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塔鋼筋混凝土基礎 混凝土的澆築

杆塔鋼筋混凝土基礎 混凝土的澆築

1、攪拌臺的搭設

施工中攪拌機支撐在基面中便於施工的平地上,只需用150×150×5000的方木(或鋼管)及竹架板搭設下料臺。對於如下圖所示地形,直接在坑口搭設下料臺有困難時,可以採用φ50鋼管按圖中方式搭設支撐架。

杆塔鋼筋混凝土基礎 混凝土的澆築

▲ 攪拌臺搭設簡圖

2、混凝土攪拌及搗固

施工現場混凝土一般採用機械拌制機械振搗。攪拌及搗固混土時應注意:

攪拌機進料量為0.15m3/筒,出料次數為20~25次/小時。

混凝土攪拌的最短時間(即自全部材料裝入攪拌機到出料止)不少於1.5分鐘。

為避免攪拌機超負荷運行,每次投料量為50kg水泥的混凝土量。

填料順序:砂子→水泥→石子→水。填料必須在攪拌機正常運轉下進行,不得停機加料後再啟動攪拌。對已經攪拌好的混凝土,必須全部倒出,才能裝入第二次料。攪拌機使用完畢後,必須倒入清水經攪動清冼並將水放出後,方可停止轉動。

澆築的混凝土應分層搗固。每層澆築厚度為振動棒有效作用長度的1.25倍以內。為保證混凝土上下層結合成整體,每次振搗時振動棒應插入下層50mm。

搗固須序

底板振搗從一角開始,沿模板一邊逐漸向前推進。先振搗半邊底,然後再振搗另半邊,結合部分要重合。

立柱振搗從一角開始,逐排向對角方向推移,最好從靠近中心樁方向的角開始。

每點振搗時間應合適,以砼表面出漿和不再沉落為止,不得漏振和過振。更不允許振動棒觸及鋼筋、地腳螺栓和模板。對振動棒無法振搗的死角應輔以人工搗固。

杆塔鋼筋混凝土基礎 混凝土的澆築

.

3、混凝土澆築注意事項

澆築前必須校對尺寸、基礎根開、高程、鋼筋數量、質量、插入角鋼規格與長度。

澆築前必須清除基坑內積水、雜物,嚴禁在浮土上澆注混凝土。對乾燥的非粘性土,應用水溼潤;對未風化的岩石,應用水清洗,且其表面不得存留積水。

為保證混凝土自下料臺傾落到坑內的自由高度不得超過2米,在澆築底板時應使用下料斗。澆築時先從一角或一處開始,逐漸向四周延伸。

雨天不宜露天澆築混凝土,如必須澆築時須及時覆蓋,防止雨水沖刷。

立柱部分澆製:當快澆製到底板與立柱結合處時,應視已澆的底板混凝土水灰比大小,適當調整水灰比,使其坍落度減小,搗固也應適當。斜柱各稜角處,由於鋼筋的密佈,傾斜後本身的混凝土自重作用,往往使稜角處混凝土質量難以保證,應特別注意搗固,保證密實。此外,當澆築到插入角鋼的塔腳部位時,應將塔腳周圍搗固密實。

澆築時要隨時注意模板及支撐是否變形、下沉、移動及跑漿現象,插入角鋼是否發生移動、下沉,如有上述情形,應立即停止澆築,待處理好後再澆築。澆築時應注意鋼筋籠與四周模板保持一定距離,防止露筋。

一個腿的混凝土應儘量一次澆完,間歇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如不能一次澆完,則必須待混凝土的抗壓強度達到1.2MPa後,將表面打毛並用水清洗,然後澆一層與原混凝土同樣成分的水泥砂漿,再繼續澆築。C15級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的大概時間見下表。

杆塔鋼筋混凝土基礎 混凝土的澆築

.

4、混凝土澆築時的質量檢查

為保證混凝土的澆築質量,對澆築的混凝土按下列規定進行質量檢查:

檢查混凝土組成材料的質量和用量,每班日或每個基礎至少兩次。

檢查混凝土在澆築地點的坍落度(機械攪拌30~50mm,人工攪拌50~70mm),每日或每個基礎至少兩次,坍落度檢查方法見下圖所示:

杆塔鋼筋混凝土基礎 混凝土的澆築

▲ 坍落度(mm)測量示意圖

隨時檢查混凝土的攪拌時間。

在每斑日或每個腿澆築過程中,如混凝土配合比由於外界影響而變化時,應及時檢查調整。

以試塊為依據,檢查混凝土強度是否達到設計強度。試塊的製作方法如下:混凝土試塊按每基基礎製作三塊(一組)。試塊應在澆製現場用基礎混凝土同材料製作。其養護條件與基礎本體相同。試塊結構為邊長150mm的立方體,製作時分層搗固。原材料變化、配合比變更時,應另作一組試塊。

在澆築混凝土的過程中,要及時做好各種施工記錄,並請駐點監理代表簽字。

杆塔鋼筋混凝土基礎 混凝土的澆築

.

5、混凝土的養護

對於拆模前的基礎以及拆模後不能立即回填的基礎,要按下述要求進行養護。養護必須在澆完後12小時內開始,炎熱或有風天氣3小時後開始養護。養護方法是將溼的草袋或稻草等覆蓋在混凝土上,經常澆水,保持溼潤,澆水次數以能保持混凝土具有足夠的潤溼程度為宜。養護用水與澆製用水相同,當氣溫低於5度時,不得澆水養護。混凝土的澆水養護時間不得少於7晝夜。回填好的基礎,對外露部分仍需遮蓋養護。

杆塔鋼筋混凝土基礎 混凝土的澆築

.

6、混凝土澆築時的質量檢查

混凝土基礎經過養護,其強度達到2.5MPa後即可將模板拆除,拆模時間為:溫度10~15℃,48小時:溫度5~10℃,48~60小時。拆模時應自上而下進行,敲擊要得當,保證混凝土表面及稜角不受損壞。

拆模後要對基礎表面進行檢查,發現缺陷按下述方法處理:

基礎表面有小蜂窩、麻面,但不普遍,深度不大於20mm時,可將缺陷表面打毛洗淨,再以1:2~1:2.5的水泥砂漿抹平。對較大面積的蜂窩、露石及表面裂紋,應將其全部深度內薄弱的混凝土層和個別突出的骨料顆粒鑿去,再用鋼絲刷刷乾淨,然後用細骨料拌制的砂漿拌合物(比原標號提高一級)填塞並仔細搗實,對影響基礎結構性的缺陷,應及時上報項目部,以便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處理。

杆塔鋼筋混凝土基礎 混凝土的澆築

.

7、現澆鐵塔基礎質量標準

基礎各部尺寸允許誤差值、拆模後尺寸允許偏差:保護層厚度:-5mm;主柱及底板斷面尺寸:-0.8%;插入角鋼的坡度、扭轉等符合要求。基鐵塔基礎的各部尺寸,在回填土夯實後檢查時,其允許偏差不應超過下表的規定:

杆塔鋼筋混凝土基礎 混凝土的澆築

.

注:對於本工程的高低腿基礎,基礎頂面高差是指與設計值相比較而言。轉角塔基礎有預偏的,基礎頂面高差允許偏差不受5mm的限制。

杆塔鋼筋混凝土基礎 混凝土的澆築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