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游泳回來一周後離奇死亡,「乾性溺水」向父母敲響警鐘!

男孩游泳回来一周后离奇死亡,“干性溺水”向父母敲响警钟!

男孩游泳回来一周后离奇死亡,“干性溺水”向父母敲响警钟!
男孩游泳回来一周后离奇死亡,“干性溺水”向父母敲响警钟!

如果有人說,離開水了也會“溺亡”,很多人都不相信!但這是事實!而且就發生在最近!!!

今天要講的小男孩名叫Francisco Delgado,今年才4歲,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州。

男孩游泳回来一周后离奇死亡,“干性溺水”向父母敲响警钟!

和許多小男孩一樣,Delgado整天活潑好動,天生對各種運動感興趣,尤其各種戶外運動…

最近一段時間,Delgado最開心的事,莫過於爸爸教會了他游泳,每天看到動畫片中小鴨子在水中自由的玩耍,小Delgado也終於體會到了其中的樂趣。

上週二,天氣出奇的好,溫度適宜,小傢伙開始央求父母,非要去離家不遠處的一個水壩游泳。

男孩游泳回来一周后离奇死亡,“干性溺水”向父母敲响警钟!

這個天然水壩沒有什麼防護設施,所以一開始父母就拒絕了小傢伙的提議。

但Delgado並沒有善罷甘休,開始不斷纏著父母答應他,最後,父親還是勉強同意了。這樣,準備好各種游泳裝備後,一家人就出發了。

男孩游泳回来一周后离奇死亡,“干性溺水”向父母敲响警钟!

小傢伙一跳進水裡就顯得異常興奮,在游泳時,爸爸寸步不離地在小傢伙身邊做好保護,玩了很久才回家,也的確沒有發生什麼意外狀況,父母也就鬆了一口氣。

男孩游泳回来一周后离奇死亡,“干性溺水”向父母敲响警钟!

但就在當天晚上睡覺時,小傢伙突然哭了起來,說肚子特別的疼,父母並沒有太當回事,只是吃了幾片治療腸胃的藥,就又哄小傢伙睡覺了。

可幾天以後,小傢伙又開始哭喊著說肚子疼,而這次頸部、肩膀也跟著疼起來,還伴隨著腹痛和嘔吐等症狀,看著小傢伙那痛苦的表情,父母再也坐不住了,也意識到了不是簡單的腸胃病,立馬把Delgado送去附近的醫院。

可是,他們卻等來了醫生的噩耗,Delgado沒有搶救成功,永久的離開了。

這突來的打擊,父母甚至沒有一點心理準備,對此悲痛欲絕,

好端端的小孩,怎麼就突然沒了?

男孩游泳回来一周后离奇死亡,“干性溺水”向父母敲响警钟!

但事已至此,已經無可挽回。

醫生給出的死因,競然是溺死,小男孩最終還是因為那天的游泳淹死了,只不過不是在水裡,而是在岸上。

這種現象在醫學上,稱為乾性溺水(Dry Drowning),只可惜,父母對這一醫學知識一無所知,讓Delgado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歲。

男孩游泳回来一周后离奇死亡,“干性溺水”向父母敲响警钟!

什麼是“乾性溺水”?

乾性溺水(Dry Drowning) 是上岸之後發生的溺水現象。說的是在游泳過程中雖然沒有溺水,但是水經過呼吸道吸入了肺部,導致肺水腫,進而因為無法呼吸而死亡。

What?!對於這個知識,我也是第一次聽說,大多數父母是不是也認為,孩子只要離開水,就不會再有任何溺水危險,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在“乾性溺水”的情況下,人的喉頭關閉,以防止水進入人體的呼吸系統。但是,在這種情況下,空氣也無法進入呼吸系統,使人逐漸耗盡氧氣窒息,造成肺部痙攣,可以說是“自己慢慢憋死了自己”。

症狀剛開始出現時,無呼吸狀態會持續8-10分鐘左右,在此期間若採取恰當的措施,那麼近90%的人都可以恢復,相反,如果超過最佳搶救時間的話,預後就會惡化。

男孩游泳回来一周后离奇死亡,“干性溺水”向父母敲响警钟!

克利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兒科重症監護的主任麥克休(Michael McHugh)說:

“如果兒童或成人長時間處於缺氧狀態,將無法維持身體機能的正常運轉。”

Delgado的父母在接受採訪時提醒其他父母,警惕“乾性溺水”的發生,“沒有語言能夠描述我們失去兒子的痛苦,如果我們在當天晚上就送Delgado去醫院,也許還能挽救兒子的生命。”

男孩游泳回来一周后离奇死亡,“干性溺水”向父母敲响警钟!男孩游泳回来一周后离奇死亡,“干性溺水”向父母敲响警钟!

