充分考慮人群年齡的不同,根據產品目標人群的不同而進行選擇。如針對學生人群的耳機,使用QQ群會好過微信群。

開放度——QQ群更傾向於陌生人社交,而微信群則基於熟人社交。QQ群通過群號、通過搜索框搜索關鍵詞均可查找到對應QQ群,而微信群則無固定群號,群二維碼7天后實效,並且超過100人就需群員單獨邀請入群。由此可見,QQ群更為開放,而微信群則相對封閉。因此,微信群熟人更多,彼此信任感則更強,但相應的,微信群規模有限,最多500人為上限,而QQ群雖陌生人居多,但群成員上限可達2000人。

雖有差異,但軟文營銷方法均具有相似性。社群軟文營銷,主要是在微信群或QQ群中發佈短小軟文或通過各種方式,達到銷售商品或服務,或營銷推廣的目的。

動動腦,練習一下:

QQ群和微信群有什麼區別?你可以列出來嗎?

4個不同類型社群的不同玩法

來,討論一下:

你覺得在媽媽群和在讀書群的社群軟文能用一樣的內容嗎?為什麼?

不同類型的群,所使用的軟文營銷方法不同,可植入的廣告類型也有不同。一般而言,社群類型有如下幾種,且軟文營銷方式也會有所不同。

(1)產品類社群。比如小米、錘子、蘋果的粉絲群,都是產品的忠實用戶,對產品或品牌較為關注,又或者是一個店鋪,為自己的重視顧客創建社群。此類社群多由品牌官方創建,也有由粉絲自行建立的社群。在此類社群中適合直接發佈產品相關內容,或直接做與品牌產品相配套周邊,如在手機品牌社群中,官方可直接發佈相關信息,其他產品如手機套、耳機、移動充電寶等也可適當植入。

作為以商家為中心的社群,因成員對商家認可度高,所以社群廣告多以直接廣告為主,如只直接發佈銷售信息,促銷活動,或直接在社群中以商品銷售為目的發起的互動。比如,某水果店社群,直接以廣告形式出現,觸動群友接龍購買水果。如圖8-1所示。左邊截圖為群主發起接龍通知,告知水果信息,參與接龍可以預售價購買。右邊截圖為有需求的群友自發膚質上一條群友信息填寫自己的信息參與購買。

葉小魚軟文營銷系列:社群類軟文如何寫?

圖8-1:水果店社群接龍銷售水果

(2)同好類社群。比如羅輯思維、吳曉波社群,群成員多因價值觀相似而相聚,彼此之間認同感強烈。此類社群因對於創始人或群主認同感強烈,社群軟文可直接由群主或意見領袖發出,但發出時應與當前群聊主題相統一。如:群內成員正在探討西藏旅行,此時群主或意見領袖可順勢拋出自己曾住過的酒店,或吃過的飯店。

另外,還可以話題形式植入。如,社群中設置固定提問,讓群員參與互動,在問題中融入廣告。如圖8-2所示。

葉小魚軟文營銷系列:社群類軟文如何寫?

圖8-2:社群提問帶出廣告

(3)學習類社群。例如起點學院、職場充電寶、選擇自己的學習類社群,群成員均為了學習某一主題課程而加入社群。社群軟文如需投放,可考慮由相關主題的主講老師進行推薦。如,講解PPT技巧的課程,可輔助推薦銷售PPT系列課。

(4)以某個標籤為主的混合類社群。如以城市群、居住小區群、不同職業的交流群、母嬰媽媽群等,此類社群內容混雜。如需做社群軟文營銷還應以多個群員相互配合,達到廣告露出的效果。如媽媽群紙尿褲及護臀膏推薦,可用一成員提出問題:“我家孩子紅屁股了,有什麼辦法解決嗎?”另一成員則回覆“我家孩子之前也是這樣,後來換了個某某品牌紙尿褲就好很多了,不過紅屁股了也得先塗一點護臀膏,效果會更好,我當時用的護臀膏是某某牌的,用的效果不錯”,另外幾個成員跟隨附和,隨即拋出購買鏈接。

另外,還可以具體的主題分享發起群聊,分享後推薦商品或服務。如,某便利連鎖店在美食主題的社群邀請人分享如何選牛排,如何煎牛排,分享到最後,以發福利形式把商品銷售出去。如圖8-3所示。

葉小魚軟文營銷系列:社群類軟文如何寫?

