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遠財經——美團大戰滴滴打車

致遠財經——美團大戰滴滴打車

【致遠財經報道】中國O2O戰爭收官之戰即將來臨,新入局者是美團。美團,從來沒有邊界。

3月21日,美團打車正式登陸上海,同時上線出租車和快車兩種業務,但首戰後迅速被官方約談,而且是在已經獲得上海地區《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情況下。美團上海會戰的首日,發佈「上海開城無憂保障獎」。

從3月21日起,司機每天至少完成有效定單10單,保持10小時在線,首次考核期限六天,六天內取消定單不超過10單,遵從規則不刷單,即可獲得補貼:每天車費不足600元,美團幫助補齊到600元,超過600元則額外獎勵200元。

大幅補貼司機用戶

美團還發布「3月21日開城翻倍獎」,有效期僅限當日,具體規則為:司機在規定時間和區域,每單補貼定單金額20至40%,20元封頂。除此之外,美團抽成比例僅為8%,遠低於滴滴的20%。

除了補貼司機,美團對用戶補貼起來也絕不含糊。用戶前三單可享14元減免,用戶蜂擁而至,美團宣佈戰果,上海首日接單量超過15萬單。

滴滴是網約車市場壟斷者,美團則是新的挑戰者。據極光大數據的《網約車App行業報告》顯示,2017年滴滴出行憑藉12%的高滲透率成為市場第一,每100個移動互聯網用戶中就有12個使用滴滴出行;第二梯隊的神州專車滲透率僅為1.37%,其餘網約車APP均低於1%,滴滴是出行龍頭。

美團的王興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美團戰略是打造一個生活服務超級平臺,打車業務與此十分脗合。不但能夠為全平臺帶來更多新流量,又為以後用戶積累、變現渠道拓寬道路,不斷提升美團點評估值。於是,一場司機、員工、市場和資本無差別無限制遊戲開始。

美團打車起點要遠高於滴滴。2012年的一個冬天,創業者程維和他的團隊還在北京西客站逐個教司機安裝App,告訴司機App每個月幫他們掙到多少錢時,靠出租包圍專車方式,一個冬天也只獲得一萬名種子用戶。六年後,O2O市場已被教育完畢,從外賣到打車,一切對美團來說順理成章。

滴滴開展外賣反擊

補貼不夠,挖人來湊。對於美團挖角滴滴行為,程維回應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秘密成立外賣團隊,開始大規模招聘騎手,其中忠誠騎手月保底高達一萬元,自由騎手可隨時上線,每單收入翻倍。

美團資金夠不夠打持久戰?從融資來看,堅持半年應該沒問題。

美團在原有30億美元現金儲備基礎上,在2017年10月引入騰訊領投40億美元,但前有攜程、餓了麼阻截,後有耗資巨大新零售,美團手頭並不算寬裕。即使如此,打車補貼一分錢不能少,除了8%的司機低抽成,前二萬名司機還有三個月零抽成,每週最高800元滿單獎勵,即將上線的北京站開始主打一分錢體驗,逼得滴滴又開始補貼。

滴滴和美團都有千億美元估值宏偉藍圖,不同的是,滴滴必須等待風口成熟才下手,美團卻堅信自己的戰鬥力和執行力,滴滴要做的是,如何確保美團拿走的是隻關注價格的用戶。無論如何,中國市場的O2O戰爭已接近尾聲。

兩到三年前,創業者只要做一個App就可以截流實體,容易找到VC/PE資金,當時互聯網巨頭還沒有如此關注線下,也還沒有出現這樣作風狠辣的新巨頭。

從團購開始,市場每隔一年就會創造一個新風口,從上門O2O到共享單車再到獨角獸新經濟,單一場景在今天已經很難生存,摩拜和ofo都開始尋找巨頭站隊。

美團是曾經百團大戰勝利者,同時遏制百度外賣和餓了麼,滴滴成功併購快的,藉助資本和公關擊敗優步。如今美團滴滴成為彼此的新對手,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對用戶來說,忠誠是不存在的,補貼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