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略「low」的初創產品,更容易成功嗎?

移動互聯網時代,社交電商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然而通過拼單、低價等吸引近3.5億用戶,拼多多算是個“奇景”。與之類似的還有“賺足”大眾注意力的抖音,用10秒淺層內容在短視頻行業的廝殺中突圍,長期佔領App store中國區免費榜TOP3。

觀察一下便可發現,它們並非極具顛覆性的產品,功能也並不完美甚至頗受詬病,然而正是這樣的應用“俘獲”了無數大眾的心。在國外也有同樣的現象,當初僅僅是為了“要是我發給女生的照片能不被別人看到就好了”這一簡單的念頭,衍生出了Snapchat這樣的社交新貴。

看著略「low」的初創產品,更容易成功嗎?

來自洛杉磯的前端開發工程師/設計師Michael Abehsera通過梳理市場上最流行的諸多App後發現,或許對於創業團隊來說,將眼光降低,從一個簡單的興趣或目的出發,把日常娛樂帶給用戶,會獲得意想不到的結果。

創業者們想要改變世界?或許該先從做一個“玩具”開始。

90%的App會失敗,初創公司的血淚史

很多創業者都想利用自己的作品改變世界,總是花太多心思試圖打造一個與眾不同的App,他們希望能夠儘可能地涵蓋用戶需要的服務和功能,但想象力和執行力卻不總成正比。

在打造產品的過程中,要面對的不僅僅是高昂的投入成本和難以捉摸的用戶喜好,還要克服每一個環節都會出現問題的壓力,如此看來,創業九死一生也就不足為怪了。以下是初創企業在打造產品過程中最難以跨越的三個“坑”:

1.埋頭只為滿足用戶的高期待值

如果創業者希望用自己開發的App完全取代當前已有的同類型商品,則必須在將產品投入市場之初就與用戶習慣使用的已有產品拉開差距,甚至超出使用者內心的最高預期。然而事實上,新生事物總會不完美,與其一味追求滿足用戶高期待,不如找個合適有趣的方式先佔領他們的心智。

2.無視高昂的製作成本

“顛覆”或許是所有創業者的初心了,然而,一個“與眾不同”產品的誕生,需要從設計的第一天到各個製作環節再到最後的發佈上市都保持最高水準,這需要不間斷的外部資金支援和人員固定的售前售後小組支持,成本多高自不必提。

很多創業者往往就“毀”在了太想實現差異化,而無視了成本。事實上,真正讓用戶喜愛的或許並非是一個“新物種”,而可能僅僅是需要一個充滿關懷的“升級產品”而已。

3. 明知不可為,卻仍然堅信“不會失敗”

沒有人能夠準確地預測哪些應用會受到大眾歡迎,哪些會被“打入冷宮”,有時候堅持值得敬佩,但作為創業者,應該對發展大方向有所預判,如果盲目將無盡的資金和資源彙集給“過氣”的產品,將會付出慘重的代價。及時調整“航向”,是一個聰明的創業者必備的技能。

看著略「low」的初創產品,更容易成功嗎?

那些看似有點“low”產品,玩著玩著就改變了世界

Michael認為,想統治市場,創業者如果能將所謂的“抱負”轉化成製造出有趣而簡單的“玩具”,以上問題就會消失。

1. 那些頗受歡迎的產品,首先大概率是“免費的”

降低用戶使用成本是產品走向成功的基礎,如果說“操作簡單”還有一定的技術門檻,那“免費”則稱得上是一種通用策略,無需付費時,人們才願意毫不猶豫地試一試。如果某個功能滿足了某種體驗感,他們會更傾向於原諒設計中的某些弱點和不足。

2.看似“low”的產品,都自帶“紫牛”屬性

早在2003年,社交媒體還未形成氣候之前,營銷學專家Seth Godin就曾提出一個觀點,他認為未來受歡迎的產品將會呈現一種“Purple cow”現象,即不用大肆做廣告,用戶會產生和朋友們分享“安利”的強烈熱情,並選擇性忽視內嵌廣告。

看著略「low」的初創產品,更容易成功嗎?

如此看來,無論是拼多多還是抖音、Snapchat都具備了這樣的特點。它們的傳播擴散主要基於用戶自發形成,用戶將內容/服務推銷給朋友、親人以吸引更多的使用者,為公司帶來高額利潤。拼多多用“砍價”等引導用戶自發傳播獲利,抖音的用戶則在自發傳播中擴散了“自我影響力”,Snapchat的設計和功能一直在向用戶展示俏皮愛玩的產品性格,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閱後即焚”的Snapchat就是他們的玩具。

看著略「low」的初創產品,更容易成功嗎?

3.有時候,功能單一才是“極致”的優勢

Twitter在剛推出時,很多人嘲笑140個字符限制的這個功能,認為這個設計武斷自我又毫無用處,而事實證明在如此少的文字裡人們可以與全世界分享有價值的新聞與觀點,傳播效率更高。

看著略「low」的初創產品,更容易成功嗎?

Twitter的最初設計

因此,從一個簡單的靈感著手,當人們在做一些有趣的事情時,力求完美的壓力就會消失,撕掉“嚴肅”標籤,降低使用與製作成本,保持輕鬆和有趣的功能設置,才能避免讓產品陷入困境。

從140個字符這種簡單直接的信息發佈方式出發,Twitter改變了過去流行的信息傳播方式,短訊息傳播時代來臨。Twitter創立12年後的今天,大眾已經更能適應短消息,短視頻這樣的碎片化信息傳播形式,也有越來越多相應產品走入人們的視野,佔據著碎片化的時間。

放棄過度思考,找到一個簡單特定的功能去突破

如果你是創業者,關注宏觀的社會問題,如醫療健康或財產安全等,想製作一個能解決這些問題的App,但又不確定自己能做到哪一步、能帶來怎樣的影響,那麼放棄過度思考,從看似“簡單且低端”市場切入,著眼於一個特定的功能說不定是個好辦法。

現在想一想,你希望自己的手機能做什麼?用語音代替所有文本?找到更好的照片分享方式?聯繫到更多志同道合的陌生人?還是希望能夠手機可以到虛擬的環境中走來走去?這些曾被視為“奢侈”的需求,如今已經實現。下一個突破口,在你腦海中,又將會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