圖8-3: 美食社群分享內容後推出廣告

社群軟文運營實例解析

社群廣告軟文植入看似較為簡單,但整體工作均需安排的滴水不漏。以下為陽米科技為銷售《黃金人脈一課通》而做的社群營銷,主要形式為邀請課程開發老師免費在微信群為大家分享分享一節課,從而推動主體課程的銷售。

此次社群營銷,在社群各環節,如粉絲的進群、群內互動、課程分享安排、廣告露出等均有合理安排。另外,課程老師在社群分享的內容,也是一篇有效的社群軟文。

一. 社群營銷環節安排解析

(1)粉絲進群有門檻,分享傳播擴大社群影響力。

筆者瞭解有這樣的課表示要參與,向工作人員申請入群,工作人員即以福利形式讓筆者分享本次免費課廣告海報到朋友圈。分享海報算是進群門檻,一方面要進群人員有所付出,讓人更為重視本次社群分享,另一方面加大本次社群活動影響力。並且,工作人員與粉絲的溝通中,充滿人情味,讓粉絲感覺就是和自己朋友對話。如圖8-4所示。

圖8-4: 工作人員發佈入群門檻

(2)進群后發佈活動介紹,群互動讓群員互相熟悉起來。

進群后,工作人員會發布本次社群活動的信息,首先用一段話告知,為什麼要參與本次活動,參與本次活動的好處。如:“我們今天相聚在此都是通過社群鏈接起來的,不管是哪個社群,大家都能夠感受到抱團成長的正向意義。在同一個社群有的人發展平平,有的人卻是光速成長,其中的差別除了自身努力,還有貴人相助,因此掌握正確的勾搭方法尤其重要。聽聽一個普通人如何在半年時間勾搭上大咖,或許對大家有啟發。“並且隨後,發佈本次活動相關信息,講師介紹。

與此同時,群內工作人員還發布”自我介紹模版“,供群員參與互動,互相認識。如圖8-5所示。

自我介紹主要說明信息:“暱稱、所在城市、職業、技能、能夠提供給大家的幫助,我想鏈接本群的人”,這些信息可以讓大家對自我介紹的人有個快速瞭解,“能夠提供給大家的幫助”更有助於其他成員主動鏈接自我介紹的人,而“我想鏈接本群的人”則會刺激下一個成員繼續發自我介紹。

圖8-5: 活動信息發佈及群員互相認識

(3)通過問題,讓群員根據主題互動,為活動主題預熱。

當大部分人互相認識後,及時推出“每日一問”,讓大家吐槽失敗的人脈勾搭案例,群員參與的同時,也反映出本次分享主題的重要性,為活動的持續預熱。如圖8-6所示。

圖8-6:群內“每日一問”,為活動主題預熱

(4)活動開始,信息發佈有提示。

活動開始前,活動相關信息再次發佈。由於群聊信息太多,為確保分享有序,避免過度刷屏而同步發佈溫馨提示:儘量不要在嘉賓分享時刷屏,告知有具體的答疑環節,不發佈與分享無關的鏈接。如圖8-7所示。

圖8-7:活動開始前的信息發佈

(5)活動中,有節奏的互動並考慮不同時間段進入群聊成員的感受。

活動開始時,分享老師會有節奏的互動,比如讓人直接回複數字“1”表示正在跟著分享者的節奏,以及對相關問題的認同,另外,在上一環節過後,會有分享記錄及時發出,以備後來進入群聊的人直接查看。如圖8-8所示。