“乾性溺水”如何避免?

游泳後異常應儘快就醫!

“乾性溺水”一般多發生於游泳初學者,尤其是孩子身上。孩子經常在不知不覺間嗆了水到肺裡,起初並不影響各項活動,但隨著時間的推遲,肺功能就會越來越受到影響,並有乏力、嗓子疼、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出現,如果沒及時治療,後果不堪設想。

“乾性溺水”在所有溺亡事故中,發生的概率只有1%。但在孩子中,這種概率是呈上升趨勢的。原因在於,它並不像我們身邊經常發生的“溼性溺水(常見的溺水狀況)”事故那樣顯性,它的現狀還不那麼廣為人知。所以,更需要引起爸爸媽媽的高度重視。

更可怕的是,“乾性溺水”的危害就在於潛伏期和隱蔽性,醫生表示,“乾性溺水”可在人離開泳池幾小時甚至幾天後發病,對兒童來說尤其危險。家長很難第一時間發現,並及時做出反應。

如何判斷是否發生了“乾性溺水”呢?

美國父母網站(Parents.com)一篇科普文章中指出,這種溺水的徵兆具體表現為:

游泳出水後不斷咳嗽;

喘氣費力,快速淺呼吸,鼻孔不斷翕動,胸部起伏劇烈;

表現出很疲倦、易困的狀態;

健忘、表現異常或有嘔吐表現。

若出現上述症狀,則一定要儘快就醫。

如果附近沒有醫院,而孩子的乾性溺水症狀又非常嚴重的話,就需要家長們自己做出應急處理。處理方法如下:

1、首先,你應該迅速將孩子的頭向後仰,清除孩子口鼻裡的淤泥、雜草、嘔吐物等,打開氣道;


2、將孩子的腹部置於自己屈膝的大腿上,頭部向下,按壓背部迫使其呼吸道和胃內的水倒出;


3、對孩子進行胸外心肺復甦,每做2次口對口吹氣後,立即做30次胸外心臟按壓,要確保正確的按壓部位,雙手重疊,與胸骨垂直進行穩定、有規律地按壓,同時口對口呼吸時吹氣量要大。


男孩游泳回来一周后离奇死亡,“干性溺水”向父母敲响警钟!

澳大利亞的Heidi Robertson,是一位2個孩子的母親,她曾是一名重症急救監護員。

海蒂(Heidi)憑藉多年的工作經驗和自身的專業特長,制定了一個確保兒童玩水安全的防範策略,在這裡與爸爸媽媽分享:

男孩游泳回来一周后离奇死亡,“干性溺水”向父母敲响警钟!

1、監管是重中之重!監管的重要性,應該不用我再反覆強調了。這裡說的監管,可不是依靠救生員保證孩子的安全。

救生員啊、保姆啊,這些人都不應該是監管的主角,他們只不過是父母之外的陪護人而已。這裡說的監管,是指爸爸媽媽你們自己!即便孩子會游泳了,你們也絕不能放鬆監管!

2、避免不當行為!一幫孩子在一起玩水時,會特別興奮,他們會比水性啊,比賽憋氣,或是相互推搡、慫恿做一些超出他們游泳能力的事情。

我就見過一些孩子把另一些孩子按到水底,他們會覺得這不過是在玩,而不會意識到這麼做有多危險。家長得力的監管會避免孩子這些行為的發生。

男孩游泳回来一周后离奇死亡,“干性溺水”向父母敲响警钟!

3、別讓孩子逞能!雖然孩子可能會游泳,但別讓孩子逞能。別有了點水性就試圖往遠處或深水區遊。

4、呆在安全區!小心衝浪後留下的水痕,它會非常快地將你掃入海中,即便是非常會游泳的人也極容易被捲入。所以,要始終帶孩子在安全區內游泳。

男孩游泳回来一周后离奇死亡,“干性溺水”向父母敲响警钟!

5、別鑽入水中!如果孩子在泡溫泉,千萬別讓他們一頭鑽進水裡,這不僅容易造成呼吸道和耳朵的感染,還有可能讓頭髮被下水口的過濾器夾住,引發意外。

6、累了就上岸!如果發現孩子玩累了,就趕緊把他們跑出水來,一些意外事故通常是在孩子睏倦疲累時發生的。

7、學點急救知識!瞭解一些有關延發性溺水,比如“二次溺亡”的表現和症狀,還有就是學會快速醫療救護的方法。

轉發出去,讓更多人知道“乾性溺水”的危害,不要再讓這種悲劇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