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撞雨遇上養殖4年不清淤,鐵打的魚都要出問題,何況是筍殼魚

----- 廣告,也是一種資訊 -----

進入夏季以來,廣東的天氣開始變得反覆無常,而最近的颱風天更是讓養殖戶捏了一把汗。在廣東的珠海、東莞、佛山順德、江門等珠三角地區,特種魚養殖興起,而筍殼魚作為特種魚中的小眾品種,也帶給了部分養殖戶較高的盈利水平。最近,白撞雨導致頻繁反底,部分養殖年限長又不注重改底的塘口,筍殼魚病害開始出現。

在珠海斗門養殖筍殼魚的陳老闆,最近則遇到了一件煩心事。陳老闆養殖筍殼魚已經有4年的時間,養殖40多畝塘口,每年都能盈利幾十萬。10天前,塘裡的魚開始出現1-2條死魚,陳老闆也不在意,對於筍殼魚這個嬌貴的品種來說也屬於正常現象。然而,這兩天,筍殼魚爛身病卻非常明顯,一天就有幾十條魚游到水面。

白撞雨遇上养殖4年不清淤,铁打的鱼都要出问题,何况是笋壳鱼

正常的筍殼魚

白撞雨遇上养殖4年不清淤,铁打的鱼都要出问题,何况是笋壳鱼
白撞雨遇上养殖4年不清淤,铁打的鱼都要出问题,何况是笋壳鱼白撞雨遇上养殖4年不清淤,铁打的鱼都要出问题,何况是笋壳鱼
白撞雨遇上养殖4年不清淤,铁打的鱼都要出问题,何况是笋壳鱼白撞雨遇上养殖4年不清淤,铁打的鱼都要出问题,何况是笋壳鱼

筍殼魚爛身

筍殼魚為肉食性底層魚類,當前在珠三角地區還是以投餵冰鮮魚和活魚餌料為主。陳老闆的塘口則是投餵冰鮮魚,一天投餵一餐。筍殼魚養殖戶基本不會曬塘,一些養殖年限長的塘口淤泥累積得也比較深。而陳老闆發病的塘口是一口8畝魚塘,已經養殖了4年,放養過塘魚(在其他塘口養到一定規格,密度大了再分塘),目前大概有15000斤魚。

業內人士分析,筍殼魚的皮膚具有呼吸功能,底部環境差,溶解氧不足,筍殼魚會打開皮膚的呼吸功能,容易造成細菌感染。而最近天氣反覆無常,陳老闆不注意改底,則很容易造成爛身病。不過,爛身病是慢性病,爆發程度不會很嚴重。接下來的8、9、10月份將是虹彩病毒爆發的高峰期,才是考驗養殖戶技術的時候。

筍殼魚養殖門檻高,雖然盈利空間大,但存在較大風險,對養殖技術要求高。腸炎、爛鰓、爛身、寄生蟲、病毒性疾病、肝膽綜合徵等為筍殼魚養殖的常見疾病,筆者搜索了全國水生動物疾病遠程輔助診斷服務網站上對魚類常見疾病描述及處理方法,內容僅供參考!

流行性造血器官壞死病

1、病原

  • 虹彩病毒

2、主要危害對象

  • 河鱸、虹鱒、歐鯰和鮰。

3、主要症狀

  • 頻死魚運動失衡、鰓蓋張開、頭部四周充血,有的病魚體色發暗,皮膚、鰭條和鰓損傷壞死,解剖後有時可見肝表面有直徑1~3mm的小白點。

4、流行情況

  • 一般在水溫12~18℃時潛伏期為10~28d,19~21℃為10~11d,天然水體中的河鱸低於12℃時一般不會發病,對虹鱒危害相對較小,自然感染水溫為11~20℃時,潛伏期為3~20d。