圖8-8:活動中有節奏的互動以及相關信息即時整理

(6)活動後,廣告自然露出,輔以課程口碑、曬單。

活動分享結束後,工作人員發紅包烘托起氛圍,學員發紅包感謝老師分享。此時安排已購買學員發送購買截圖,自然引出課程廣告。如圖8-9所示。與此同時,群內學員分享課程所得,刺激成交。如圖8-10所示。過後,不斷有越來越多的群員購買課程,持續曬單,曬單的同時又能進一步刺激還沒有購買的群友。如圖8-11。

圖8-9:活動過後廣告以學員曬單開始,自然引出廣告

圖8-10:廣告信息及學員評價

圖8-11:群員曬單

(7)活動後促進群友互相認識,並不斷提醒爬樓回顧課程內容。

因之前有自我介紹模版,群友參與互動填寫過個人相關信息,工作人員按照每個人的特色標籤羅列,供大家互相認識(圖8-12左),另外還按照城市地區分類蓋樓,為同城群友線下見面提供機會(圖8-12中)。於此同時,活動第二天還會提醒沒有參與分享課直播的群友查看相關內容彙總鏈接,以及常見疑問解答鏈接,並通知時間短暫,群將在第三天解散,催促學員有互相認識,主動鏈接。如圖8-12右。活動第三天,又以分享總結乾貨的方式,提醒群友爬樓查看信息。如圖8-13所示。

圖8-12:活動後延續,讓群友互相鏈接及信息提示

圖8-13:活動後延續,分享總結提醒爬樓

動動腦,練習一下:

如果由你主要發起群聊,以群分享為形式銷售商品或服務,如果遇見分享中冷場,無人響應分享者,你會怎麼辦?

(8)主辦方後臺控制

很多群聊經常會遇見無人響應,只留主辦方唱獨角戲;也會存在話題無人接,或者因為群聊太多,群員參與感不強,因此為避免各種情況,主辦方會提前佈置關鍵節點,安排具體人員在具體實踐出現互動,帶動群內氣氛,引導群員成交。本次群活動在開始前,內部成立一個10人左右的小群,安排部署具體內容,如同8-14所示。

活動前物料確認,包含各種群發內容、暖場中需要做的響應、發紅包、問題接龍並且@具體人員名單以及整體的流程控制,大家分別需要做的事情,均有具體安排。可保證群群聊有節奏的推進。內部參與人員有主辦方工作人員,已購買課程忠實粉絲。

圖8-14:社群營銷後臺安排

以上是完整的社群軟文營銷流程節點,不僅考慮到傳播,信息廣告,更考慮到促使群成員之間互相鏈接,於此同時,運用相關技巧,人員之間的配合,將系列課程順理成章的銷售出去,讓銷售痕跡較為隱蔽。

二. 社群分享稿解析

分享者在社群中的分享內容,本質上就是一篇軟文,相比其他渠道發佈的軟文,在形式會用小段文字或語音連續發送,並且會更強調與群員的及時互動。在內容主題的選取上,會與所需銷售的產品息息相關,比如,本次銷售的課程產品為《黃金人脈一課通》,社群分享主題則是《3招讓你不用很厲害,也能吸引黃金人脈》。

以下為分享正文:

大家好!我是百合,今天受BetterMe大本營的邀請,參與城市營全國聯動,和小夥伴們一起探討,作為普通人如何吸引黃金人脈,讓自己加速成長。

(一激動,口紅都擦掉了)好,進入正題。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有時候努力不一定就有收穫,人和人還真的不一樣。

同樣是一起進公司,綜合評定都是優秀,為什麼升職加薪的是他而不是我?同樣是全職在家,都要奶娃做家務,為什麼她能輕鬆賺錢,我只能靠老公養家?同樣是業餘充電,看書學習聽講座,為什麼TA半年實現逆襲,你還在原地打轉?

大家有同感嗎?其實大家也大嘗試改變。學習三分鐘電梯術,卻被領導視為刻意搞關係;聯繫朋友分享方法,全是陌生信息,感覺自己OUT了;早起打卡一樣不拉,卻感覺自己越來越找不到方向;

搞關係,真的很難嗎?

