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新》

大新是個神奇美麗的邊境縣,古時是駱越人(壯族先民)的集聚地。秦屬象郡,漢、三國屬鬱林郡,東晉、宋、齊、梁、陳屬晉興郡。唐屬邕州都督府,設羈縻州,宋改土州。此後,土司制沿續有1000多年的歷史,明清逐漸改土歸流。新中國成立後,1957年養利、雷平、萬承三縣合併為大新縣至今。

大新縣地處廣西西南邊陲,與越南高平省山水相連,邊境線長43公里,距南寧143公里,屬亞熱帶,森林覆蓋率64.6%,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新》​德天跨國大瀑布位於廣西大新縣碩龍鎮和越南高平省重慶縣潭水社交界的邊境線上,距大新縣城66公里,距南寧196公里。是亞洲第一大、世界第二大的跨國瀑布,與越南板約瀑布相連,呈三級跌落,寬約200餘米,高約60米,縱深約70米。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新》​德天瀑布景區連續獲得了“國家5A級旅遊景區”、“廣西十佳旅遊景區”、“全球最美的14個瀑布”、“中國最美的六大瀑布”等榮譽稱號。截止目前,到德天拍攝外景的有《花千骨》、《酒是故鄉醇》、《牛郎織女》、《本草藥王》等影視劇。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新》​明仕田園位於大新堪圩鄉明仕村,距縣城53公里,由峰叢窪地、峰林谷地和盆地等溶岩地貌形態組成。景區內四季景色皆如詩如畫,有著“山水畫廊”和“隱者之居”的美譽。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新》​明仕田園風光被選為國家郵政總局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5同年而發行的“祖國邊陲風光”特種郵票主圖。2012年,被評為“廣西五星級鄉村旅遊區”。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新》​明仕河發源于越南,從念鬥屯流入我國,向東南流經本縣的謹湯、明仕、堪圩、蘆山、後益等,至雷平鎮的科度屯對面與黑水河匯合,全長44.13公里。明仕山水田園風光集中在明仕至拔浪一帶。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新》​風景區河段長約8公里,遊客可以乘坐竹排,順流而下,飽覽兩岸迷人景色。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新》​在這裡你會看到鳳尾蕭蕭,龍吟嘀嘀的碧江竹影,看到古風淳厚的壯族村落,看到威武的將軍山,靈秀的通天洞,奇特的萬乳崖,還有那天然生成的崖壁畫。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新》​龍宮仙境景區位於大新那嶺鄉,距縣城18公里,有“中國天然的龍文化博物館”之稱。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新》​龍宮仙境屬喀斯特地貌自然溶洞,由隧道、前廳、金龍迎賓廳、龍宮寶藏廳、龍母后宮和仙人遺址廳七個部分組成,面積16800平方米,遊程880米。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新》​它還有“三最一典”的說法,三最:一是擁有世界上最高最宏偉的鐘乳石石柱--擎天玉柱;二是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洞中石林--太子石林;三是有世界上景觀最精緻、最密集的溶洞藏寶廳,所以稱為三最。一典:它是中國喀斯特地貌溶洞的典範,它不公擁有一般溶洞所具備的石鐘乳、石筍等,還具備了其他溶洞所沒有的像珊瑚一樣的珊瑚花。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新》​安平風光位於大新雷平鎮距縣城25公里,安平村的風光同樣屬於喀斯特地貌,山川秀麗,河流清澈。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新》​位於安平村邊的安平河屬左江支流,河的兩岸群山綿延,奇峰聳峙,層巒疊翠,青竹秀水,交相輝映,景色極為秀美。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新》​坐在遊船上,不僅可以看到翠竹、綠樹叢中的村落,欣賞天水一色的田園風光,還可以看到河岸邊的奇石、水中的島嶼,更令人興奮的是還可以觀賞到從上游一湧而下的大小瀑布和激流,感受大自然給予的恩惠。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新》​安平州衙原安平土司辦公的場所,現存遺址佔地面積很大,現僅存土司衙門一部分遺蹟,約150平方米。正門上方掛有“安平州衙”匾牌一個,門口保留有雕花石凳一個,周邊還有部分類似12生肖的石碑、石獅。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新》​這些遺蹟作為安平土司文化旅遊,對研究擁有千年歷史的南疆安平土司文化有很高的價值,是度假區安平土司文化體現的重要標誌。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新》​恩城山水距縣城13公里,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是集自然保護區和自然景觀為一體的峰叢窪地、峰林谷地岩溶地貌型風景區。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新》​其核心景區是恩城河,河長約16公里,河水常年水清見底,是天然形成的游泳池。