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學習輔導百問(三十二)32.怎樣認識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我們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完成之後新的奮鬥目標,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總體戰略的繼續和深入。改革開放之後,我們黨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戰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戰略目標,即解決人民溫飽問題、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解決人民溫飽問題、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這兩個目標已提前實現。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黨提出,到建黨100年時建成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小康社會,然後再奮鬥30年,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就是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戰略安排的繼續推進。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我們黨在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和我國發展基礎上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我們黨適應我國發展實際作出的必然選擇,對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萬眾一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意義。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是鼓舞人心的戰略部署,是催人奮進的宏偉藍圖,其所包含的事業更偉大、任務更艱鉅、工作更繁重、結果更輝煌、影響更深遠。全黨同志一定要胸懷這樣的遠大目標,不自滿,不驕傲,不懈怠,不停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繼續努力,乘勢而上,為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不懈奮鬥。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戰略步驟上分兩個階段來安排。從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實踐經驗看,科學劃分發展階段,以相互聯繫和不斷遞進的發展階段推進黨和國家事業,是我們黨非常管用和有效的治國理政重要經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後到本世紀中葉,歷時30年時間,時間跨度比較長。為了更有利於明確前進方向,精準奮鬥目標,調動全社會積極性,凝聚全社會力量,統一全社會意志和行動,需要根據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總體要求,把未來30年劃分成若干不斷遞進的發展階段,分步推進,一步一個腳印前進,積小勝為大勝。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的部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將分兩個階段來安排: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安排,還有利於保持我們黨“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連續性。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創造性地提出了“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是我們黨治國理政新的戰略部署,是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大安排。在“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都是長期戰略舉措,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則是階段性戰略目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完成之後,不失時機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一新的戰略目標,用以接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就可以保持“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連續性穩定性,有利於繼續按照“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要求推動黨和國家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據《黨的十九大報告學習輔導百問》)

黨的十九大報告學習輔導百問(三十二)32.怎樣認識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