最近《我的前半生》這部電視劇特別火,大家有看嗎?這部劇最近可火了,據說女性觀眾居多,子君重新踏入職場時,賀涵對子君這了一段這樣的話:

賀:我就是你的人脈資源,逢年過節的時候,客氣一點,給我問候一下,你有什麼事情找我,我都會盡量幫你的。

羅:我要靠自己的能力。

賀:能力不是說你有一份多好的簡歷或者你多賣出幾雙鞋子。維護住跟我的良好關係,就是你的能力呀!你通過認識我的熟人,找到更好的工作,誰說這不是你的能力?

請問大家對這段話有什麼理解?

我的理解是:擁有良好的人脈資源,也是一種能力

我對羅子君的逆襲是這樣看的:

1、賀涵和唐晶,對羅子君的影響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2、另外還有一個關鍵人物——Miss吳,她在羅子君四面碰壁的時候伸出了援助之手,並且願意拋出橄欖枝,準備帶她去杭州。

這幾個人物對於羅子君來講,就是黃金人脈。

【敲重點】黃金人脈就是能夠在關鍵時刻幫助你的人!

葉小魚軟文營銷系列:社群類軟文如何寫?

比如在公司,領導就是你的黃金人脈;在社會上,項目投資人、資源豐富的人可能是你的黃金人脈。那麼普通人如何吸引黃金人脈呢?今天我會結合自己的親身經體會,教大家三招,讓你不用很厲害也能吸引黃金人脈。

你只需要弄清楚三個問題:

1、周圍都是厲害的人,哪點可以讓你脫穎而出

2、只有不起眼的小特長,怎樣用才能更有價值

3、圈子太小太封閉,怎樣有機會接近黃金人脈

葉小魚軟文營銷系列:社群類軟文如何寫?

一、周圍的人也都很厲害,怎樣才能讓你脫穎而出

我來舉一個例子,大家分析一下:

小李最近入職了某外企公司做銷售,入職不久他便發現老闆特別賞識部門裡的銷售骨幹,經常把他們叫到辦公室裡指點他們,而自己作為新人,銷售業績上暫時沒有什麼突出表現。

如果你是小李,會用哪些方法讓自己脫穎而出?

我來說一說吧。這個小李,曾經是我的同事,性格比較悶,銷售的工作並不適合他。一次偶然的機會,公司要求新員工述職,他的PPT在新員工中讓人眼前一亮,不僅邏輯清晰、表現有力,還很美觀。不但給部門主管長了臉,還意外的受到大老闆的讚賞。於是公司重要的彙報或者路演材料,老闆都點名由他來參與完成,6個月後,他調離了銷售崗,直接升了總助。這是真人真事。

大家說說,為什麼一個簡單的PPT技能能讓一個人得到升遷呢?

PPT是領導月度、季度以及年度彙報最重要的工具,彙報做得好不好,直接決定了部門業績表現。然而,領導層都不會親自寫材料。所以對於普通人來講,學習辦公技能不失為一種在職場彎道超車的好方法哦~有人會說:我擅長的東西別人也會呀,怎麼才能輪到我呢?

我給大家講講。秋葉大叔,前面已經介紹過了,他的PPT團隊,目前是PPT在線教育領域NO1,只要提到學PPT,大多數人就會想到秋葉PP,秋葉大叔的PPT並不是做的最好的,但是,他成功的靠的PPT標籤,卡位了在線教育領域,目前在線學員超過15萬。

再給大家講一下身邊人的事兒:坐我隔壁的,對大家的啟發或許會更大,有一個人,一年前,她只是個生孩子辭職在家的寶媽,半年後成為知識IP大本營的總負責人。

她就是靠一個標籤做到的。知識IP大本營第一期時,第一次的大咖分享,她是第一個完整整理分享內容的人,不少人鼓勵她還給她提了很多的改進意見。

從那以後她就負責了大咖分享的工作。接下來,她一發不可收拾,包攬了群裡所有的知識、信息的整合、對外輸出傳播的工作。IP營裡只要一提整理達人,第一個想起的是她,僅管有人整理的更專業,但沒有人像她一樣有動和用心。

