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小青柑的核心產區排名

當下的茶界,最火熱的莫過於新會小青柑了,它小巧玲瓏,沖泡方便,人見人愛,老少皆宜,是一道讓人喝著便會深深愛上的茶中瑰寶。

新會小青柑的核心產區排名

市面上90%買小青柑的商家,都會宣稱自家的柑是產自廣東新會核心產區的。事實上,小青柑如此之多,真正有多少是產自新會?更別說新會核心產區?

新會小青柑的核心產區排名

為大家普及一下新會柑的基本知識;

新會柑,又稱新會廣陳柑或陳皮柑、新會大紅柑(學名茶枝柑),系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著名土特產,其皮肉兼用,藥食同源,在明清就風行各地,並被列為“貢品”,年年進貢。

據說,李時珍當年遍嘗百草,治百病,於《本草綱目》中對新會柑皮不吝讚譽之詞:“柑皮紋粗,黃而厚,內多白膜,其味辛甘,今天下以廣中(即新會)採者為勝。”

然而經歷多年的發展,新會柑的產區範圍亦有了很大變化,傳統核心產區與外圍產區的柑價格往往相差懸殊,莫非這其中有什麼秘密?

新會小青柑的核心產區排名

俗話說得好,紅酒倫酒莊,普洱論山頭而小青柑則論產區!

新會陳皮在歷史上非常有名,其中以梅江、天馬、東甲、茶坑、西甲為最核心產區,以上五地處鹹淡水交界,兩岸為珠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土地肥沃,有機質豐富,海水成分和淡水混合,加上三山環抱的天然屏障,使此核心產區的柑品質出類拔萃。

那麼這五大產區果皮品質排名到底如何,下面小編為您一一分解

第一名

梅江

新會小青柑的核心產區排名

梅江村是新會茶枝柑的著名產區,素有柑之鄉的稱譽,梅江出產的柑果光澤亮、口感清爽,當中又以塞口圍種植的茶枝柑尤為著名。

柑果特點:果皮油亮且厚實,有特殊的濃郁的果木芳香。

作為新會柑核心產區的(梅江),這裡擁有優勢的地理環境,還擁有獨特的氣候、盛產柑橘,當地人稱之為新會柑。梅江小青柑是品質最優,其果皮青綠富含香精油、檸檬烯、乳糖、纖維素、維生素、黃酮類等物質,對人類有疏肝理氣、促進消化、保護心血有效抗霧霾管等效用。

第二名

天馬

新會小青柑的核心產區排名

被評為廣東省最美的生態鄉村,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筆下的《鳥的天堂》原型即來源於此,更顯天馬生態環境的得天獨厚。

天馬的柑園種植地主要圍繞小鳥天堂周邊,佔盡地利優勢,氣溫,土壤適宜,產出的柑肉爽脆多汁酸脆無澀味,酸甜適度,柑韻悠長、口感順滑,柑皮香濃,沁人心脾。

第三名

東甲

新會小青柑的核心產區排名

東甲村是歷史上著名新會柑種植基地,也是傳統的圈枝柑產區,清朝時新會柑作為嶺南佳果,曾被朝廷指定為貢品。素有“東甲陳皮譽新會,百年陳皮勝黃金”之稱,但東甲村種植柑果的土地由於近10來年新會的發展建設,大多已被徵收開發,產區所剩無幾,能夠產出最佳陳皮的柑樹亦少之又少,導致現在東甲柑物以稀為貴。

第四名

茶坑村

新會小青柑的核心產區排名

不少人知道這是中國近代著名的革命家、文學家梁啟超的故居所在地,但是鮮少留意此地是新會柑核心產區之一,七百多年前,茶坑人已大量種植新會柑,並經營新會陳皮,傳說中區分新會柑核心產區的地標—熊子塔,就在茶坑。

柑果特點:醇厚芳香,較梅江略淡;入口甜味香味較淡,回甘略帶點苦,基本無麻痺感 。

第五名

西甲

新會小青柑的核心產區排名

西甲村毗鄰東甲村和會城主城區,西甲村歷史上也是著名新會柑橘種植基地,氣候水土與東甲柑品質一樣,質量上乘。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快速推進,新會柑種植資源尤其是核心區水土資源被不斷擠壓,西甲村目前已經為城區,村裡的土地已所剩無幾,目前種植新會柑的數量基本上已沒有。

新會小青柑的核心產區排名

熊子塔上瞰柑園,小鳥天堂地傑靈,最好的柑,來自這五地核心產區。上好的青柑,外皮尚青,油室點微凹且密集,不顯皺縮,質硬皮薄,味辛氣香。

除新會以外,同樣以柑出名的還有肇慶皇帝柑、潮汕地區的潮州柑、廣西柑、珠海柑等,由於地理位置、土壤營養不同,總體品質和新會特別是核心地區的柑皮有差距,就柑普而言,只有新會柑+雲南普洱製成的產品才是最為正宗。

新會小青柑的核心產區排名

採用其他的柑類水果製作的小青柑,對比之下沒有明顯的陳皮滋味,價格也便宜許多。新會柑皮有藥用功效,自古以來就是一種養生醫藥,普通桔子如金錢桔、甜桔、酸桔等,其皮對人體的好壞還沒有明確的界定。而核心產區的柑皮,養生價值更高。

【此文章為英德姐妹茶莊的懂茶妹整理發佈,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私信我懂茶妹交流哦~

喜歡喝茶和懂茶是兩回事,喜歡並不代表一定懂,你愛喝茶,那麼請你也要懂得如何正確挑選茶買茶,正確泡茶喝茶。喝茶不是一種盲目的喜好,你懂茶,茶也會自然的懂你

( 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私信我交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