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電煤消耗量同比增長超1億噸 煤炭供需淡季不淡

今年以來,受經濟穩中向好和氣候變化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煤炭、電力和天然氣消費量顯著增加,迎峰度夏期間能源供需形勢更趨複雜,二季度以來煤炭、電力和天然氣消費“淡季不淡”的特徵明顯。

那麼,為什麼能源領域會出現“淡季不淡”的現象呢?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司長李福龍表示,究其原因,一是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力度不斷加大,以電代煤、以氣代煤加快推進。比如,取暖季後,工業和發電用氣較快增長,帶動天然氣消費大幅度增加,二季度以來,全國月均天然氣消費量超過200億立方米,接近往年旺季消費水平,比去年同期高約30億立方米左右。二是天氣因素的影響。2016年和2017年連續兩年夏天比較熱,今年5月份、6月份全國平均氣溫也高於常年平均水平,空調降溫負荷啟動較早。三是相關工業企業取暖季後加大開工,錯峰用能。

煤炭方面,上半年全國電煤消耗量同比增長超過了1億噸,為近十年來少見,增幅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電力方面,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了9.4%,是2012年以來同期最高水平。天然氣方面,受工業和發電需求持續處於高位等因素影響,天然氣需求淡季不淡,上半年表觀消費量1348億立方米,增速高達17.5%。

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聞發言人嚴鵬程表示,預計迎峰度夏期間電煤需求仍將旺盛,夏季用煤高峰月的最高日耗,將比去年明顯增加。此外,入夏之後,空調製冷用電負荷增加,全國日發電量迅速上升,最高已突破206億千瓦時,接近去年夏季峰值,預計後續用電負荷還會明顯增加,部分地區可能出現高峰電力緊張。

那麼,可以從哪些方面更好的安排迎峰度夏期間的工作呢?迎峰度夏之際,對煤炭的需求較高,首先要保證煤炭的供應問題,號召國內大型煤炭企業主動履行社會責任,為全力保障穩定價格,對長協價格進行回調,起表率帶頭作用。同時國家可以適當放寬電煤的進口政策,靈活調整,建立完善“有控有進”的動態調節機制,根據國內煤炭市場供需形勢及保供穩價需要,適當放寬進口政策,更加有效發揮進口煤的調峰作用,促進國內市場供應平穩和價格穩定。其次,繼續加大清潔能源發電力度,提高輸電通道利用效率,靈活組織跨省跨區交易,加強電力餘缺互濟,多方面保證電力的供應,努力讓供需平穩,供應有所保障。

去產能、保供應、穩價格是現在調控煤炭市場的重中之重。今年以來炎熱天氣較多,煤炭需求增長較快,做好供需的協調性,繼續推進中長期合同的簽訂。並且不斷的強化鐵路運輸方面,加強政策引導和監管。

《中國能源發展報告》、《中國能源形勢分析與預測報告》(月報、年報)、《中國能源互聯網報告》、《能源研究》(月刊)、《能源週報》、《中國天然氣市場運行監測週報》、《中國天然氣市場運行監測月報》等刊物徵訂通道皆已經開啟,訂閱請關注中能智庫並回復“訂閱”,或電話010-88825998或發郵件[email protected]申請訂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