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懂教育的父母,會幫孩子養成這三個習慣

孩子期間具有最佳的可塑性,這時候是培養孩子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作為父母的應該嚴格培養孩子習慣。

一、尊重別人

要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的重要性,養成尊重別人的品質。

小朋友們中經常存在拿著別人的缺陷取外號的現象。對於這樣的現象,家長一旦發現,要及時進行糾正,可以讓孩子通過換位思考而培養起尊重他人的意識品質;

要尊重別人的勞動。作為家長,要以身作則,通過言傳身教告訴孩子,尊重別人的付出,要表示出自己的感謝;

尊重別人還表現在,在別人說話不隨意插嘴,耐心傾聽。特別是獨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常處於被寵的環境下,特別要注意培養孩子不隨意插嘴別人講話的習慣。

心理學家:懂教育的父母,會幫孩子養成這三個習慣

二、學會分享

皮爾卡丹品牌創始人小時候性格孤僻。有一天,鄰居家孩子跑過來跟他分享自己的玩具,說:“我們一起來玩吧!” 小皮爾卡丹很意外:“你為什麼願意把玩具給我玩呢?你不怕我給你弄壞了嗎” 小女孩說:“我發現跟別人一起玩才會更有意思呢!”

他們開始一起玩,小皮爾卡丹發現果然比一個人玩時更加有趣歡快得多。

作為家長,在孩子的玩具、書籍方面著手,教會孩子懂得分享、樂於分享的習慣,是一個比較好的途徑

心理學家:懂教育的父母,會幫孩子養成這三個習慣

三、懂得遵守公共秩序

尊重公共秩序,在公共場合不大聲喧譁、要懂得排隊、過馬路不闖紅綠燈等等,作為基本的行為規範應該在孩子小時候就培養起來。如果錯過了最佳的培養期,就很難再培養起來了。

最近一個新聞中,一箇中國青年到日本旅遊,在公交車上大聲喧譁被日本人提醒,而發生口角。後來爭執升級而把日本人推到電車撞死。這件事引起了輿論譁然。這種悲劇的發生,與遵守公共秩序的習慣欠缺不無關係。

心理學家:懂教育的父母,會幫孩子養成這三個習慣

願家長們抓住培養孩子行為習慣的最好時機。這段時間裡,家長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習慣養成意義重大。從小開始,嚴格培養孩子好的行為習慣,讓孩子受益終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