5、預防措施該病目前尚無有效的疫苗預防

  • 對苗種場、良種場實施防疫條件審核、苗種生產許可管理制度。

  • 加強疫病監測與檢疫,掌握流行病學情況。

  • 培育或引進抗病品種,提高抗病能力,並加強飼養管理。

  • 採用PCR技術檢測隱性帶病毒親魚,剔除帶毒壞卵雌魚,切斷病毒垂直傳播的途徑。

6、處理發現疑似患病魚必須馬上隔離,儘快上報,並立即送樣品到專門實驗室確診。一旦疫情確認,病魚或疑似病魚必須銷燬,並對養魚設施進行徹底消毒。

7、劃區管理根據水域和流域的自然隔離情況劃區,實施劃區管理。

腸炎病

1、病原

腸型點狀氣單胞菌、豚鼠氣單胞菌。

2、主要危害對象

  • 草魚、青魚、鯉、鯽、團頭魴、大口鯰、鰻、黃鱔、羅非魚等。

3、主要症狀

  • 腸壁充血發炎,彈性差,有很多淡黃色粘液,肛門紅腫。

4、流行情況

  • 水溫20℃以上發生流行,流行高峰為水溫25~30℃。

5、預防措施

  • 徹底清塘消毒,保持水質清潔。

  • 嚴格執行“四消、四定”措施,投餵新鮮飼料,不喂變質飼料。

  • 選擇優良健康魚種,魚種放養前用10mg/L濃度的漂白粉浸洗15~30min。

  • 發病季節的外潑消毒:每隔15d,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在食場周圍潑灑消毒;或用濃度為1mg/L的漂白粉或20~30mg/L生石灰全池潑灑,消毒池水,可控制此病發生。發病時可用以上任意藥物每日潑灑,連用3d。

  • 使用中草藥進行治療:可選用山青五黃散、雙黃苦參散、青板黃柏散、三黃散、板藍根末和大黃五倍子散等中草藥治療,用法用量按使用說明進行。

  • 使用酰胺醇類藥物進行治療,每千克體重每日2~3次、每次拌餌投餵甲碸黴素粉(規格為100g:5g)0.35g,連用3~5d;或其他國家規定的水產養殖用抗菌藥物,如復發磺胺二甲嘧啶粉、複方磺胺甲噁唑粉和恩諾沙星粉等,但必須對症、對因使用。

打印病

1、病原

  • 點狀氣單胞菌點狀亞種。

2、主要危害對象

  • 鰱、鱅、草魚。

3、主要症狀

  • 初期症狀是,皮膚及其下層肌肉出現紅斑,隨之鱗片脫落,肌肉腐爛,形成潰瘍,嚴重時可爛及骨骼、內臟。病灶呈圓形或橢圓形,狀似打上了一個紅色印記。

4、流行情況

  • 在我國各養魚地區,一年四季都有流行,尤以夏、秋兩季最為常見,28~32℃為其流行高峰。

5、預防措施

  • 注意保持池水潔淨,使用含氯石灰、三氯異氰脲酸粉等國家規定的水產養殖用水體消毒,用法用量按產品說明書。

  • 避免寄生蟲的感染。

  • 謹慎操作,勿使魚體受傷,均可減少該病發生。

  • 使用中草藥治療,每千克體重每日2次、每次拌餌投餵青連白貫散0.4g,連用3~5d。

  • 使用喹諾酮類藥物進行治療:每kg體重每日拌餌投餵恩諾沙星粉(規格為100克:5克)15~20mg(以恩諾沙星計)/次,連用5~7d;或其他國家規定的水產養殖用抗菌藥物,但必須對症對因使用。

爛尾病

1、病原

  • 溫和氣單胞菌、豚鼠氣單胞菌、嗜水氣單胞菌。

2、主要危害對象

  • 草魚、斑點叉尾鮰、羅非魚、鰻、暗紋東方魨。

3、主要症狀

  • 尾鰭、尾柄充血、發炎,嚴重時尾鰭爛掉,甚至整個尾部爛掉。

4、流行情況

  • 是一種常見病,只要魚尾部被擦傷,或被寄生蟲等損傷後,魚體抵抗力下降,水質又較汙濁,養殖密度高,水中病原菌又較多時,就容易暴發流行。

5、預防措施

  • 注意保持池水潔淨,使用含氯石灰、三氯異氰尿酸粉等國家規定的水產養殖用水體消毒劑,用法用量按產品說明書。

  • 避免寄生蟲的感染。

  • 謹慎操作,勿使魚體受傷,均可減少此病發生。

  • 使用中草藥進行治療,每kg魚體重每日2次,每次拌餌投餵青鰱、白貫散0.4g,連用3~5d。

  • 使用喹諾酮類藥物進行治療:每kg體重每日拌餌投餵恩諾沙星粉(規格為100g:5g)10~20mg(以恩諾沙星計)/次,連用3~5d;或其他國家規定的水產養殖用抗菌藥物,但必須對症、對因使用。

本文為“水產前沿”獨家稿件,版權合作,敬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未獲書面許可,一律禁止轉載!謝謝合作!

----- 廣告,也是一種資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