當然她自己也說自己並不是整理最好的,但我們可以看出她是最積極主動而且經常想著優化自己工作的人。目前,她是陽米科技的創始員工。是@鄰三月-BetterMe大本營的得力干將。

《偷師學藝》這本書中,作者提倡一個觀點:假裝你一直在做某件事,直到你真的做成了。可以很好的拿來解決“如何讓不起眼的特長變得有價值”。

如果還有人沒有明顯的標籤,我有一句話送給大家。

如果你目前是普通人,你要做的一不是打敗其他人,而是努力展示自己的才華,哪怕它不完美,展示的過程中,你會遇到很多機會,找準合作的迅速切換賽道。

【劃重點】周圍都是厲害的人,哪點可以讓你脫穎而出?

搶在別人前面把你的特長標籤化。

葉小魚軟文營銷系列:社群類軟文如何寫?

二、只有不起眼的小特長,怎樣用才能更有價值

葉小魚軟文營銷系列:社群類軟文如何寫?

例如剛剛提到的PPT製作,你拼不過專業的演示設計師,但是掌握幾成功力,在單位成為領導御用的PPT寫手,很有可能。

再例如手繪,如果你不是科班出身,很難單靠努力拼過專業插畫師。但是,你有自己的風格,就有機會為出書的作者配插圖,為做訓練營的老師配手繪筆記,同樣有創造新起點的機會。

我的看法是:先努力獲得一個小機會,再盡全力置換大機會。

獲得小機會的方法很簡單:

1、在你變得很厲害之前,主動免費為別人提供幫助。

2、提高曝光度:讓更多的人知道你在做什麼

IP營的心儀爸爸,在IP營運營團隊負責海報設計,他的創意和腦洞令人印象深刻。前不久他受人之託做了一張海報,意外鏈接到古典老師,為其設計新書推廣頭圖。這就是他當時設計的腦洞百出的廣告。

葉小魚軟文營銷系列:社群類軟文如何寫?

他的第一個小機會是:申請加入IP營運營團隊,免費做了了3個多月的設計,活兒好,速度快。然後,轉換到了古典老師的設計邀請。如果他不主動付出,免得自己設計很辛苦,是要按勞計酬,請問他會有機會嗎?

前面提過一個問題:

同樣是業餘充電,看書學習聽講座,為什麼TA半年實現逆襲,你還在原地打轉?

同樣是在聽分享,大家真的在聽分享,還有個小夥伴 @沈展在等待的過程中,主動整理了大家的自我介紹和提問清單成功引起了我的關注,這就是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鏈接的開始。

主動付出。這句話是不是一個老生常談的道理?講出來一點新意都沒有,但它就是有用。

【敲重點】只有不起眼的小特長,怎樣才能用得更有價值?

先努力獲得一個小機會,再盡全力置換大機會

葉小魚軟文營銷系列:社群類軟文如何寫?

三、圈子太小太封閉,怎樣有機會接近黃金人脈

葉小魚軟文營銷系列:社群類軟文如何寫?

圈子太小太封閉,怎樣有機會接近黃金人脈,大家是否有過這樣的境遇呢?——圈子太小,我的特長在現在工作崗位中根本施展不了。其實走出小圈子的辦法還是挺多:加入社群、參加學習營、打卡群等等,總的來說,就是進入另一個圈子。

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們分析一下:進入圈子,是為了營造同伴氛圍,增加鏈接的機會,這是很好的起點!

但是,如果你的目的是希望遇上貴人,幫助自己實現某個目標。那麼,因為光進圈子沒有用,你還得學會抱大腿的正確姿勢。

這兩年網課、分享、訓練營都快氾濫了,一塊聽聽、千聊、荔枝微課、得到專欄等等,買的時候,覺得大家都在學,反正不貴,以後慢慢學。

結果後來發現錢花了,沒有時間去學,覺得好浪費?如果我說這些產品不僅可以拿來學,還能拿來用,大家信嗎?

