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何意:「南無阿彌陀佛」(nā mó ā mí tuó fó)


這個名號是從印度梵文音譯過來的,一定要念漢唐時候的音才準確。“南無”是恭敬禮拜的意思,亦是皈依的意思,所以此二字是恭敬之詞,就是我們頂禮、敬禮、皈依。“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導師的名號,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常念這一句名號,就是要恭敬阿彌陀佛,要皈依阿彌陀佛,更鼓勵我們發願求生阿彌陀佛的國土,接受阿彌陀佛的教導,成就圓滿菩提,這是釋迦牟尼佛對學生最大的期望。

“阿彌陀佛”翻成中國話,“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就是無量覺的意思。無量覺就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覺,這個意思內容太深廣了。我們將之歸納起來,阿彌陀佛的意義就是《無量壽經》上所講的四十八願,這就是無量覺的濃縮;若將之展開,就是全部的《無量壽經》。因此,我們可以說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名號的註解

而《無量壽經》是四十八願的註解。但《無量壽經》還只是略說,再詳細說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所以《大方廣佛華嚴經》實在講是《無量壽經》的詳細說明。有沒有更詳細的?有,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細說。諸位要是能從這個意義上去體會,就知道這一句阿彌陀佛是整個佛法的總綱領、總原則。 所以,佛教導我們念這一句佛號,就將世尊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都念到了,一句也沒漏掉


在佛法裡可說是大總持法門。總持就是現在所講的總綱領、總原則,“南無阿彌陀佛”是整個佛法的總綱領、總原則。我們受持這一個總綱領、總原則,發願求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決定成就,決定得生。這是佛的名號簡單的解釋. 為什麼學佛人一見面就合掌稱“阿彌陀佛”呢?

“阿彌陀佛”是梵語,現代話就是“光壽無量”的意思。這一句是祝福你“長壽、光明、智慧”的話。人在世間,一生所追求的就是光明無量,對一切人事物,光明磊落,大公無私。每當聽到此句話,我們就要警覺,要放下自私自利,放下黑暗,起心動念為社會著想,為人民著想,為眾生著想,全心全力為一切人事物服務,心地正大光明。這一生才會幸福美滿,健康長壽。

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佛言,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念阿彌陀佛。《無量壽經》中說,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念阿彌陀佛就成阿彌陀佛。明白此理,才會肯定念阿彌陀佛是第一,念念都是阿彌陀佛才是真修佛人。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也是念阿彌陀佛成佛的,這是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裡頭跟我們說的。淨宗十三祖印光祖師說:“能夠死心塌地的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第一等聰明人。”


往生有沒有把握,並不是預知時至。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裡說:“能否往生在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在唸佛功夫之淺深。”印光法師是西方大勢至菩薩再來,他對於《要解》讚歎到了頂點,他說:“即使是古佛再來,為《彌陀經》做一個批註,也不能超過其上。”由此可知,蕅益大師若不是阿彌陀佛再來,也一定是觀世音菩薩再來。所以,他的話就是佛的話,這是非常肯定地告訴我們,有深信切願就決定往生.

一句彌陀,是佛王,是法王,是咒王,是功德之王。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一佛,即是總念總持諸佛、諸菩薩、諸經咒、諸行門,十方諸佛自然護念,觀世音、大勢至及諸多菩薩歡喜影護。因此,但念“南無阿彌陀佛”一佛,十方諸佛、諸大菩薩、諸多行門自在其中,不必改口稱念其他諸佛菩薩,不必改修其它經咒、行法。 (轉載) 本文實為轉載,不代表個人觀點,專注分享,若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持續放生者,受佛菩薩、天地一切神仙讚歎護佑,功德無量,必然有求必應。   消災免難: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第一功德,成就不可思議功德。   學佛為成佛,一心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懷疑不夾雜,乘佛大願力決定往生淨土。


在此懺悔我所犯的一切惡念惡口惡行,懺悔我所犯的一切邪淫重罪;願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迴向給文章原作者、學佛網、轉載者、各位讀者;此文若有錯謬,我皆懺悔,若有功德,普皆迴向,願一切冤親債主及其六親眷屬離苦得樂,福慧增進;願斷惡修善、廣積陰德,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持戒唸佛、求生淨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