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告訴你:"0元團=60萬年薪=1000萬收益"背後的故事……

雲南告訴你:

在旅遊出行中,低價團陷阱並不少見,與前不久爆料的北京低價團、青島低價團、三亞低價團等如出一轍,雲南也是低價團旅遊的重災區!

  前不久,雲南就破獲了一個涉及“低價團”旅遊“黑色利益鏈”關鍵環節的特大案件,並對昆明、大理、西雙版納等多地的旅行社和購物店的相關人員進行了抓捕。

雲南告訴你:

1、第一線的導遊收入是什麼情況?

  據瞭解,在日常帶團過程中,旅行社往往需要導遊先墊付團款,這部分墊款一般在帶團結束後的15至20天內,由旅行社來報銷。

而旅行社並不會給導遊支付固定的薪酬以及購買必要的社保,真正屬於導遊個人的收入與遊客的購物情況息息相關,行業默認的規則是(導遊的收入是)整個團隊購物金額的10%,也就是10個點。目前整個市場上是隻有通過客人購物才能決定這個導遊的收入高低:

雲南告訴你:

  有些“導遊”(也可能是沒有證件的黑導遊)一年帶了49個團,收入高達60餘萬元;但是具體到每一次帶團,也有虧錢的情況,比如導遊帶的團有退貨,導遊的提成也要扣回,所以導遊收入也不穩定,所以就有一種投機主義的心理在作怪!

2、幕後的旅行社的收入佔比多少?

  一名導遊,一年通過遊客購物就能收入60多萬,而這僅僅只是遊客購物額的十分之一,涉案旅行社收入七成靠購物,如何理解這七成到底有多大的利潤呢?

  在低價團的運營模式中,最關鍵的有四個環節,最上層被稱為組團旅行社,負責在遊客居住地推廣旅遊產品,以明顯低於市場價格的產品來吸引遊客報團。

雲南告訴你:

之後,組團旅行社會將這些遊客交給旅遊目的地的地接旅行社來負責具體的行程。而地接旅行社需要承擔遊客出行的大部分成本,並在設計遊客行程時,安排多個旅遊商品購物店,通過導遊引導遊客進店消費,再從購物店收取回扣,來彌補遊客的出行成本,並獲得自己的利潤。

  旅客購物商品價格至少翻了十倍,對,至少10倍,而後一個沒有支付一分錢團款的零元團,最後竟然為旅行社可能帶來高達36萬餘元的利潤。

雲南告訴你:

3、“待宰的羔羊”的遊客從哪裡來?遊客的“人頭費”是多少?

  本次涉案的北京和深圳上游兩家組團旅行社的負責人,利用自己的職務便利,為雲南的旅行社組織了大量低團費、甚至免團費的遊客,而每向仟悅旅行社輸送一名遊客,他個人就能獲得50至200元的人頭費,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僅此一項,兩人合計收入130餘萬元。

雲南告訴你:

  我國旅遊法第三十五條規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價組織旅遊活動,誘騙旅遊者,並通過安排購物或者另行付費旅遊項目獲取回扣等不正當利益。

本次涉案的相關人員:雲南本地旅行社、雲南本地導遊、外省旅行社極其工作人員、在雲南經營購物店的人員,都是哪裡人呢?靜待後續......

對此,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