從人脈的角度,把這些聽分享、報網課或者買書,當成是一張鏈接黃金人脈的門票,也是普通人抱上大腿的第一步。

這張門票的用法有很多種:

【1】學會做:認認真真交作業。踏實肯幹的人在這個環節很有機會。

有一名大學生,買了秋葉團隊的PPT課程,認真交作業,升級為小助手,這個暑假順利成為秋葉PPT團隊的實習生(要知道秋葉老師的團隊招人向來是很嚴格的)。這種案例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2】學做送。單價不高的,比如一塊聽聽,利用分銷功能,在朋友圈轉發,可以分享給朋友,既幫了朋友,又幫助老師做了傳播。

【3】學會曬:再大的咖也喜歡粉絲誇他的產品好,幫他傳播。

葉小魚軟文營銷系列:社群類軟文如何寫?

這是鄰三月-BetterMe大本營獨特的曬書大法。曬筆記、曬封面、曬二維碼、腦洞百出轉發對方的宣傳文案,展示你的推廣才華。

【4】學會問:拿書或者課程的問題去請教。問題提的好,就能獲得好機會。

購買一樣對方的商品,獲得一個“客戶”或者“學員”的身份,是不是比請客送禮容易的多?很多人之所以沒有機會走入貴人的圈子,表面上看起來是缺乏機會,其實機會很多,只是沒有有效利用。外面的機會很多,尤其是這幾年,知識付費興起的時代,社群裡面需要多元化的才能,很多在本職工作上很普通的人,在社群中找到了自我展示的舞臺。

【敲重點】圈子太小太封閉,怎樣有機會接近黃金人脈

你要接近黃金人脈,首先要學會用正確的姿勢抱大腿。

葉小魚軟文營銷系列:社群類軟文如何寫?

總結一下:

普通人通過吸引願意栽培你的黃金人脈,實現彎道超車只需要解決三個問題:

1、周圍都是厲害的人,怎樣才能讓你脫穎而出

——搶在別人前面把你的特長標籤化。

2、不起眼的小特長,怎樣用才能更有價值

——先努力獲得一個小機會,再盡全力置換大機會。

3、圈子太小太封閉,怎樣接近黃金人脈

——你要接近黃金人脈,首先要學會用正確的姿勢抱大腿。

在分享內容上,主要分為幾塊:

1. 開場簡要介紹自己,交代本次分享背景,進入正題。比如第一段”大家好!我是百合,今天受BetterMe大本營的邀請,參與城市營全國聯動,和小夥伴們一起探討,作為普通人如何吸引黃金人脈,讓自己加速成長。“

2. 拋出話題引起共鳴,拋出概念。比如“你有沒有這種感覺:有時候努力不一定就有收穫,人和人還真的不一樣。”,緊接著引用職場人群、全職主婦等問題場景,引起共鳴。並且還引用了當下熱點《我的前半生》裡的男女主角的對話,詢問群友怎麼看這段話,與群友互動。

3. 分享內容有節奏。本次分享主要分享三點,每點開始之前都會用圖片強調,重點語句用圖片強調。每個小點分享完都會有個小結,比如分享中的“【敲重點】”,還特別用中括號特別註明,引起注意。

4. 在分享內容上,圍繞著問題場景來設置。比如“周圍的人也都很厲害,怎樣才能讓你脫穎而出”,“只有不起眼的小特長,怎樣用才能更有價值”,“圈子太小太封閉,怎樣有機會接近黃金人脈”,這樣具有場景的問題分享大綱,更容易讓人有共鳴,想繼續瞭解下去。

5. 充分考慮閱讀體驗。群內分享如果輸出大段、文字,會讓閱讀者有閱讀壓力,所以,分享內容多以短句形式出現,力求每次發一兩句話,控制在三行之內,群友的閱讀體驗更佳。

動動腦,練習一下:

假如你負責在社群中以銷售酸奶機為目的做分享,你會分享什麼主題?

(1)如何在一個月內瘦2斤

(2)教你自制各種口味的酸奶

(3)美容養顏的7個小妙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