遊人到此可戲水、燒烤、劃竹排、攝影、作畫等活動。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新》​黑水河風光位於大新那嶺鄉約屯,距縣城35公里,全長約15公里。碧綠的河水因兩巖的山峰倒影相映“黛”色,遠遠望去呈黑藍色,故名“黑水河”。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新》​黑水河以峰叢體量之雄、峽谷之險、河彎之幽、洞穴之奧為特色。主要有那岸奇景、黑水河田園風光、那榜田園風光三個景點。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新》​喬苗平湖位於大新全茗鎮,距縣城8公里。庫區面積3平方公里,庫容2448萬立方米,壩高17.5米,壩長750米。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新》​湖中有山,山映倒在湖中,泛舟湖上,如置身畫中。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新》​沙屯疊瀑位於於廣西大新縣碩龍鎮碩龍村沙屯歸春河段上的青山峽谷中。西距縣城約50公里。由316省道大新—靖西二級公路到達。屬岩溶峽谷瀑布景觀。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新》​沙屯疊瀑又稱稔底瀑布,距大新縣城55公里,為德天景區內一著名瀑布,是國家二級景點。瀑布似銀練般分成七級,恰似水幕織成的梯級,明麗可愛。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新》​較之德天瀑布之雄奇,沙屯疊瀑顯得溫婉而抒情,兩岸崇山峻嶺,樹木繁茂,古藤纏繞,時有竹筏漁人於瀑布間出沒,更增加其自然古樸的神韻。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新》​歸春河位於廣西省和越南交界的歸春河發源於廣西靖西縣的“鵝泉”, 終年有水,一度流經越南後,在廣西大新縣的德天村又復入,中國有著歸國回來遇春之意;而從碩龍鎮到德天瀑布中越兩國的邊境以歸春河為界,故稱為歸春界河。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新》​從大新碩龍鎮到德天瀑布,歸春河十里蜿蜒相伴,中越兩國以河為界。隔河相望,一邊是頗具神秘色彩的異國風光,一邊是別具一格的邊民小樓或壯族特色的“幹闌”房,其景其情,令 人陶醉。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新》​歸春河發源於百色地區靖西縣的“鵝泉”,一度流經越南後,在崇左市大新縣的德天村又復入中國。她的名字暗含歸來又一春之意。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新》​邊關碩龍地下長城又名“7812地下防炮工事”,位於中越邊防重鎮碩龍鎮,離該鎮碩龍街中心廣場100米,與越南只有一條不寬的歸春河相隔。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新》​(軍事探秘·震撼國人)“邊關地下長城”建造於上世紀70年代後期,全部用鋼筋混凝土澆鑄而成,深藏於碩龍街周圍數米深的地下。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新》​綠島行雲位於碩龍至德天沿邊公路西南,距公路約100米的歸春河中,歸春河流經此處,水勢漸緩,形成淺灘,灘中有幾個小島綠翠如茵。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新》​黑褐色的奇石疏落點綴在嫩綠的草地上,活象一個精緻的盤景。灘中石塊大小不等,形成橫豎彎曲、高低不平的石壩,這裡的景色優美獨特。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新》​八萬橋田園位於大新縣桃城鎮寶新村,距縣城5公里。峰林雄奇挺秀,雲霧繚繞,千姿百態。寬闊的田野,流金溢彩,充滿希望,構成一幅幅獨特的山水畫卷。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新》​養利古城又稱“桃城”,位於大新縣城內西北,古城始建於明宣德年間,弘治十四年(1501年)擴建,萬曆十一年(1583年)又將土城牆改為石城牆。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新》​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山洪暴發,城牆受嚴重破壞,後進行全面整修。時至今日,保存完好的有三大城門,分別為東門、西門和南門,現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新》​西門島公園位於大新縣城,與其說是公園不如說是一河環島。在縣城,這算得上是一片休閒淨土。公園裡水清樹綠,相依相存,相得益彰。它玲瓏小巧、錯落有致,沒半點粉飾,無絲毫矯作,它的韻致全在蕭疏自然,一派清新的情趣。從橋中間走過,往橋下一看,碧綠的河水靜靜地流著,緊緊地環繞著西門島。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新》​踏上石梯,站在島中央,周圍都是大片綠綠的草坪,遠處屹立著革命烈士紀念碑。這是大新縣為紀念在各個不同時期為解放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革命烈士而立的。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大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